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92761100D) 作品数:10 被引量:38 H指数:4 相关作者: 刘和亮 赵金垣 王宏丽 郝小惠 朱丽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比较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硅元素水平在矽肺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用于矽肺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矽肺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结果矽肺模型大鼠染尘后血清硅元素水平明显增高,1d内增长高峰为16h;其后的7、14、21和28d,其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染尘后肺组织TGF-β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是染尘后的第7天;TNF-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在染尘后的7、14、21和28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为染矽尘后的第21天。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早期即明显升高且早于TGF-β1、TNF-α的表达,血清硅元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指标。 朱丽 赵金垣 王宏丽 白玉萍 李清钊 刘和亮关键词:矽肺 ICP-MS TGF-Β1 矽肺大鼠血清中硅元素及表面活性蛋白-D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染尘剂量大鼠矽肺模型血清中硅元素水平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与可反映肺上皮细胞损伤和修复情况的细胞因子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e-active protein D,SP-D)进行比较。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按不同染尘剂量(10、30、50、70mg/ml)及不同时间点(染尘后1、3、5、7、14、21和28天)分为28个染尘组,取大鼠血液及肺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清中SP-D含量。结果随着染尘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硅元素的水平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SP-D含量于造模后即开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随染尘剂量及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增高然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水平在早期低剂量染尘时即明显升高,且早于SP-D的变化,二者水平均随染尘剂量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提示,血清中硅元素和SP-D水平变化可能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 王宏丽 郝小惠 白玉萍 赵金垣 刘和亮关键词:二氧化硅 矽肺 表面活性蛋白D 表面活性蛋白-Drs3088308、rs72191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矽肺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D rs3088308与rs72191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地区某铁矿男性接尘作业人员矽肺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确诊的125例矽肺病人为病例组,以健康接尘工人为对照组,按同年龄、同性别、同工种、相同累积接尘工龄进行配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表面活性蛋白-D基因rs3088308与rs721917两位点基因型。结果 SP-D rs3088308位点病例组T/T、T/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2%、71.2%、5.6%,T、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8.8%、41.2%,对照组T/T、T/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7.6%、58.4%、24.0%,T、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6.8%、53.2%,两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T/T、T/A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rs721917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D rs308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矽肺易感性有关联,而rs72191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矽肺易感性无关。 吴传文 张秀峰 刘微 王宏丽 郝小惠 郭志义 郭灵丽 刘和亮关键词:矽肺 易感性 接矽尘作业人员体内硅元素水平及与TGF-β1、TNF-α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接矽尘作业人员体内硅元素水平变化在矽肺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接矽尘作业工人、矽肺观察对象、矽肺患者及对照人群血清、尿液中硅元素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接矽尘组血清、尿液的硅元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矽肺组(P<0.05);接矽尘组、观察对象组、矽肺组TGF-β1、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矽尘组接矽尘早期血清硅、尿硅含量即明显升高,随着接尘年限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血清TGF-β1在接矽尘5年后明显升高,随着接尘年限的增长,呈现升高的趋势;血清TNF-α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结论接矽尘作业人员体内硅元素水平在接尘早期即明显升高且早于TGF-β1、TNF-α的改变,提示硅元素水平变化对矽肺发病机制研究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陈慧 王宏丽 祝云芳 赵金垣 齐新周 刘和亮关键词:矽肺 肺淋巴管增生在矽肺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增生在矽肺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T-PCR等方法检测矽肺大鼠肺组织中淋巴管增生情况。结果矽肺大鼠肺组织从染尘后第7天开始即发现增生的淋巴管,且随着染尘时间的延长,淋巴管增生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淋巴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情况也与此类似。结论矽肺大鼠发病过程中出现肺组织淋巴管增生,提示肺淋巴管增生可能在矽肺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李艳辉 王宏丽 郝小惠 陈慧 赵金垣 刘和亮关键词:二氧化硅 矽肺 不同染尘剂量对大鼠血清硅元素、克拉拉细胞蛋白及表面活性蛋白-D表达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矽肺模型不同染尘剂量与血清硅元素水平、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进行比较。方法 145只雄性W istar大鼠按不同染尘剂量(10、30、50、70 g/L)及不同时间点(染尘后1、3、5、7、14、21和28 d)分为对照组及28个染尘组。取大鼠血液及肺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清中CC16和SP-D水平。结果随着染尘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血清硅元素的水平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CC16水平于造模后即开始降低,自第7天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染尘剂量的增加水平不断减少;SP-D水平于造模后即开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在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天最高,21 d起开始逐渐下降。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在早期低剂量染尘时即明显升高,且早于CC16和SP-D的变化,三者水平均随染尘剂量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提示血清硅元素、CC16和SP-D水平变化可能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 王宏丽 赵金垣 朱丽 白玉萍 李清钊 刘和亮关键词:矽肺 CC16 SP-D 人脐带血干细胞对肺纤维化大鼠TNF-α、NO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肺纤维化及TNF-α、NO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博来霉素组15只(P组)、干细胞治疗组15只(M组)和阴性对照组5只(N组),取第二代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四代;P组、M组分别经气管注入博来霉素制造肺纤维化模型,N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M组造模后立即经鼠尾静脉注入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干细胞。N组大鼠在造模后第7天全部处死,P组和M组大鼠在造模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取肺组织行HE、Masson染色,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α、NO的表达情况。结果 M组第7、14、28天肺组织均可见标记的干细胞;HE及Masson染色后观察,与N组相比,P组7 d时肺泡炎最明显,28 d肺纤维化程度最重,M组较P组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减轻;与N组相比,P组大鼠的TNF-α、NO水平明显升高,在7 d时达高峰,M组TNF-α、NO水平在各个时间段明显少于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植于肺组织中,在肺纤维化早期可有效减轻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抑制TNF-α、NO的表达,可能为其作用机制。 刘晨 王雁 王红阳 王袁 刘信荣 刘和亮关键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肺纤维化 TNF-Α NO 矽肺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及Clara细胞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染尘剂量大鼠矽肺模型血清硅元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与反映肺内早期炎症变化的细胞因子血清克拉拉细胞蛋白(Clara cell protein,CC16)进行比较,以弄清它们在矽肺发病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8组,按不同染尘剂量(10 mg/ml、30 mg/ml、50 mg/ml、70 mg/ml)染尘,而后在不同时间点(染尘后1 d、3 d、5 d、7 d、14 d、21 d和28 d)处死动物,采取血液及肺组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血清中硅元素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CC16含量。结果随着染尘剂量增加和染尘时间延长,大鼠血清硅元素的水平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CC16含量于染尘后即开始降低,第7天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染尘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其含量亦不断减少,但血清硅元素的变化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剂量上比较,均早于CC16。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在早期低剂量染尘时即明显升高,且早于CC16的变化,二者的变化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提示血清硅元素、CC16水平变化可能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王宏丽 赵金垣 朱丽 白玉萍 李清钊 刘和亮关键词:矽肺 水通道蛋白1在矽肺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初探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矽肺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AQP1分布及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减低。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降低,提示AQP1可能在矽肺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张丽 郝小惠 王宏丽 赵金垣 刘和亮关键词:二氧化硅 矽肺 水通道蛋白1 矽肺模型大鼠各器官硅元素水平测定 被引量:3 2012年 ①目的探讨硅元素在矽肺模型大鼠各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情况。②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染尘组。染尘组依据染尘时间(1、3、5、7、14、21和28d)分为7个亚组,每组5只大鼠。取大鼠心、肝、脑、脾、肺、肾等器官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硅元素的水平,并进行准确度和精确度实验;取每只大鼠右下肺最大横径处肺组织用于石蜡包埋切片,常规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③结果染矽尘大鼠各器官组织中硅元素水平在SiO2进入体内后即可上升,并随时间的推移呈升高趋势且分布存在差异。④结论矽肺模型大鼠各器官组织硅元素水平浓度分布大小依次为肺、心、肝、脾、肾、脑。ICP-MS法可以较好地检测硅元素,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 王宏丽 郝小惠 白玉萍 李清钊 刘和亮关键词:二氧化硅 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