“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177B09) 作品数:10 被引量:112 H指数:8 相关作者: 苗迎春 时晶 田金洲 汪卫东 魏明清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心理治疗对策 2013年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心理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林颖娜 汪卫东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人格发展 心理疾病 社会文化 社会风俗 社会因素 基于现代文献的焦虑症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焦虑症所涉及的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方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上检索与焦虑症中医证候相关的文献,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数、频率的统计。结果检索到中医证候相关文献36篇。证候类型归纳为54个,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证候类型有肝气郁结,心胆气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脾两虚,气郁化火。证候要素归纳为21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6个,依次为心、肝、肾、脾、胆、胃;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15个,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有气滞、火热、气虚、阴虚。结论初步反映了焦虑症最常见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可为进一步确定焦虑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 耿东 郭蓉娟关键词:焦虑症 中医证候 失眠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1年 中医药治疗是失眠综合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方单药及其他疗法等方面,深入概括了失眠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以便更好地找出失眠的治疗规律,以指导理论与临床研究,并提出本病在临床治疗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马超 郑锦 刘萍 李佶关键词:失眠 中医药 辨证论治 “情志所伤”的低阻抗意念导入治疗技术及相关理论探讨 被引量:13 2013年 "情志所伤"在神志疾病、情志疾病或者身体其他各种"情志所伤"引起的疾病病因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心理学在治疗"情志所伤"所致疾病中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背景的变迁,中医心理学在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临床治疗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即是现代中医心理疗法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治疗"情志所伤"疾病的方法,其理论与临床应用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对"情志所伤"(创伤性经历)的治疗体现着中医学"审证求因"的要求,同时与西方心理动力学观点相通,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丰富的科学价值。 吕学玉 洪兰 李世通 杜辉 李桂侠 林颖娜 王芳 汪卫东关键词:情志所伤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与催眠疗法的异同点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要求患者处于低阻抗状态时进行治疗,而低阻抗状态是指从清醒到睡眠这个过程的某种中间状态,这与催眠状态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更好地区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与催眠疗法,将对两者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对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进行把握。 张容瑞 风美茵 吕学玉 杜辉 李桂侠 汪卫东关键词:催眠疗法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 mpairment,V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VCI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3月从北京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和社区居民中招募774名患者,筛选出认知正常组251例,VCI组107例。采用海金斯基缺血量表(Hachinski ischemic scale,HI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中文版、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scale,CDR)、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living,ADL)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的严重程度等,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VCI患者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VCI组中医证候与量表成绩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MSE总分、CDT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525,r=-0.321;P=0.000,P=0.001),ADL与痰浊蒙窍证呈正相关(r=0.424,P=0.000),与肾精亏虚证呈正相关(r=0.216,P=0.028)。VCI组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MSE中总定向力以及时间和空间定向力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451,r=-0.448,r=-0.392;P=0.001,P=0.000,P=0.004),单词即刻记忆和单词延迟回忆得分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355,r=-0.225;P=0.000,P=0.021),计算力/注意力、语言功能及执行功能得分均与痰浊蒙窍证呈负相关(r=-0.379,r=-0.448,r=-0.321;P=0.000,P=0.000,P=0.013)。痰浊蒙窍证患者的MMSE中总定向力、时间定向力、空间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均显著低于无痰浊蒙窍证患者(P〈0.01),痰浊蒙窍证患者语言功能及单词延迟回忆得分均显著低于无痰浊蒙窍证患者(P〈0.05)。结论:VCI的主要中医证候为肾精亏虚、痰浊蒙窍和瘀阻脑络,其中痰浊与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关系密切,故化痰开窍� 时晶 魏明清 马福云 苗迎春 田金洲关键词:血管性认知损害 中医证候 补肾化痰祛瘀中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2012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十分重要。作为AD的早期阶段,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多奈哌齐可以降低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的AD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得分,改善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但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对于aMCI的作用。目的:观察补肾化痰祛瘀中药治疗aM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根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将aMCI患者分为补肾化痰祛瘀中药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补肾化痰祛瘀中药组予补肾化痰祛瘀中药颗粒,1袋/次,2次/d;盐酸多奈哌齐组予盐酸多奈哌齐5 mg/d。另外58例患者不接受任何治疗,作为对照。在用药第12周对所有入组的aMCI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结局指标:ADAS-Cog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得分。结果:补肾化痰祛瘀中药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治疗12周后的ADAS-Cog得分较基线均有显著改善(P=0.001,P=0.000),而未治疗组MMSE得分和ADAS-Cog得分较基线无显著变化(P=0.151,P=0.125);中药组与盐酸多奈哌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患者的ADAS-Cog得分均低于未治疗组(P=0.000,P=0.000)。补肾化痰祛瘀中药组治疗12周后的注意力得分较基线显著改善(P=0.015),盐酸多奈哌齐组较基线无改善(P=0.085)。盐酸多奈哌齐组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失眠、多梦5例(20.8%),恶心3例(12.5%),腹泻5例(20.8%),分别显著高于补肾化痰祛瘀中药组(P=0.002,P=0.005,P=0.000)。两组药物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无显著影响。结论:补肾化痰祛瘀中药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12周均可以提高aMCI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两种药物疗效相当。此外,补肾化痰祛瘀中药可以较好地改善� 苗迎春 田金洲 时晶 毛敏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双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英文) 被引量:11 2012年 背景:血管性痴呆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的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患病率逐步上升。但目前尚无证实有效的药物,因此寻求中医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瘀阻脑络证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中医证候。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纳入48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中药组(n=24)和安慰剂对照组(n=24),所有患者接受2周的洗脱期,其后分别接受为期12周的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或安慰剂。安慰剂气味和外观均与活血化瘀中药相同。主要结局指标:主要疗效指标是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次要疗效指标是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基线时两组人口学及神经心理学量表得分均无差异。活血化瘀中药组治疗12周后ADAS-cog得分较基线无显著变化(P>0.05),安慰剂组12周后ADAS-cog得分较基线显著升高2.35分,两组间ADAS-cog变化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两组间MMSE和ADL得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维持患者认知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魏明清 田金洲 时晶 马福云 苗迎春 王永炎关键词:活血祛瘀剂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心理治疗对策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心理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 林颖娜 汪卫东文献传递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774例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结合影像学、生化检查,初步筛选出V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142例,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辨别、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中医证候对于VCI的危险度研究。结果 VCI组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出现的比率和证候积分显著高于NC组,热毒内盛证、气血不足证的比率和证候积分低于NC组(P<0.05或P<0.01)。NC组单一证候所占的比例高,VCI组多个证候比例高。中医证候对于VCI的危险度显示,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回归系数分别为3.472、8.866和3.921(P<0.01)。结论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腑滞浊留证在VCI患者中出现频率高、程度严重,其可能是VCI发病的危险因素。 时晶 魏明清 马福云 苗迎春 田金洲关键词:血管性认知损害 中医证候 危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