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138706)
- 作品数:36 被引量:301H指数:11
- 相关作者:侯扶江常生华张程周汉林李茂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3个品种柱花草的营养成分和产气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研究品种和生育期对柱花草饲用价值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热研2号(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20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0)和21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1)3个品种柱花草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含量,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3个品种柱花草体外发酵特征。结果表明,虽然在营养成分方面热研2号柱花草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20号和21号(P<0.05),但3个品种的体外产气情况却较为接近,只有热研21号柱花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微生物蛋白(MCP)含量较低。不同生育期柱花草营养成分中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及饲料相对值(RFV)随生育期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性,C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3个品种均是在初花期达到最高;ADF、NDF含量不断升高,RFV值不断降低。柱花草CP含量较高,纤维含量较低,是家畜生产所需的优质牧草。推荐营养期为利用柱花草饲喂动物的最佳时期。
- 张亚格李茂周汉林胡琳李韦徐铁山
- 关键词:柱花草营养成分体外产气生育期
- 景泰绿洲3种小谷物的产草量与牧草营养成分预测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预测景泰绿洲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燕麦(Avena sativa)、黑麦(Secale cereale)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通过田间试验,测得牧产草量、株高和分蘖,室内测定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收获干草的3种小谷物分蘖和株高均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之外其它5个营养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模拟轮牧的春小麦和黑麦株高与营养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燕麦和黑麦的分蘖与6个营养指标均呈显著相关(P<0.05)。建立了根据株高预测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模型、用分蘖预测牧草营养品质的模型、用产草量预测牧草营养品质的模型、用分蘖和产草量两个因子综合预测营养品质的模型。经过与实测值对比,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均较高。
- 段倩雯成慧侯扶江
- 关键词:黑麦刈割放牧干草
- 绿汁发酵液对柱花草青贮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previously fermented juice,PFJ)对柱花草青贮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原料进行青贮试验,设对照组(直接青贮)和试验Ⅰ、Ⅱ、Ⅲ、Ⅳ及Ⅴ组,各试验组PFJ添加比例为1%、2%、3%、4%和5%,30d后测定柱花草青贮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发酵品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Ⅳ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提高(P<0.05),Ⅱ、Ⅲ、Ⅳ和Ⅴ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Ⅱ、Ⅲ、Ⅳ、Ⅴ组柱花草青贮的饲料相对值(RFV)显著提高(P<0.05)。添加PFJ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乙酸和丙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柱花草直接青贮品质较差,添加PFJ提高了饲料青贮质量评分等级。综上所述,添加PFJ可提高营养价值,明显改善柱花草青贮品质,PFJ添加量为4%时青贮效果最好。
- 张亚格字学娟李茂周汉林
- 关键词:柱花草绿汁发酵液青贮品质营养成分
- 品种和生育期对柱花草营养成分和体外产气特性的影响
- 为了研究品种和生育期对柱花草饲用价值的影响。本试验测定了热研2号(S.guianensis Sw.Reyan No.2)、20号(S.guianensis Sw.Reyan No.20)和21号(S guianensis...
- 张亚格李茂周汉林胡琳李韦徐铁山
- 关键词:柱花草营养成分体外产气生育期
- 文献传递
- 多次刈割对黄土高原地区燕麦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9年
- 燕麦(Avena sativa)目前已是我国第一大禾本科商品草,其进口量持续增长,饲草缺口不断扩大,研究燕麦高产优质的管理措施对推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2年田间试验,探究了多次刈割对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年多次刈割处理的平均株高、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P<0.05)低于常规刈割,但株高累积量、总分蘖枝条数和总产量较常规刈割分别增加99.6%、315.0%和255.5%(P<0.05),并且第2次刈割(M2)的分蘖数和产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刈割茬次。2)多次刈割可显著(P<0.05)降低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提高平均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灰分(Ash)含量,且在5次刈割中M2的CP含量最高。多次刈割较常规刈割显著(P<0.05)提高了Ash、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的总产量,降低了NDF和ADF总产量。3)在多次刈割条件下,燕麦产量与NDF、ADF和CP含量极显著(P<0.01)正相关。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地区多次刈割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一种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 徐然然杨天辉常生华刘永杰贾倩民侯扶江
- 关键词:黄土高原燕麦刈割
- 黄土高原秋播时间对3种小谷物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利用黄土高原秋闲田,在夏末秋初种植糜子(Panicum miliaceum)、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和黑麦(Secale cereale)收获营养体用作饲草,并比较播种时间对小谷物牧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小谷物的产草量、分蘖密度、株高、纤维素含量随播种时间延迟呈下降趋势;3种小谷物产草量约0.3~1.6 t·hm^(-2),纤维素含量约2%~11%,均为糜子最高,黑麦最低。小谷物的粗蛋白含量约10%~15%,随播种延迟而逐渐升高,燕麦和黑麦略高于糜子。小谷物营养体粗脂肪含量约1.4%~3.5%;燕麦营养体中的含量随播种延迟呈增加趋势;糜子在8月1日播种最低,7月21日播种最高;播种时间对黑麦营养体的粗脂肪含量没有影响;黑麦和燕麦明显高于糜子。燕麦和黑麦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着播种时间延迟而降低,糜子则逐渐升高,在5%~10%之间变动。糜子营养体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约50%~55%,显著高于燕麦和黑麦的30%~33%。糜子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约17%~21%,随播种时间延迟而降低;燕麦和黑麦约12%~14%。单位面积耕地3种小谷物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脂肪、粗纤维和总能产量均随播种时间推迟而迅速下降。根据改进的牧草饲用等级评价方法,3种秋播小谷物的营养体均为中等到上等牧草,糜子和燕麦的得分高于黑麦,适合在该区域推广。
- 成慧侯扶江常生华陈先江
- 关键词:燕麦黑麦糜子牧草产量黄土高原
- 陇东典型草原不同坡向土壤呼吸对模拟降雨的短期响应被引量:7
- 2014年
- 降雨是影响草地土壤呼吸的关键环境之一,为研究典型草原土壤呼吸对降雨的短期响应,2012年在陇东黄土高原开展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对阳坡草地土壤温度的短期影响明显,对阴坡草地温度无影响。15和30 mm降雨后,阳坡草地土壤呼吸速率急剧升高,分别是无降雨样地的9.0倍和10.3倍,且30 mm降雨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15 mm降雨的草地(P<0.05);阴坡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则分别是无降雨样地的6.2倍和9.0倍。降雨处理5 h后草地的土壤呼吸速率与无降雨样地无差异。降雨发生后,草地土壤CO2日排放量为无降雨草地的2~3倍。因此,在估测土壤CO2排放量时应考虑降水对土壤呼吸的激发作用,有必要依据降雨数据对结果进行校正。
- 张秀敏陈先江侯扶江
- 关键词:土壤呼吸速率典型草原陇东黄土高原
- 豆科牧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6年
- 豆科牧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消化率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是反刍家畜重要的粗饲料资源,对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提高生产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草牧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文章概述了我国主要豆科牧草的饲用价值,对肉羊的生理营养作用以及饲喂豆科牧草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豆科牧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 张亚格李茂周汉林胡琳李韦
- 关键词:豆科牧草肉羊饲用价值
- 野生山蚂蝗绿肥对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绿肥资源,为探明其培肥效果,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12份野生山蚂蝗属绿肥后,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山蚂蝗属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在施用1年内均能显著(p<0.05)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且施用1个月后效果最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不断变差。
- 郇恒福黄睿高玲刘国道黄冬芬
- 关键词:有机质含量砖红壤
- 用食物当量评价草地农业的生产力被引量:5
- 2019年
- 根据食物当量的概念和模型,通过引入牧草消化率后饲草食物当量计算的能量和蛋白质系数,对原始模型进行了修正。以1 kg苜蓿(标准食部100%,含水量10%,总能14.267 MJ·kg^-1,蛋白质含量229 g·kg^-1,干物质消化率65.48%)作为标准饲草,计算并比较了天然草地、栽培牧草、青贮饲料与粮食秸秆等草地资源的食物当量,对不同地域、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资源的生产力进行了统一量纲上的对比。结果表明,我国牧草的饲草食物当量总体在0.2~1.2 FEU·kg^-1,其中豆科牧草的饲草食物当量在0.4~1.2 FEU·kg^-1,其中能量与蛋白兼优、消化率高的银合欢嫩叶为1.2 FEU·kg^-1;禾本科牧草的饲草食物当量在0.2~1.0 FEU·kg^-1,暖季型牧草多年生黑麦草为1.0 FEU·kg^-1;青贮饲草(包括青贮秸秆)的食物当量为0.1~0.7 FEU·kg^-1;秸秆的食物当量约为0.2 FEU·kg^-1。夏季21个主要天然草地类型(如荒漠草原和高寒草甸)的FEU生产能力为142~2739 FEU·hm^-2,玛曲的高寒草甸及河北草甸草原约在1300 FEU·hm^-2以上。FEU作为一种快速、易于计算和解释的牧草、畜牧饲料和饲料作物的饲料价值的测量管理单位,打破了单纯以谷物为粮食的传统食物观,统一了食物的标准,即将各个地域、农业系统、饲草和家畜种类、饲草加工和利用方式的食物按统一的标准计算,可以对居民的饮食结构和区域农业结构起指导作用,可为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 娄珊宁侯扶江任继周
- 关键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消化率代谢能粗蛋白饲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