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62005)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宝林赵方圆王行展张辉阳冯凌云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醇热解法合成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性能被引量:3
- 2012年
-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同时作为溶剂、还原剂及修饰剂,在高温下分解乙酰丙酮铁,制备了纳米Fe3O4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材料的形貌和相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材料的表面修饰物,超导量子干涉仪测试合成的纳米粒子的磁性能,纳米粒度与zeta电势分析仪测试磁性纳米粒子在水中的zeta电势。结果表明,纳米Fe3O4粒子的大小为(10.1±1.6)nm,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在300 K下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5 A.m2/kg。红外结果表明,—COO-共价结合在粒子表面。zeta电势为-25 mV。其在水中的稳定性与以三甘醇为反应介质、高温分解法制备的纳米Fe3 O4粒子作比较,表现出长时间(60 d以上)的良好分散性。静电作用及空间位阻效应是其高稳定分散性的原因。
- 赵方圆张宝林
- 关键词:超顺磁性甲氧基聚乙二醇稳定性
- 超顺磁性纳米Fe_3O_4的热分解法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
- 2012年
-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酰氯、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等为原料,根据盖布瑞尔合成法原理,合成了一端为氨基的单甲醚聚乙二醇(mPEG-NH2)。并以其为还原剂,聚乙二醇(PEG)为溶剂,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水分散性的超顺磁性纳米Fe3O4。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和纳米粒度与Zeta电位分析仪等测试技术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Fe3O4粒子结晶度高,粒度均匀,分散良好,平均粒径为(12.2±1.6)nm,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54 emu/g,在中性水溶液中其表面带正电,Zeta电位为+33 mV。TG测试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表面有机物的含量约为28%,Fe3O4的产率为57%左右。
- 冯凌云张宝林赵方圆
- 关键词:纳米FE3O4热分解法
- 雾化-热分解法合成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磁性能
- 2012年
- 建立了将五羰基铁超声雾化、分段加热分解-氧化及产物收集-修饰一体化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合成装置,研究了不同温度参数对纳米粒子的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并通过在雾化液及收集液中添加修饰剂以控制合成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采用XRD、TEM和SQUID对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成功合成了不同结晶性和分散性的球形γ-Fe2O3纳米粒子。随着粒径减小,合成纳米粒子由顺磁性过渡到超顺磁性。
- 王行展张宝林
- 关键词:修饰剂超顺磁性
- 五羰基铁雾化-热分解-氧化合成氧化铁纳米粒子
- 2011年
- 建立了将五羰基铁超声雾化、分段加热分解-氧化及产物收集-修饰一体化的纳米氧化铁合成装置,研究了不同修饰剂对纳米粒子的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采用XRD、TEM和FTIR对合成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通过在雾化液或收集液中添加不同修饰剂,得到平均粒径11.4~36.5 nm的球形水溶性γ-Fe2O3纳米粒子。
- 王行展张宝林
- 关键词:修饰剂
-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在脑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1年
-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磁性及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都逐渐发展起来。本文介绍磁共振成像(MRI)及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基本原理。列举不同性能的磁性氧化铁粒子作为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在脑科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表面结合单克隆抗体、蛋白质、多肽、核苷酸分子或其它特殊聚合物的磁性氧化铁粒子具有吸收特异性(靶向性),结合MRI可实现对脑部病变前期改变、药物输运及治疗的监测,对细胞、生物分子包括mRNA的成像及探测。经葡聚糖或聚乙二醇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血液半衰期较长,可作为对比剂用于脑fMRI成像。控制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粒度及表面修饰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饱和磁化强度、借以接枝以各种靶向性的物质、开发具有荧光-磁性等多种性能的复合纳米粒子及掌握纳米粒子与生物分子、细胞、及生物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 张宝林张辉阳
- 关键词:对比剂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