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4185)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徐根娣刘鹏蔡妙珍邢承华沈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缘细胞
  • 2篇细胞
  • 2篇胁迫
  • 2篇铝胁迫
  • 2篇边缘细胞
  • 2篇大豆
  • 1篇粘液
  • 1篇粘液分泌
  • 1篇植物
  • 1篇蓼科
  • 1篇蓼科植物
  • 1篇细胞活性
  • 1篇铝毒
  • 1篇酶活
  • 1篇酶活性
  • 1篇膜脂
  • 1篇膜脂过氧化
  • 1篇活性
  • 1篇根边缘细胞
  • 1篇禾本科

机构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金华职业技术...

作者

  • 3篇蔡妙珍
  • 3篇刘鹏
  • 3篇徐根娣
  • 2篇邢承华
  • 1篇何璠
  • 1篇章月琴
  • 1篇吴韶辉
  • 1篇沈丽萍
  • 1篇蔡慧姝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蓼科、禾本科植物细胞膜对铝胁迫反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以4种蓼科植物(荞麦、金荞麦、虎杖、无辣蓼)和2种禾本科植物(水稻、小麦)为材料,比较研究不同科属植物的细胞膜对铝胁迫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6种植物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根系质膜透性均随着Al3+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大,禾本科植物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4种蓼科植物,荞麦、金荞麦的质膜透性、MDA含量高于虎杖、无辣蓼、水稻、小麦。(2)荞麦、小麦叶片的SOD和POD活性随Al3+胁迫浓度持续增长,虎杖和水稻持续下降,金荞麦和无辣蓼在25 mg/L Al3+处理时最高,100 mg/L Al3+胁迫明显降低。综合细胞膜对铝胁迫反应的各种特征,可以说明蓼科植物细胞膜透性变化是Al3+引发氧化胁迫的一种受损表现,而禾本科植物细胞膜透性变化是对A3+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蔡妙珍刘鹏徐根娣沈丽萍
关键词:铝胁迫蓼科植物禾本科植物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
大豆根尖边缘细胞和粘液分泌对铝胁迫解除的响应被引量:9
2008年
以耐铝性明显差异的两个大豆(Glycme max)基因型‘浙秋2号’(耐性)和‘浙春3号’(敏感)为材料,研究根尖边缘细胞比活度、粘液分泌和根长对铝胁迫和解除胁迫的反应,明确边缘细胞的粘液分泌对策在铝毒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浙秋2号’在100~400μmol·L^-1 Al^3+处理的3~12h,边缘细胞比活率呈递减趋势,12h后比活率又略有上升。‘浙春3号’在300和400μmol·L^-1 Al^3+处理的变化与前者一致。两个大豆基因型的粘液层随着Al^3+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厚,并于400μmol·L^-1 Al^3+处理24h时达到最大(〉17μm)。‘浙秋2号’在低浓度Al^3+(100和200μmol·L^-1)处理3~6h后就会分泌大量粘液,‘浙春3号’则在300μmol·L^-1Al^3+处理12h后才有类似的变化。‘浙秋2号’在400μmol·L^-1Al^3+处理下的根相对伸长率均高于100-300μmol·L^-1 Al^3+处理,‘浙春3号’则表现为Al^3+浓度越高,根伸长受抑越明显。Al^3+胁迫解除后,‘浙秋2号’的粘液分泌速度和分泌量急剧下降,‘浙春3号’在胁迫解除后的24h,仍会持续、大量地分泌粘液(〉19μm)。可见,耐性大豆通过在铝胁迫初期快速、大量地分泌粘液以维持较高的边缘细胞活性和解除胁迫后迅速降低粘液的分泌速度及分泌量来适应铝毒害环境。
蔡妙珍邢承华刘鹏徐根娣吴韶辉何璠
关键词:大豆铝毒边缘细胞粘液
Al^3+对大豆根边缘细胞释放与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以两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耐铝性大豆浙春2号和铝敏感性大豆华春18)的边缘细胞为材料,比较研究了Al^(3+)对根尖原位边缘细胞释放以及对离体边缘细胞的毒害作用。结果显示,0、100、200μmol/L Al^(3+)处理后,浙春2号和华春18的根尖边缘细胞在水中均易分散,华春18的边缘细胞在300μmol/L的Al^(3+)处理时已聚集成团不易分散,而浙春2号的边缘细胞在400μmol/L Al^(3+)处理时才不易分散。Al^(3+)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100μmol/L Al^(3+)处理1~6h就表现出细胞死亡症状,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其中Al^(3+)对华春18的毒害作用略高于浙春2号。系列浓度Al^(3+)(0、100、200、300、400μmoL/L Al^(3+))处理,100μmol/L Al^(3+)处理的离体边缘细胞存活率已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至400μmol/L Al^(3+)处理时,浙春2号和华春18的相对存活率分别只有对照的45.9%和39.0%。说明外界Al^(3+)浓度升高不仅影响边缘细胞的释放,而且显著降低离体边缘细胞的存活率,毒害作用最大时出现在6h之后。大豆品种间细胞对Al^(3+)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随时间变化,差异最大时在6h。
邢承华蔡妙珍刘鹏徐根娣蔡慧姝章月琴
关键词:大豆边缘细胞细胞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