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115)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8H指数:8
- 相关作者:孙振元刘俊祥翟飞飞钱永强彭向永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培养条件对蒿柳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温度、光照及培养基组分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5℃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500lx和2000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
- 彭向永刘俊祥李振坚程运河孙振元
- 关键词:蒿柳花粉萌发离体萌发萌发率花粉管
- 文献传递
- 硅对蒿柳铅胁迫的调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铅(Pb)胁迫下硅(Si)对蒿柳生长及体内Pb分布和转运的影响,分析Si在蒿柳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响应Pb胁迫中的作用,揭示Si缓解蒿柳Pb胁迫的生理机制,为Si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对蒿柳先Pb胁迫后用Si处理,其中,Pb浓度设置为0和1.8 mmol·L-12个水平,Si浓度设置为0、1.5和5.0 mmol·L-13个水平,每个区组设6个处理,共4个区组,研究Pb胁迫下Si对蒿柳生长及体内Pb分配和转运、膜脂过氧化及渗透调节指标的调控作用。【结果】Pb显著降低蒿柳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增大叶、根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MDA含量、Pro和SP含量;与Pb处理相比,Pb胁迫后施用1.5 mmol·L-1Si可降低蒿柳相对电导率、叶O·-2产生速率、根MDA含量和Pro含量,增大蒿柳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率;同时,Si使蒿柳地上部Pb含量显著降低90.92%,根Pb含量增加63.93%,蒿柳体内总Pb含量增大43.36%。而Pb胁迫后施用5.0 mmol·L-1Si延缓蒿柳受Pb胁迫的程度不显著,一方面可能由于Si浓度较高引起,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砂培对矿质元素的吸附和缓冲能力弱于土壤所致。【结论】Pb胁迫可抑制蒿柳生长,造成蒿柳膜脂过氧化;Si缓解Pb毒害的主要原因为Si可降低蒿柳体内的膜脂过氧化,减少Pb从根向地上部转移;同时,Si可提高蒿柳体内的总Pb量,抑制Pb向蒿柳体外排放。
- 毛金梅翟飞飞刘俊祥彭向永孙振元
- 关键词:蒿柳硅铅膜脂过氧化
- 8个柳树无性系的观赏价值与适应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选择旱柳、金丝垂柳、柳23、漳河柳、蒿柳、曲6、龙爪柳、竹柳8个具有观赏价值的柳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观测枝条颜色、分枝角度、叶面积、叶片形状、秋色叶、株高、树姿、冠幅8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各无性系的观赏价值及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蒿柳、曲6、龙爪柳、竹柳4种柳树的综合得分值高于旱柳,其中蒿柳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表现出较高的观赏性,曲6和龙爪柳的综合评价值仅次于蒿柳,值得推广;漳河柳、金丝垂柳、柳23等无性系的观赏性中等,在园林绿化中可依据不同用途进行选择性运用。除金丝垂柳外,其他柳树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均达80%以上,都较易繁殖;8个柳树无性系的越冬成活率均为100%,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均能顺利越冬。漳河柳、柳23、竹柳、龙爪柳的抗病虫害能力强,总体评价为Ⅰ级;蒿柳、曲6、旱柳的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评价为Ⅱ级;金丝垂柳的抗病虫害能力最弱,为Ⅲ级。对8个柳树无性系的物候期研究发现,除蒿柳外的其他柳树无性系的物候现象差异不大。蒿柳萌芽最早,花芽亦具有较强的观赏性;1年生枝条就能开花,可增加北京地区早春开花树种;绿期较长,叶片背面有白色绒毛,适宜在北京生长。因此,蒿柳、龙爪柳、曲6、竹柳的观赏性较强,且具有繁殖容易、绿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性,适合在北京地区推广。
- 张少伟翟飞飞费英杰刘俊祥孙振元
- 关键词:柳树无性系层次分析法观赏性适应性
- 旱柳非叶光合组织(皮层)叶绿体光合特性被引量:8
- 2014年
- 测定人工气候室中培养的旱柳当年生枝条和完全展开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并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枝条皮层和完全展开叶片叶绿体,测定其完整性,比较分析二者光响应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旱柳皮层叶绿素含量约是叶片的10.0%,类胡萝卜素含量约是叶片的13.7%,叶绿素a/b比值小于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大于叶片;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被膜完整率超过80%的离体叶绿体,能够满足叶绿体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的需要;100,200,300,500,800μmol·m-2s-1光强下,旱柳皮层叶绿体的光合放氧速率均低于叶片,光饱和点出现在300μmol·m-2s-1,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35.58μmolO2·mg-1Chl h-1,而叶片的光饱和点在500μmol·m-2s-1,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42.78μmolO2·mg-1Chl h-1;皮层叶绿体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平均高出叶片30.2%,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平均高出叶片36.1%。旱柳皮层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低于叶片,皮层叶绿体表现出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较低的叶绿素a/b比值等适应枝条内光环境的特点。
- 张金尧刘俊祥巨关升韩蕾孙振元
- 关键词:旱柳皮层叶绿体光合特性
- 柳树无性系在北京地区的苗期生态适应性被引量:8
- 2015年
- 对50种柳树无性系在北京地区的扦插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观测,记录物候期和年生长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柳树的物候型,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物候期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扦插成活率方面除G102和毛枝柳外,其他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均在72%以上;健康状况方面除少数无性系出现了日灼、倒伏、干梢和病虫害现象外,大部分无性系苗期生长状况较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叶变色期最为明显,极差达48 d,差异最小的是展叶期,极差仅为7 d。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4个物候因子综合为2个主成分,依据主成分值聚类,将50个无性系分为3个物候型,即长生长期物候型、短生长期物候型和中间型物候型。综合分析物候因子和生长因子得出,除展叶期以外的其他物候因子与生长因子之间相关紧密,物候因子对生长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即萌动发芽越早,落叶越迟对生长越有利。
- 蒋冬月钱永强李振坚刘俊祥张金尧张明照孙振元
- 关键词:柳树物候期主成分分析
- 蒿柳雌株与雄株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差异及其变异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环境,研究40℃/30℃(白天温度/晚上温度)处理下蒿柳雌株与雄株叶片电导率(EC)、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差异,分析各生理指标在雌株与雄株间的变异系数(VC)及分化系数(VST)。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蒿柳EC值、O·-2产生速率显著上升,但雌株EC值和O·-2产生速率显著大于雄株;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升高,但雄株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雌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 A-POD)活性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下降,但雄株的4种酶活性显著高于雌株。高温处理下,蒿柳雌株与雄株各生理性状的变异系数(VC)较为接近,说明各生理性状在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间的变异较为一致。各生理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VST)为17.06%,说明高温胁迫下各生理性状在雌、雄株间的变异小于雌、雄株内(无性系之间)的变异。综上所述,高温胁迫下蒿柳无性系在生理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变异,但雄株具有较强的调节、适应能力。因此,在育种工作中适当多选择雄株优树,有助于获得耐热性强的新种质。
- 翟飞飞刘俊祥毛金梅彭向永韩蕾孙振元
- 关键词:蒿柳雌株雄株性别差异
- ‘鲁选8号’等3个速生柳优良无性系选育被引量:3
- 2017年
- 应用从山东东营、菏泽和江苏等地引进的45个柳树无性系,经苗期选择和林期测定,结合木材纤维形态、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经综合评价,选育出适合短周期纸浆林和工业用材林优良品种‘鲁选8号’、‘鲁选10号’、‘鲁选15号’等3个柳树品种。
- 李景涛唐国梁段春玲周继磊解孝满
- 关键词: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材积木材纤维形态基本密度
- 蒿柳雌株与雄株在高温胁迫下的光合生理差异
- 以野生蒿柳雌株与雄株为材料,对其进行40℃/30℃(白天温度/晚上温度)高温处理,25℃/15℃处理为对照。胁迫7d后,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以及Rubisco活性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正常条件...
- 翟飞飞刘俊祥李振坚钱永强韩蕾孙振元
- 关键词:蒿柳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
- 文献传递
- 27个柳树无性系对镉的吸收分配特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27个柳树无性系的根、插穗树皮、枝条和叶片对Cd^(2+)的吸收分配特性,获得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Cd浓度最大的无性系,为Cd污染地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研究柳属植物对Cd^(2+)的解毒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具有优良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27个柳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40 mg·L^(-1)Cd^(2+)胁迫6天,分别取根、枝条、叶片和插穗树皮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部位的Cd浓度,并计算地上部插穗树皮、枝条和叶片对Cd向地上部转运的贡献率。【结果】27个柳树无性系Cd^(2+)主要富集在根中,很少向地上部转移,根Cd浓度为1 106.08~4 261.46 mg·kg^(-1),无性系柳Q2根中Cd浓度仅为蒿柳的25.96%,地上部Cd浓度为38.29~207.87 mg·kg^(-1),柳D31地上部Cd浓度仅为柳SH31的18.42%;柳SH31叶片、枝条和树皮中Cd浓度均高于其他柳树无性系,分别为177.17、506.85和263.04 mg·kg^(-1);27个柳树无性系对Cd的转运系数均较小,最小的柳2465为0.016,最大的柳SH31也仅为0.199;叶片、枝条和树皮对Cd向地上部转运的贡献率不同,柳Q43和柳SH18的枝条对Cd转运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56.3%和57.2%,其他无性系树皮的贡献率最大,最大的柳23达到了88.5%,最小的柳Q43为28.6%,仅为柳23的32.3%。【结论】27个柳树无性系主要将吸收的Cd富集在根中,以较少向地上部转移;蒿柳根富集Cd浓度最大,主要将吸收的Cd固定在根中,以减少其对自身其他器官的伤害,同时降低土壤中有效Cd的浓度,减少其对其他植物的伤害;柳SH31地上部富集Cd浓度最大,可通过多次短轮伐并收集地上部达到减少土壤中Cd^(2+)的目的。
- 张晓丽翟飞飞李伟刘俊祥钱永强韩蕾孙振元
- 关键词:柳树CD地上部地下部枝条树皮
- 蒿柳成花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特征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研究蒿柳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对蒿柳成花的调控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的影响,为解析雌雄异株植物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决定机制,并为人工调控花器官形成及性别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蒿柳1年生枝条生长过程划分为营养生长期(S1)、花芽生理分化期(S2)和花芽形态分化期(S3),分别以树龄15~20年的雌、雄蒿柳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茎尖脱落酸(ABA)、玉米素(ZT)、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性别间差异的关系。【结果】从营养生长期到花芽生理分化期,雌、雄蒿柳的ABA、ZT、Put、Spm、Spd含量,ABA/GA_3、ZT/GA_3比值以及雌株中IAA/ZT比值均显著升高,IAA/ABA比值及雄株中GA_3含量显著下降。从花芽生理分化期到形态分化期,雌蒿柳的ABA、ZT、IAA和GA_3含量,雄株IAA/ZT、雌株ABA/GA_3比值均显著下降,Put、Spm、Spd含量,雄株的ZT/GA_3、雌株的IAA/ABA均显著上升。S1期的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S2期的ABA、ZT、IAA、Spd含量,S3期的IAA/ABA、IAA/ZT比值均表现为雌蒿柳显著高于雄蒿柳;而S2期的IAA/ABA比值,S3期的ABA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则表现为雌株显著高于雄株。【结论】高水平的ABA、ZT、IAA、多胺含量及ABA/GA_3、ZT/GA_3比值启动雌、雄蒿柳花芽生理分化,高水平的多胺含量、ZT/GA_3、IAA/ABA比值有利于雌、雄蒿柳花芽的形态分化;蒿柳成花过程中,虽然雌、雄植株内源激素和多胺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但生理分化期的ABA、ZT、IAA、Spd含量及IAA/ABA比值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可能与雌、雄蒿柳的性别分化相关。
- 彭向永程运河李振坚于永畅邹竣竹孙振元
- 关键词:蒿柳成花内源激素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