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719)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余淼陈伟民董小闵廖昌荣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磁流变悬架的瞬态动力学控制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针对磁流变阻尼器的时滞对悬架在凸块路面下的性能影响较大,设计了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仿人智能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对改装的某轿车进行了凸块路面输入路试,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表明,与原车相比较,采用仿人智能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能够降低车身振动的加速度峰峰值,缩短调整时间,改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基于Smith预估补偿的仿人智能控制器能够消除时滞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加速度峰值降低近34.67%,控制效果优于天棚阻尼控制。
- 董小闵余淼陈伟民
- 关键词:SMITH预估补偿仿人智能控制器
- 基于混合田口遗传算法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磁流变悬架的非线性以及动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田口遗传算法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整车模糊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将车辆的振动控制分解垂向振动、俯仰、侧倾三个基本任务设计模糊控制器,进而设计了隶属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接着引入混合田口遗传算法实现对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同时优化;最后进行实车道路试验来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田口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能够降低确定路面激励下车身加速度峰峰值,降低随机路面激励下的加速度均方根值,显著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其控制效果要优于优化前的模糊控制策略。
- 董小闵余淼廖昌荣陈伟民
- 关键词: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模糊控制
- 磁流变刚度阻尼可控缓冲系统冲击减振控制被引量:1
- 2009年
- 根据磁流变液变阻尼和磁流变弹性体变刚度特点,结合飞机起落架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可应用于飞机着陆缓冲系统的磁流变变刚度变阻尼缓冲器结构方案,建立了其变刚度变阻尼控制模型。针对飞机缓冲着陆动力学过程不连续,设计了加速度反馈和LQG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研究了缓冲器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磁流变自适应变刚度变阻尼缓冲系统,能在不增加缓冲器行程的情况下,降低着陆时的冲击载荷,提高滑行阶段的舒适性。
- 董小闵余淼廖昌荣陈伟民
- 关键词:缓冲器加速度反馈LQG
- 磁流变半主动悬架对车辆侧倾稳定性改进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针对被动悬架系统侧倾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对其进行改善.建立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侧倾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基于测试数据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的精确控制模型;根据前期提出的仿人智能控制方法,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受路面不平激励引起的侧倾进行了仿真研究;选用某型号轿车作为试验车辆,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替代原车被动悬架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并将其与天棚阻尼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仿真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系统能够降低由于路面激励引起的侧倾振动加速度峰值,提高侧倾稳定性,仿人智能控制的效果要优于天棚阻尼控制.
- 董小闵余淼廖昌荣陈伟民
- 关键词:磁流变半主动控制侧倾稳定性
- 飞行器磁流变自适应半主动冲击缓冲器被引量:6
- 2009年
- 为解决传统飞行器着陆缓冲系统刚度和阻尼不可调节的问题,设计了磁流变变阻尼器件和磁流变弹性体变刚度单元并联的半主动控制缓冲器,建立了变刚度变阻尼控制模型,提出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磁流变自适应变刚度变阻尼控制策略.飞行器着陆过程缓冲控制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自适应变刚度变阻尼半主动控制技术后,飞行器受到的冲击能量在整个时间历程的分布更为合理,最大冲击载荷下降17%左右.
- 董小闵余淼廖昌荣陈伟民
- 关键词:磁流变液磁流变弹性体半主动控制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