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XH2012J001)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书明程关兵李俊仙瞿红春张旭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民航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障碍物管道中预混火焰传播物理机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研究氢气/空气预混火焰加速过程的物理机理对氢气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采用压力-时间记录法和纹影法两种测试方法,开展了常温常压下二元燃料氢气/丙烷和空气混合气体在带有阻塞比为0.5的孔板形障碍物、40 mm×40 mm×3 000 mm的方管中预混火焰传播物理机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压力传感器所测的火焰传播速度沿管道轴线方向先增加后逐渐减小。通过纹影法所测的火焰传播速度在可视化范围内逐渐增加。火焰加速初始阶段的主要物理机理是火焰表面积增加、燃烧产物膨胀和障碍物间的延迟燃烧等。
- 程关兵张旭龙李俊仙李书明瞿红春
-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预混火焰丙烷火焰传播速度
- 活性污泥对菲的吸附性能及其吸附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取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活性污泥,探讨该活性污泥对菲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模型。考察了污泥质量浓度、温度等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随污泥质量浓度增加,对菲的去除率增大,而污泥的吸附量下降;污泥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污泥的平衡吸附量为2.51 mg/g,约为500 mg/L时的3倍。温度为35℃时,污泥对菲的吸附去除率可以达到60.3%。相比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式,活性污泥对菲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式;且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常数ka2为0.091 4 g/(mg·min)。该吸附过程活化能为6.63 kJ/mol;ΔG<0,ΔH=21.30 kJ/mol,表明该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
- 张忠磊席宏波杨琦王诗宗李博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活性污泥影响因素
- 管道中丙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5年
- 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采用4步反应机制来模化丙烷的氧化,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常温常压下丙烷/空气预混气体在光滑的方管道中火焰的传播特性,获得火焰传播速度、火焰结构、表面积、火焰到达位置和时刻沿管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小。在离点火端50 mm处到达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在t=21 ms时,火焰开始逐渐呈现典型的郁金香结构。火焰在初始加速阶段的主要物理机理是前方未燃气体受到前驱压缩波作用而被加热和压缩的正反馈微分加速机制,之后在反射压缩波影响下,火焰传播速度略有降低。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数值模拟结果正确。
- 李书明戴文元程关兵
- 关键词:丙烷火焰传播速度
- 氢气/丙烷/空气预混气体爆轰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通过采用压力传感器和烟灰板两种测试设备,开展了常温常压下氢气/丙烷和空气混合气体爆轰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自持爆轰波,爆轰速度比值在0.99~1之间,爆轰压力比值在0.8~1.2之间。爆轰胞格尺寸在10~50mm范围内,建立了爆轰胞格尺寸和化学诱导长度的关系式。随着丙烷不断添加,爆轰速度减小,而爆轰压力和胞格尺寸增加。这种变化趋势起初较快,而后变缓。因为起初氢气摩尔分数较大,混合气体趋向于氢气/空气的爆轰性能;而后因丙烷摩尔质量较大,丙烷逐渐起主要作用,混合气体表现出丙烷/空气的爆轰性能。
- 程关兵李俊仙李书明瞿红春
-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氢气丙烷
- 氢气-空气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应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基于标准湍流k-ε模型和EDC燃烧模型,采用SIMPLE格式算法对常温常压下对常温常压下氢气/空气预混火焰在光滑管道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二维数值模拟,获得火焰传播速度、火焰结构、表面积、火焰到达位置和时刻沿管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小。在离点火端105 mm处到达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在t=9.1 ms时,火焰开始逐渐呈现典型的郁金香结构。火焰在初始加速阶段的主要物理机理是前方未燃气体受到前驱压缩波作用而被加热和压缩的正反馈微分加速机制,此后在管右端的反射压缩波影响下火焰传播速度略有降低。
- 李书明张旭龙程关兵
- 关键词:氢气火焰传播速度
- 光滑管中预混火焰传播物理机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开展了常温常压下二元燃料氢气/丙烷和空气预混气体在光滑方管道中火焰传播物理机理的实验研究。采用压力-时间记录法和纹影法两种测试方法,获得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阵面结构沿管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火焰传播速度在所测量范围内都先增加后减小。火焰加速传播机理主要是前方未燃气体受到前驱压缩波作用而被加热和压缩的正反馈微分加速机制,之后在管端反射的压缩波影响下,火焰传播速度略有降低。
- 李书明戴文元李俊仙程关兵
- 关键词:氢气丙烷火焰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