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SHX009)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9H指数:9
- 相关作者:张海钟姜永志安桂花师玉生王欢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城市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区域心理学视野下的“乡党”现象心理学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指出由于典型的区域文化性格、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关系本位社会,使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乡党现象和乡党观念,通过区域心理学的视角对乡党现象进行新的诠释,并且在区域心理学理论框架内对其进行心理学分析。
- 张海钟姜永志
- 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的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为探讨不同区域被试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及影响因素,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人际信任量表(Trust Scale)对来自甘肃和内蒙古的265名被试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发现:人际信任各因子与总分在自我和谐量表的自我灵活性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自我灵活性对人际信任各因子和人际信任总分均具有显著性的回归作用;内蒙古人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甘肃人,甘肃人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内蒙古人;城市人的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有显著差异高于农村人。省区间被试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有显著相关,区域、城乡、年龄、文化水平、性别是影响人际信任与自我和谐的因素。
- 张海钟姜永志
- 关键词:自我和谐人际信任心理研究
- 中国人老乡观念跨区域文化的心理学解析被引量:9
- 2010年
- 老乡观念的本质是祖籍族群认同,全世界不同民族、国家的人都有老乡观念。中国人的老乡观念表现在离开家乡到外地后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乡人的依恋、对家乡方言的认同、老乡之间的相互帮助行为乃至老乡之间的组织行为老乡观念是形成区域心理性格的基础,也是区域文化差异与人格差异相互作用的重要标志,老乡观念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但在民族、国家内部人口规模流动的跨文化适应中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 张海钟姜永志
- 关键词:文化心理文化行为
- 甘肃城乡居民政治经济热点问题态度调查比较分析
- 2010年
-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中出现了大量新的政治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对甘肃省市县区域城乡居民政治经济热点问题态度问卷调查和结果的定量分析,其原因主要源自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类型、地理环境、区域文化等。建议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反腐败力度,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解决农村疾病预防和治疗问题,依法严厉查处食品卫生问题,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和垃圾治理,提高基金和保险运作的规范化水平。
- 王欢张海钟
- 关键词:社会态度
- 当代中国跨文化心理学的新领域——中国城乡区域阶层文化心理跨文化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按照比较教育学、比较经济学、比较文学等学科概念的定义,跨文化心理学应该称为比较心理学,可是,早在20世纪初,比较心理学这个概念就被心理学家用来指人和动物的心理比较研究。于是,不同国别、种族、民族之间的心理比较研究,就被称呼为跨文化心理学。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学者引进跨文化心理学之后,主要是模仿西方的跨文化心理学,开展西方心理学理论在中国不同民族的检验,随后开始国内不同民族儿童发展心理的比较研究。再后来,就出现了不同宗教信仰人群的心理比较研究。新世纪以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年龄之间、性别之间的心理比较研究逐步展开。开展这些研究,有一个基本假设,就是除了生物遗传因素之外,文化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特征的重要变量。而且文化与心理特别是人格之间相互作用。我们把新扩展的这些领域称为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区域跨文化心理学、年龄跨文化心理学、性别跨文化心理学、阶层跨文化心理学。
- 张海钟姜永志
- 关键词:民族阶层跨文化心理学
- 中国区域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整合探索被引量:13
- 2010年
- 区域心理学主张将不同区域的文化为背景来比较不同区域人群的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它侧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区域心理与行为差异的研究,而区域心理差异的形成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文地理学作为与区域心理学相呼应的学科则在很大程度上给与区域心理学很大的支持。因此,他们之间的整合既有利于区域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姜永志张海钟
-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文化心理文化行为
- 东西方哲学生理学心理学中气质概念的流变与解读
- 2011年
-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质概念来源于程朱理学中的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的对立概念;西方心理学中的气质是指人的生理类型的外在表征;当代文化心理学试图通过重新定义气质概念,进而重新建构气质心理学理论。
- 张海钟
- 关键词:气质文化心理学
- 论多元化的心理学发展趋势与心理学发展中的三种文化冲突与融合被引量:1
- 2013年
- 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的显著特点,心理学研究主题的无限延伸与视域的不断扩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或研究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学发展趋势。在这种多元化发展的背后,仍潜伏着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危机,为此需要第三种文化来平衡,第三种文化作为一种观念语境的出现,能为科学与人文之间搭建对话、理解、沟通和尊重的桥梁。
- 姜永志白晓丽张海钟
- 关键词:心理学三种文化
- 中国人自我的区域文化心理学探析——双文化自我与文化适应被引量:9
- 2010年
- 中国人双文化自我的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已有的研究也是香港和台湾心理学者所进行的研究,他们多从宏观文化上进行以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为中心的文化自我的心理学研究,而没有进一步将宏观文化自我进行微观文化的划分。区域心理学从微观文化的角度将文化自我进行微观分解,进一步扩展了中国人双文化自我的研究,为今后中国人自我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 姜永志张海钟
- 关键词:中国人自我文化适应
- 中国县域文化与居民性格研究导论——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7
- 2011年
- 县是中国行政区划中的基本单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行政组织机构。中国人的区域文化认同主要是以县为基本单元,所谓乡情、亲情都负载在县这个概念之中。县意味着家乡、亲人、亲戚、老乡,到了县境,就意味着安全感、归属感。在数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中,中国以县为地理、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心理区域,积淀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群体性格,这些群体性格反作用于地域文化,相互助长,成为地域文化特色的核心特质。这些特质具有潜隐性、固着性、排他性,有些县域文化性格比较积极、宽和,与主流文化匹配润和;有些则比较消极、狭私,与主流文化相对抗。从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开展县域文化与居民性格研究,为区域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具有独特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 张海钟
- 关键词:县域文化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