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0GLD015)

作品数:9 被引量:372H指数:8
相关作者:钱忠好牟燕冀县卿吕新业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市场化
  • 5篇土地市场化
  • 5篇场化
  • 3篇失地
  • 3篇失地农民
  • 3篇泰尔指数
  • 3篇农民
  • 2篇调查数据
  • 2篇市民
  • 2篇市民化
  • 2篇收入差距
  • 2篇面板数据
  • 2篇居民收入差距
  • 2篇固定效应模型
  • 2篇城乡
  • 2篇城乡居民
  • 2篇城乡居民收入
  • 2篇城乡居民收入...
  • 1篇地经
  • 1篇征地

机构

  • 10篇扬州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篇钱忠好
  • 5篇牟燕
  • 4篇冀县卿
  • 1篇吕新业

传媒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管理世界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年份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地区差异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本文利用2003-2008年23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土地市场化水平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寻求促进区域土地市场发展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区域土地市场化水平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一级土地市场化水平省际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但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省际间的差异却有所扩大。三大区域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变化始终受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变化的共同影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小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对总体差异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要提升我国土地市场化的水平,一要加大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土地制度改革力度,尤其是要加快西部土地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改革步伐。二要强化农地非农化市场的建设,不断加大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力度。
钱忠好牟燕
关键词:泰尔指数
关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再思考被引量:92
2013年
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刚性增长趋势等都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粮食安全还面临水资源短缺日趋严峻、农业科技体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既有农业增长带来了较大的环境代价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道路和政策选择:保障国家宏观层面的粮食安全应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继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特别是中低产田的粮食单产。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其自行生产和购买粮食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中国微观层面的粮食安全。
吕新业冀县卿
关键词:粮食安全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被引量:31
2011年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利用江苏省469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足、物质资本缺乏、社会资本薄弱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就必须提高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给予失地农民合理、足额的征地补偿,发挥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功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加大对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等。
冀县卿钱忠好
关键词: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
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对征地制度评价: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被引量:13
2011年
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他们在土地被征的的同时,也经历着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江苏省469户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仅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并不能有效化解征地矛盾。失地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评价主要受征地制度本身及关联制度的影响,对现行征地制度的不满既与征地制度本身不合理有关,也与关联制度不完善有关。征地制度安排越合理,被征地者对征地制度的满意度越高。在征地制度构成要件中,失地农民更关注补偿标准和安置方式。关联制度与征地制度配合得越好,被征地者对征地制度的满意度越高。在关联制度中,政府应重点做好就业指导、社会保障、政府扶持等方面的工作。要提高失地农民征地制度的满意度,不仅要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而且要注意关联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冀县卿钱忠好
关键词:市民化失地农民
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59
2013年
本文在对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政策变迁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的特征,揭示蕴含其中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当事人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围绕外部利润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外部利润的产生又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性,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土地市场化的每一次改革,都是相关制度在边际上调整,并沿着不断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方向演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钱忠好牟燕
关键词:土地市场化
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测度及分析被引量:106
2012年
本文综合考虑农地非农化市场及一级土地市场,采用加权平均法对2003~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变异系数和秦尔指数分析土地市场化水平差异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市场化综合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地市场化综合水平下降的原因在于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下降。三大区域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受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的影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小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要提高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就必须加大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力度,降低区域内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
钱忠好牟燕
关键词:泰尔指数
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地区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目的:测度2003—2008年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并运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差异化的原因,揭示提升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政策含义。研究方法:比例分析法、变异系数分析法、泰尔指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3—2008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6年平均值为18.50%,2003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为20.69%,2008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为11.45%;(2)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平均值最高的地区与最低的地区相差35.18%,2003—2008年间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均有所上升。研究结论:(1)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2)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受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的影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小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3)要提高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就必须加大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力度,降低区域内市场化水平的差异。
牟燕钱忠好
关键词:土地经济泰尔指数
基于市民化后失地农民视角的征地制度满意度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数据被引量:16
2011年
研究目的:研究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对征地时及市民化后征地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失地农民普遍对征地制度不满意,不愿意土地被征。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的征地制度满意度主要受征地制度本身及配套制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提高失地农民征地制度的满意度,不仅需要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而且需要注意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的改革要重点做好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优化安置方式、规范征地程序等。配套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政府应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失地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冀县卿钱忠好
关键词:市民化失地农民
土地市场化改革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检验
本研究利用中国2003—2008年间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土地市场化改革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土地市场化水平与城...
钱忠好
关键词:土地市场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效应模型
文献传递
土地市场化是否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基于中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的检验被引量:65
2013年
本研究利用2003~2008年间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重点考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藉以探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土地市场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直至土地市场化水平达到25.33%。当土地市场化水平达到25.33%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最大;当土地市场化水平大于25.33%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由于中国目前相当多的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低于这一临界值,现阶段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处于正向作用阶段。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政府应该不断加大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的作用,努力消除各种非市场因素的限制,以尽快跳出土地市场化的"低水平陷阱"。
钱忠好牟燕
关键词:土地市场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效应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