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700)

作品数:9 被引量:166H指数:7
相关作者:邓学良石春娥张华尹青何金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雷达
  • 2篇星载
  • 2篇气象
  • 2篇环境监测
  • 2篇激光
  • 2篇激光雷达
  • 2篇边界层
  • 2篇MM5
  • 2篇MM5模式
  • 2篇大气环境
  • 2篇大气环境监测
  • 1篇对流云
  • 1篇上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水云
  • 1篇探空
  • 1篇统计特性
  • 1篇统计特性分析
  • 1篇气象探测

机构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安徽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3篇石春娥
  • 3篇邓学良
  • 3篇张华
  • 2篇何金海
  • 2篇王雨
  • 2篇傅云飞
  • 2篇尹青
  • 2篇李耀孙
  • 2篇杨元建
  • 2篇杨军
  • 1篇曹开法
  • 1篇李锐
  • 1篇刘奇
  • 1篇孟祥谦
  • 1篇张苏
  • 1篇王英俭
  • 1篇徐之海
  • 1篇刘鹏
  • 1篇刘显通
  • 1篇曹爱琴

传媒

  • 3篇高原气象
  • 3篇大气与环境光...
  • 2篇气象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M5和WRF对中国东部地区冬季边界层模拟效果比较被引量:22
2015年
应用MM5和WRF模式对2006年和2007年12月中国东部地区边界层气象要素进行了逐日模拟,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南京和安庆逐日探空资料对两个模式模拟的地面及边界层内气象要素进行了客观评估与比较。结果表明:MM5和WRF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均较理想,风速效果略差;两个模式模拟的温、湿、风效果均是白天优于夜间;根据观测与模拟的相关性,对温度的模拟效果东部优于西部,相对湿度的模拟效果由东南向西北变差,风速模拟效果平原优于丘陵和山区。总体上,WRF模式对地面温度和湿度的模拟效果均优于MM5模式。以南京、安庆两站为例的边界层内气象要素模拟效果评估结果表明:MM5和WRF模式模拟的150 m以上边界层内温、风、湿廓线均较可信,150 m以下的效果略差,20:00比08:00(北京时)模拟效果好;总体上,WRF模式对温度和湿度的模拟效果较好,而MM5模式对风速模拟效果稍好;两个模式均能再现近地层逆温,都有高估逆温频率的倾向。
石春娥李耀孙杨军邓学良杨元建
关键词:边界层MM5模式WRF模式
合肥上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L625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合肥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对L625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1996~2009年观测的大气臭氧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AURA卫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到了合肥上空大气臭氧月、季平均垂直分布的特征,初步给出合肥上空平流层臭氧的变化趋势。
胡顺星孟祥谦曹开法徐之海胡欢陵王英俭
关键词:大气光学大气臭氧
微波成像仪通道对降水云参数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由于降水云类型和结构等的差异,将导致微波信号出现不同的响应,因此基于星载微波仪器观测结果对降水云参数进行反演仍是目前国际上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层云和对流云等两类降水云的TMI微波信号特点,本文以相应的结构模型为基础,利用微波辐射传输模式MWRT分别模拟了不同下垫面和降水云参数条件下的TMI各通道微波亮温,并分析了各种组合通道信号,包括反映发射信息的极化差D(洋面)及反映散射信息的高频极化校正亮温PCT85(洋面)和高低频率垂直极化差VFD(陆面)的变化情况,以此从理论上探讨可能的降水反演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洋面,D和PCT85均随降水率的升高而减小,其中D_(10)和PCT85都能很好地反映降水率的变化,但分别受地表状况和云体性质(冻结层高度和霰粒大小)的影响较大;D_(19)和D_(37)虽然对下垫面状况和冻结层高度都不甚敏感,但随降水率的增加,存在极化丧失现象,因此不适合反演降水。在陆面,较高频取85 GHz的VFD与降水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随降水率的增长而增大,其中VFD37-85受地表状况影响最小,但受云体性质影响较大;37 GHz对液态水变化敏感,其发射效应易混淆散射信号,故较高频取37 GHz的VFD10-37和VFD19-37不适合研究降水与微波信号之间的关系;层云与对流云存在有无霰粒的差异,会对微波散射性质造成影响,导致PCT85和VED对层云降水率的响应要高于对流云。
王雨傅云飞
关键词:TMI层云对流云降水
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模式边界层探空效果评估被引量:7
2012年
应用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对2006年和2007年12月东部地区进行逐日模拟,并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南京和安庆12h一次的逐日探空资料对模拟的地面及边界层内气象要素进行检验,计算地面和边界层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等要素的多种常用统计参数;并分别评估雾发生前和发生时边界层探空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1)MM5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和湿度均较理想,但风速误差较大。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观测与模拟的偏差概率分布均呈近正态分布,峰值中心分别为-1.52℃、4.59%和1.92m·s-1,白天模拟效果优于夜间。(2)以南京、安庆两站为例,模拟的08:00(北京时,下同)和20:00边界层内探空基本可靠,但20:00的效果比08:00好;模拟效果均随高度上升而变好;且南京站边界层内温度、湿度的模拟效果优于安庆站,但安庆站风的模拟效果优于南京站。(3)以南京站为例,雾发生前和发生时温度、湿度模拟效果较平均情况差,风速模拟较其他模拟时段无明显变化。(4)南京、安庆冬季近地层逆温发生频率都比较高,常见多层逆温,MM5模式能再现近地层逆温,但有高估的倾向,且对边界层中上部逆温模拟效果不佳。此外,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模拟方案中地面负的温度偏差不是由近地层高垂直分辨率所致。
李耀孙石春娥杨军邓学良杨元建吴照宪
关键词:边界层
激光雷达在气象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论述了激光雷达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跟踪激光雷达最新的发展和应用,根据探测物质的不同,分别讨论了激光雷达在探测气溶胶、云、边界层、温度、能见度、风、大气成分、水汽、钠层方面的应用,综述了目前...
尹青张华
关键词:激光雷达环境监测星载
文献传递
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探测的亚洲夏季积雨云云砧被引量:19
2010年
热带测雨卫星(TRMM)测雨雷达探测产品资料中"其他"类型降水一直被忽略,它具有什么物理含义也无从知晓。文中利用个例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10年夏季亚洲"其他"类型降水进行了研究。个例分析结果表明"其他"类型降水的平均廓线表现了积雨云云砧特征,其廓线峰值(约0.6—1.0 mm/h)高度位于8—10 km,且云砧顶部具有0.8以上的可见光平均反射率和低于215 K远红外平均亮温;根据个例中积雨云云砧廓线特点,文中定义5 km以上各层累计降水率大于1 mm/h为云砧廓线,对亚洲夏季积雨云云砧样本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夏季云砧样本占"其他"类型降水样本总数的近70%;统计结果还表明夏季亚洲积雨云云砧出现频次为0.1%—0.4%,它至少超过对流降水频次的十分之一,亚洲云砧出现频次的特点是陆面高于洋面;云砧的结构特点表明云砧平均厚度3—4 km,其底部高度约6 km,顶部高度在10—12 km;云砧的平均可见光反射率在0.8—0.9,远红外平均亮温低于220 K。
傅云飞冯沙刘鹏曹爱琴刘显通李锐刘奇王雨
关键词: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
激光雷达在气象和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9
2009年
论述了激光雷达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跟踪激光雷达最新发展和应用,根据探测物质的不同,分别讨论了激光雷达在探测气溶胶、云、边界层、温度、能见度、风、大气成分、水汽和钠层方面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国外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和新的应用动态。进一步讨论了在激光雷达探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激光雷达将向多波长、多探测功能、商业化、区域化及全球化方向发展,它在气象与环境监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尹青何金海张华
关键词:激光雷达气象探测大气环境监测星载
近48年华东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2
2011年
利用中国最新公布的截至2008年华东地区13个站点资料,对华东地区平均的地面太阳总辐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地区云、气溶胶和水汽对地面太阳总辐射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961~2008年华东地区平均总辐射呈现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05 W·m^(-2)(10yr)^(-1);1990年前该地区总辐射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1990~1995年呈现快速增加趋势,但是1995~2000年再次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在平均线上下波动略有增加。气溶胶、云和水汽对华东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的长期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时段影响程度不同,在1961~1989年总辐射的减少主要归因为气溶胶的增加;而在1990~1999年和2000~2008年则是以云量的影响为主,而且低云量对地面总辐射的影响要大于总云量的影响。
尹青张华何金海
关键词:总辐射
MM5与MM5-PAFOG模式区域雾预报效果评估比较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MM5和PAFOG模式对2010年10-11月中国东部地区的雾进行逐日预报,包括基于MM5模式结果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和PAFOG模式预报能见度的定量预报,应用TS/ETS评分方法和区域内所有测站每3h(或6h)一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根据该两方法的预报结果分别对中国东部地区和安徽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1)两种预报方法对区域雾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都存在空报率较高的明显不足。基于MM5模式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得到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75/0.065,命中率(HR)为0.296;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94/0.081,HR为0.378。(2)PAFOG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38/0.027,HR为0.388;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53/0.038,HR为0.52。与MM5模式的诊断结果相比,TS/ETS评分较低,HR较高。(3)按日统计结果表明,MM5模式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预报效果优于PAFOG模式,但在内陆省份(安徽),PAFOG模式的预报效果略优于MM5模式。(4)效果评估时若考虑过去1h内的天气现象记录,两种方法的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改善。
石春娥吴照宪邓学良张浩张苏
关键词:MM5模式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高度分布统计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是表示大气光学湍流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温度脉动探空仪对合肥地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实地探空测量,对大量探空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合肥地区(0~25 km)折射率结构常数随高度的分布廓线,并对其进行统计矩和概率分布的分析,研究表明合肥地区大气湍流随高度分布基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昼夜变化量约为0.8个量级,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的概率分布存在昼夜差异,白天的C_n^2比夜间的C_n^2峰值要大2个数量级。
孙刚翁宁泉肖黎明
关键词:大气湍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