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08-2-238)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金华蒋琳郁葱贺鸿星胡赟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牙科
  • 1篇牙科畏惧症
  • 1篇舌背
  • 1篇生物膜
  • 1篇生物膜形成
  • 1篇漱口
  • 1篇漱口液
  • 1篇七氟烷
  • 1篇七氟烷吸入
  • 1篇气道
  • 1篇气道管理
  • 1篇球菌
  • 1篇畏惧症
  • 1篇吸入
  • 1篇细菌
  • 1篇密度感应
  • 1篇膜形成
  • 1篇口腔
  • 1篇挥发
  • 1篇挥发性硫化物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金华
  • 2篇蒋琳
  • 1篇陈娇
  • 1篇贺鸿星
  • 1篇胡赟
  • 1篇郁葱
  • 1篇雷金霞
  • 1篇陈冰
  • 1篇孔令娇

传媒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七氟烷吸入并喉罩气道管理在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的紧张焦虑和害怕。DA在儿童患者中发生率非常高,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妨碍了儿童口腔疾病的有效防治。对于儿童DA患者,仅仅使用儿童行为诱导方式往往收效甚微,欧美国家的儿童口腔医师普遍开展了笑气、氧气联合镇静技术,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王金华郁葱蒋琳贺鸿星
关键词:七氟烷喉罩儿童牙科畏惧症
ComD基因缺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变异链球菌密度感应信号系统相关基因ComD基因缺失前后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成熟初期的变化情况,探讨ComD基因对变异链球菌形成菌斑生物膜的影响,从而为防治龋病提供实验依据和新方法。方法分别构建标准菌和缺陷菌在离体模型上的培养模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两个实验组在6 h、12 h、24 h三个不同时间点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在三个不同时间点观察生物膜形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培养6 h和12 h两种菌株形成生物膜无明显差异,培养24 h后发现ComD缺陷菌形成的生物膜中细菌定植较少且生物膜孔隙大而疏松。结论与标准菌株相比,ComD基因缺陷的变异链球菌在成熟初期生物膜表型有明显缺陷,因此ComD基因可以作为防治龋病的靶点之一。
陈冰王金华陈娇孔令娇雷金霞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密度感应
两种漱口液对口腔挥发性硫化物及舌背细菌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常见的两种市售漱口液对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及舌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为期1月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60人。分为李斯德林漱口液组(A组),高露洁贝齿漱口液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分别在基线、半个月、1个月时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及舌背厌氧菌的数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对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在半个月及1个月时,A组、B组均有明显的下降,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舌背厌氧菌的数量变化,在半个月及1个月时,A组、B组厌氧菌数量均有所下降,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斯德林漱口液及高露洁贝齿漱口液均能有效降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及舌背厌氧菌的数量,且李斯德林漱口液降低硫化物的效果更优。
王金华蒋琳胡赟
关键词:漱口液挥发性硫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