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3GZX0135)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彤王公应唐荣芝张元卓陈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有机锡化合物催化甲基苯基碳酸酯歧化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被引量:5
- 2014年
- 研究了不同配位基团的有机锡化合物对甲基苯基碳酸酯(MPC)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催化性能.探究了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对MPC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作为Lewis酸,与锡原子配位基团的吸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影响相应催化剂的酸性从而影响其反应活性,电子效应的影响大于空间位阻的影响.氧化氢氧丁基锡[BuSnO(OH)]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在BuSnO(OH)与MPC摩尔比为0.02,180℃及反应2.5 h条件下,MPC的转化率达到89.7%,DPC选择性为99.3%.
- 王松林张元卓陈勇唐荣芝陈彤王公应
- 关键词:碳酸二苯酯歧化反应有机锡化合物
- 甲基苯基碳酸酯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综述了甲基苯基碳酸酯(MPC)歧化反应过程的研究进展。MPC歧化是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路线中的重要步骤,深入研究MPC歧化对提高DPC的收率有重要作用。介绍了MPC歧化反应热力学过程、均相和多相催化体系、动力学及合成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催化体系和工艺研究结果。多相催化剂的开发焦点集中在以PbO,TiO2,MoO3为活性组分的金属氧化物方面;适宜的歧化合成DPC的工艺是减压反应工艺。
- 王松林马飞李建国翟刚陈彤王公应
- 关键词: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歧化反应酯交换催化剂
- 空心柱结构氧化锌纳米光源的理论研究
- 2014年
- 基于六角氧化锌纳米空心柱结构模型,求解了光波在三层圆柱结构模型中传输下的Helmholtz方程和Maxwell方程,得出了该结构的电场和磁场本征值。模拟结果得到了该结构模型下良好的发光特性。改变结构参数,对比总结并分析了不同尺寸下发光特性的变化;通过改变激发光波长和纳米结构的尺寸,总结了该结构中心处相对发光强度和模场直径等参数变化趋势;同时在长波段可见光激发下,氧化锌纳米空心柱结构具有更加显著的中心发光效应;结果还表明通过调整介质层厚度和空心柱折射率分布,可以改变该结构介质层中所能容纳的模式数,从而增加中心区域发光强度。综合所得结果,该结构的良好发光特性能应用于新型纳米光源领域。
- 周游刘国华张峰周祚万
- 关键词:波导
- 核壳结构TiO_2@SiO_2催化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被引量:16
- 2014年
- 以反相微乳液法和沉淀法相结合制备了核壳结构TiO2@SiO2,首次用于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显示较好的催化活性.采用200°C焙烧的TiO2@SiO2,用量0.20 g,反应9 h,苯酚转化率达41.8%,酯交换选择性为100%.透射电镜显示TiO2@SiO2核厚壳薄,TiO2核直径220–300 nm,SiO2壳厚度40–60 nm,具有介孔结构.TiO2@SiO2对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有好的重复使用性,使用4次苯酚转化率仍保持在40%以上.TiO2与SiO2发生相互作用,Ti进入骨架形成Ti–O–Si键,骨架Ti的形成提高了TiO2@SiO2的催化性能.
- 唐荣芝陈彤陈勇张元卓王公应
- 关键词:核壳结构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酯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