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AA301B16-5)
-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阮金兰赵钟祥冯育林杨世林祝晨蔯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菝葜多酚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对菝葜中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探讨多酚类化合物在菝葜药效发挥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TEAC法和DPPH法对菝葜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的9个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单体(SCE1~9)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初步分析它们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构效关系。结果化合物SCE1~9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均能有效地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其中化合物SCE1的活性最强,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TEAC值为(3.11±0.04)mmol·L-1,在浓度50μmol·L-1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95.95±0.76)%。结论菝葜中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可能是菝葜根茎醋酸乙酯提取物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
- 赵钟祥金晶方伟阮金兰
- 关键词:菝葜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 菝葜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研究菝葜Smilax chin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TEAC法对化合物单体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从菝葜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和1个混合物,分别鉴定为:cinchonain Ib(Ⅰ)、catechin-(7,8-bc)-4β-(3,4-dihydroxyphenyl)-dihydro-2(3H)-pyranone(Ⅱ)、catechin-(5,6-e)-4β-(3,4-dihydroxyphenyl)-dihydro-2(3H)-pyranone(Ⅲ)和catechin-(5,6-e)-4α-(3,4-dmydroxyphenyl)-dihydro-2(3H)-pyranone(Ⅳ)的混合物、二氢山柰酚(Ⅴ)、二氢槲皮素(Ⅵ)、儿茶素(Ⅶ)、棕榈酸(Ⅷ)、β-胡萝卜苷(Ⅸ);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Ⅶ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Ⅰ~Ⅳ、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赵钟祥冯育林阮金兰祝晨蔯杨世林
- 关键词:菝葜抗氧化活性黄酮类成分
- 菝葜大孔吸附树脂部位的抗炎和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菝葜大孔吸附树脂部位的抗炎和抑菌作用。方法:蛋清致足肿胀、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考察菝葜大孔树脂部位的抗炎效果,并用液体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其对常见致病菌抑制作用。结果:菝葜大孔树脂部位能显著降低蛋清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82,0.36,5.63,1.41mg·ml^(-1)。结论:菝葜的大孔吸附树脂部位有一定的抗炎抑菌作用,为将其开发成新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 周璐敏阮金兰官福兰饶又启
- 关键词:菝葜大孔吸附树脂抗炎作用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