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405) 作品数:17 被引量:140 H指数:8 相关作者: 王国林 孙丽 刘永臣 胡晓明 赵志国 更多>> 相关机构: 淮阴工学院 江苏大学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博士生创新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基于数值分析的轮胎胶料共挤出口模设计 被引量:6 2013年 在轮胎胶料挤出生产中,口模的结构对共挤出产品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共挤出口模的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口模设计质量的控制需要经过多次试模和修模。采用流体计算软件Polyflow进行轮胎胶料(TWD40/FS10)的共挤成型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共挤出过程中的速度、压力分布以及胶料熔体的流动情况,并通过试验验证模拟的可行性。针对初始口模设计的不足,提出增加窄缝区域高度和扩充口模入口的方法,有效解决初始模具设计中速度分布不均的问题,改善了口模中熔体的流动,提高了挤出质量,同时还降低了挤出过程中的能耗。利用数值方法可对共挤出口模结构进行设计,提出的口模设计方法可以对同类轮胎胶料共挤出口模结构的设计提供指导。 梁晨 王磊 姜波 李国瑞 王国林关键词:共挤出 口模设计 轮胎胶料 数值模拟 基于实测载荷谱的副车架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被引量:10 2014年 为准确预测某副车架疲劳寿命,对其进行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获得其结构应力分布,并确定副车架的疲劳损伤热点;试验场条件下测取副车架的应变载荷,通过频谱分析与低通滤波等计算副车架结构各测点的最大主应力,利用雨流计数法编制副车架载荷谱;利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与Miner准则进行应力集中修正,完成副车架的疲劳寿命预估。估算得出该副车架试验场预期寿命为9 120 h。 刘永臣 王国林 孙丽关键词:副车架 子午线轮胎接地特性与胎冠温度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以385/55R22.5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轮胎内轮廓、仿生胎面弧和带束层结构等对接地特性和胎冠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轮廓与仿生胎面弧设计对胎冠温度影响显著;4层带束层结构的胎冠温度低于"3+0°"带束层结构;平均接地压力、接地面积、硬度因数、接地宽度、接地压力偏度值和印痕面积参数与胎冠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王国林 童鑫 董自龙 徐海青关键词:子午线轮胎 胎冠 温度分布 主成分回归 有限元分析 双复合胎面共挤成型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使用流体计算软件Polyflow,三维数值模拟某双复合胎面(TWD40/FS10)的共挤成型过程,分析了牵引速度对共挤出产品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挤出产品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在两熔体入口流量不变且存在牵引速度时,垂直于挤出方向向上的速度分布是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胀大比的减小主要是由牵引速度的增大引起而非壁面剪切的作用引起;在预测牵引速度范围内,所得模拟结果与实际挤出断面尺寸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39%,在工程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以指导双复合胎面的实际生产. 王国林 王磊 刘高君 张铃欣关键词:共挤成型 数值模拟 基于空气弹簧充放气特性的汽车运行姿态控制 被引量:6 2013年 根据汽车的工作特点,结合空气弹簧的充放气特性,设计了汽车运行姿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为了提高汽车的侧向稳定性,设计了空气悬架刚度调节控制器,在侧倾危险状况下,及时调整空气悬架的刚度,提高了汽车的侧向稳定性,减少了汽车侧翻事故的发生.为了满足常规工况下的工作装置需要,设计了车身水平位置调节控制器,控制车身的水平位置.在汽车行驶速度为80 km.h-1、方向盘转角为200°的情况下进行仿真试验,汽车左侧空气悬架的刚度上升了12.5%,右侧空气悬架刚度下降了13.3%,汽车侧倾角稳定在4.1°.结果表明汽车运行姿态控制系统能够较好地控制汽车运行姿态. 夏晶晶关键词:汽车 空气弹簧 侧翻 基于数值仿真和动静态试验的副车架轻量化 被引量:9 2015年 以某混凝土搅拌车副车架为研究对象,介绍一种合理可靠的轻量化设计研究方法,实现了副车架轻量化设计的预期目标。首先,应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主副车架的数值仿真模型,对弯扭极限工况下副车架的静载强度进行仿真分析;通过静强度实车试验,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根据体积最小化理论,应用Optistruct软件,优化副车架的结构厚度,并提出斜支撑加强板设计的新方案。最后,通过刚度特性的数值仿真,探究了轻量化后主副车架的刚度匹配性;并通过道路动态实车试验,测得副车架轻量化前后的载荷谱;利用Ncode 8.0软件处理,分析了道路载荷谱,结合高周疲劳寿命理论,对比研究了副车架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轻量化方案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继承性;静强度仿真与试验、刚度匹配性分析、动态疲劳试验相联合的研究方法,提升了副车架轻量化过程的科学性;最终使副车架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改善,并实现减重120kg。 王国林 任洁雨 傅乃霁 张建 刘永臣关键词:汽车工程 数值仿真 刚度匹配 轮胎胎面胶料挤出口型逆向数值设计 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某胎面胶(TMG)挤出断面与施工设计断面局部误差较大问题,利用Polyflow软件,选取Phan-Thien and Tanner(PTT)本构模型和Navier滑移模型,逆向数值设计了该胶料的挤出口型。分析口型出口形状的成因,针对口型出口处速度场分布不均这一结果,选取不同流道长度逆向设计口型并分析其对挤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胶料在口型出口处沿挤出方向的速度分布决定了逆向设计口型的出口构型;流道长度对口型出口截面积、胀大比、沿挤出方向的速度分布以及压力分布影响显著;逆向设计口型挤出断面与施工设计断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王国林 姜波 李国瑞 岳爽关键词:PTT 液体晃动降低半挂液罐车行驶稳定性 被引量:26 2013年 为研究液体晃动对半挂液罐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针对罐体内液体的横向晃动问题,运用势流理论建立液体晃动的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求解该方程,并求解液体受迫晃动对罐体的作用力,根据等效原则,建立液体受迫晃动的等效力学模型,在考虑液体质心的横向移动产生的附加力矩和液体动压力对罐体产生的作用力基础上,结合半挂车的刚体模型,建立了半挂液罐车数学模型。对液体和固体2种货物,通过阶跃转向和双移线2种工况对比仿真试验,分析了液体晃动对半挂液罐车行驶参数和车辆失稳形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阶跃转向时,液体晃动对车辆的侧倾角影响较大,降低了车辆的侧翻速度阈值,而对其他运行参数影响较小;在双移线工况时,液体晃动加剧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和铰接角的波动,使车辆横向摆振明显;在充液率k=1.2附近,随着车速的增加,车辆先表现为摆振失稳,再发生侧翻,而在接近满充液率(k=1.9)情况下,随着车速的增加,车辆直接表现为侧翻事故。该文为半挂液罐车稳定性控制的研究和安全行驶提供参考依据。 胡晓明 李万莉 孙丽 赵志国关键词:液罐车 充液率 半挂车 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2 2013年 控制策略设计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车辆的性能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使某款改装的混合动力客车有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依据工程经验,提出一套逻辑门限值策略。通过设置车速、电池荷电状态(SOC)上下限及发动机工作转矩等一组门限参数,根据客车的实时参数及预定的规则调整动力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分别为纯电动模式、纯电动准备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停车发电模式和联合驱动模式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该策略比较简单、直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孙丽 邓永瑞关键词:混合动力客车 控制策略 能量管理 电池荷电状态 液罐车罐体内液体横向晃动研究 被引量:19 2013年 为研究液体晃动对液罐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针对罐体内液体的横向晃动问题,运用势流理论建立了液体晃动的控制方程,并采用Galerkin方法进行了求解;根据等效原则建立了罐体内液体晃动的弹簧-质量-阻尼等效力学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文中的求解过程及建立等效模型方法的正确性。运用建立的等效模型,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液体晃动特征频率和等效模型参数随充液比的变化关系、车辆的侧向加速度和充液比对罐体的横向作用力和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晃动中,第一阶晃动质量起主导作用,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只建立一阶等效系统;液体晃动第一阶特征频率随充液比的增加而增加,第二、第三阶特征频率随充液比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罐车转向运动时,充液比在λ为0.8-1.0时液体晃动最剧烈,并且液体对罐体的作用力和力矩均随侧向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胡晓明 李万莉 赵志国 孙丽关键词:液罐车 等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