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SK3192)
作品数:
3
被引量:43
H指数:3
相关作者:
周颖新
袁艺宁
柴立元
杨志辉
卢明
更多>>
相关机构: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中南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3篇
土壤
3篇
污染
2篇
铅污染
2篇
铅锌冶炼
2篇
铅锌冶炼厂
2篇
锌冶炼
1篇
堆场
1篇
有效态
1篇
有效态镉
1篇
酸性土
1篇
酸性土壤
1篇
土壤锌
1篇
铅污染土壤
1篇
周边土壤
1篇
污染特征
1篇
污染土
1篇
污染土壤
1篇
锌污染
1篇
硫酸
1篇
硫酸铁
机构
2篇
长沙航空职业...
2篇
中南大学
1篇
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2篇
杨志辉
2篇
柴立元
2篇
袁艺宁
2篇
周颖新
1篇
屠乃美
1篇
卢明
传媒
1篇
安全与环境学...
1篇
环境工程学报
1篇
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1篇
2015
2篇
201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氯化铁和硫酸铁对酸性土壤中有效态镉和铅污染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5
2015年
采用浸泡实验法研究了氯化铁和硫酸铁对酸性土壤中有效态镉和铅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氯化铁和硫酸铁均能有效去除土壤有效态镉和铅污染,Fe(Ⅲ)用量为50~100 mmol/kg时,有效态Cd和Pb的去除效果可达70%~96%。氯化铁和硫酸铁能去除土壤中的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强有机结合态Cd和Pb及交换态Cd。氯化铁和硫酸铁对Cd均既有洗脱修复作用又有固定修复作用,且洗脱修复作用的贡献稍大;氯化铁用量较小时(50 mmol/kg)对Pb既有固定修复又有洗脱修复作用,固定修复作用稍大;用量较大时(100 mmol/kg),对Pb只有洗脱修复作用。硫酸铁对Pb的修复作用则以固定修复作用为主,洗脱修复作用很小。
卢明
屠乃美
胡华勇
关键词:
氯化铁
硫酸铁
铅锌矿冶区土壤锌污染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调查湖南某铅锌冶炼厂未进行防渗处理长期露天堆放废渣的渣堆场周边土壤中的锌(Zn)污染,以距渣场0-4 km的0-20 cm表层土壤及0-100 cm深度土壤的Zn质量比来表征Zn污染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铅锌冶炼厂渣堆场周边土壤受到了Zn污染,污染范围在距渣堆场1 km内,污染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渣堆场下、距渣堆场10 m及1 km处0-20 cm土壤中Zn质量比超过了土壤二级和三级质量标准,渣堆场下及距渣堆场10 m处为重污染,距渣堆场1 km处为轻污染。在距渣堆场1 km处及对照土壤中Zn质量比随土壤加深而减小;但在渣堆场下及距渣堆场10 m处土壤中,80-100 cm的土壤Zn质量比大于60-80 cm的土壤Zn质量比。土壤中Zn质量比随与渣堆场距离增加而减小。
袁艺宁
杨志辉
柴立元
周颖新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铅锌冶炼厂
锌污染
污染特征
铅锌冶炼厂渣堆场周边土壤铅污染特征
被引量:18
2014年
金属冶炼过程留下的废渣经过雨水冲刷及渗滤液等的作用使残留在废渣中的重金属发生迁移转化,导致渣堆场下及周边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了解冶炼厂渣堆场下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场地修复及土地利用规划均有重大意义。本研究调查了湖南某铅锌冶炼厂渣堆场0~4 km内三个采样区0~20 cm表层土壤及0~100 cm深度土壤中铅的污染状况,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铅污染评价,并分析了铅纵向迁移随深度变化和横向迁移随距离变化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铅锌冶炼厂渣堆场下及周边0~1 km范围内土壤受到了铅污染,渣堆场下、距渣堆场10 m处及1 km处表层土壤中重金属铅的质量分数分别可达775.25、645.33和309.80 mg·kg^-1,超过了当地土壤中铅的背景值,也超过了土壤二级质量标准甚至三级质量标准。三个采样区的铅污染指数分别为2.6、2.1及1.03,污染等级均为Ⅱ级,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三个采样区土壤中铅污染主要集中于0~20 cm土壤层中,铅的质量分数分别达775.25,645.33和309.80 mg·kg^-1,20~100 cm土壤层中铅的质量分数低于0~20 cm的,分别在88.48~120.96 mg·kg-1、235.01~380.16 mg·kg^-1及309.80~59.32 mg·kg^-1之间。渣堆场下土壤中的铅从0~20cm土壤层往下至20~100cm土壤层迁移量远小于距渣场10 m处及1 km处的。三个采样区表层0~20 cm土壤层中铅的变化规律为距渣堆场0 m(渣堆场下)〉距渣堆场10 m〉距渣堆场1 km〉距渣堆场4 km,质量分数随距离增加而降低。20~40 cm及40~60 cm土壤层中铅的变化规律为距渣堆场10 m〉距渣堆场1 km〉距渣堆场0 m处(渣堆场下)〉距渣堆场4 km,60~80 cm及80~100 cm土壤层的变化规律为距渣堆场10 m〉距渣堆场0 m处(渣堆场下)〉距渣堆场1 km〉距渣堆场4 km,铅的质量分数随距离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袁艺宁
杨志辉
柴立元
周颖新
关键词:
铅锌冶炼厂
铅污染
土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