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培养基金(LYM09089)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颜云榕卢伙胜金显仕杨厚超李荣威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优秀人才培养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摄食
  • 2篇摄食生态
  • 1篇刀鱼
  • 1篇性状
  • 1篇营养级
  • 1篇鱼类
  • 1篇摄食习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性状
  • 1篇食物网
  • 1篇水温
  • 1篇同位素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习性
  • 1篇海洋鱼类
  • 1篇宝刀鱼
  • 1篇表层水
  • 1篇表层水温

机构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3篇卢伙胜
  • 3篇颜云榕
  • 1篇栗志民
  • 1篇李荣威
  • 1篇金显仕
  • 1篇付玉
  • 1篇杨厚超
  • 1篇沈孝辉
  • 1篇谢恩义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1年
首先总结归纳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中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胃含物分析法、碳氮稳定同位素法、特定化合物同位素法等实验方法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随后介绍了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中食物组成、摄食方式、摄食量和食物用于机体各种生命活动分配方式,以及海洋食物网研究中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法为基础、以简化食物网为核心,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应用发展;最后,着重分析了我国海洋鱼类摄食生态和食物网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颜云榕卢伙胜金显仕
关键词:海洋鱼类摄食生态稳定同位素
北部湾宝刀鱼的摄食生态被引量:8
2011年
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的北部湾主要渔港逐月采样以及2010年2月北部湾海域的拖网调查资料,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北部湾宝刀鱼(Chirocentrus dorab)的饵料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随叉长和性腺发育的个体变化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宝刀鱼既摄食小型中上层鱼类,又摄食底栖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属于广食性动物食性鱼类。以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为指标,表明鱼类为其最主要饵料(99.7%),其中优势饵料生物为犀鳕属(Bregmaceros sp.)、小公鱼属(Thryssa sp.)、小沙丁鱼属(Sardinella sp.)和圆鲹属(Decapterus sp.)等。宝刀鱼摄食强度和饱满指数的月份差异十分显著(P<0.001),而以Brillouin指数表征的各月份营养多样性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性腺成熟度指数(GSI)显示北部湾宝刀鱼1年中呈现1个产卵高峰期(5—8月),与北部湾中上层水温高峰趋势相符,表明宝刀鱼产卵高峰与水温密切相关,且产卵期间摄食强度没有降低。随着叉长的增长,北部湾宝刀鱼饵料生物个数变化较小,但平均单个饵料生物重量却明显增加。聚类分析表明,北部湾宝刀鱼以相似性系数可划分为380mm以下、381—530mm以及530mm以上3个不同食性叉长组。以δ15N计算所得宝刀鱼各叉长组的平均营养级为3.4。
颜云榕杨厚超卢伙胜李荣威
关键词:宝刀鱼摄食习性营养级
北部湾长肋日月贝的生物学性状与资源时空分布被引量:4
2012年
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通过一周年的连续季节性独立站点底拖网调查进行长肋日月贝采样(794个),测定生物学性状、统计渔获量并进行资源评估,研究其形态性状与质量的关系、生长发育的变化以及资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的偏相关影响依次为壳长>壳宽>壳高>铰合线长,其中壳长、壳宽和壳高是决定质量性状的主要因素,软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分别占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约50%。生长研究表明,夏季主要是贝壳的生长,春季主要是软体部分的生长。长肋日月贝为雌雄同体,在一年中多次产卵。该资源于北部湾主要分布在20~50 m水深的20°15′~21°15′N、108°~109°′E海域,底质以泥、泥沙和沙泥为主,在空间上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由南向北呈递增趋势,由西向东先增后减。资源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以夏季为最高,春季至冬季的平均资源密度依次为8.72、13.93、9.82和5.90 kg/km2。对表层水温、盐度和浮游生物密度等环境因子的遥感数据分析表明,表层水温对资源分布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达0.972,与其余两种参数不呈线性相关。
付玉颜云榕卢伙胜谢恩义栗志民沈孝辉
关键词:生物学性状表层水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