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2011Z01019)
- 作品数:5 被引量:159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和平邢新会张翀张雪葛楠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思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生物诱变育种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3
- 2014年
-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RF APGD)等离子体具有大气压下操作不需要真空系统、气体温度低、活性粒子浓度高、放电均匀性好、可控性强等特点,能够与各类生物分子发生作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团队将RF APGD等离子体射流引入生物诱变育种领域,对其物理特性及其与生物大分子和整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其开发成新一代高效诱变育种仪,命名为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仪。实践证明,ARTP诱变育种仪具有对操作者安全、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突变快速、突变率高、获得的突变体性状稳定等特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酵母、微藻等在内的四十余种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本文将对ARTP生物育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ARTP快速生物突变技术在生物进化研究及工业生物菌种改造上发挥重要作用。
- 张雪张晓菲王立言张翀陈韵亿常海波李和平邢新会
- 关键词:诱变生物育种
-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射流工业微生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正>在大气压开放环境条件下采用裸露金属电极结构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射频辉光放电(Radio Frequency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简称RF APGD)等离子体射流...
- 李和平张晓菲王志斌聂秋月张雪张翀王立言卢元包成玉邢新会
- 文献传递
-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阻抗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研究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过程中不同工作气体(氦气和氩气)对发生器等效阻抗的影响,基于等离子体的介电特性,建立了描述等离子体区域的"电阻-电容混联"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实验测量放电电压及电流,并基于等效电路模型来计算等离子体在放电过程中的电子数密度,从而得到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等效阻抗。实验测量了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的放电电压及电流,并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得到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等效阻抗及放电区的电子数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对氦气和氩气放电,在α放电模式下其电阻及电抗的绝对值均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减小,而电子数密度则随放电电流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且在相同的放电电流条件下,氩等离子体的电阻和电容都比氦等离子体高。研究结论可作为等离子体在不同工作气体条件下放电阻抗匹配研究的参考。
- 金锋焉迪王志斌李和平葛楠包成玉
- 关键词:射频辉光放电等效阻抗电路模型阻抗匹配
-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筛选高脯氨酸产率突变株被引量:23
- 2013年
- 为提高脯氨酸得率,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L-脯氨酸生产菌株———嗜醋酸棒杆菌(出发菌株为谷氨酸生产菌,菌拉丁名ATCC-13870),结合48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手段,在致死率为99%的条件下,获得了16株生长速率和脯氨酸产率变化的菌株。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高产脯氨酸突变体D3在发酵48 h,其脯氨酸浓度从原始菌对照组的54.7 g/L提高到65.8 g/L。
- 郑明英蔡友华陆最青严杰能张雪张翀李和平邢新会
- 关键词:脯氨酸高通量筛选诱变
- 平板型与同轴型等离子体发生器射频大气压辉光放电特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为了深入理解不同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几何结构对其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平板型和同轴型两种不同结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放电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放电图像采用可见光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板型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等离子体主要参数(如电子温度和活性粒子浓度等)关于两电极中间平面对称,而同轴型等离子体发生器所产生的等离子体主要参数则呈现出非对称的分布规律,这与放电图像灰度值的空间分布规律定性一致。通过对等离子体中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分析可知,不同结构发生器所对应的等离子体主要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依赖于不同电极结构所导致的放电区电场强度的空间分布。
- 李和平王志斌乐沛思葛楠包成玉
- 关键词:等离子体大气压辉光放电射频放电灰度值
- 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快速诱变高产苏氨酸的突变株被引量:19
- 2013年
- 本文采用新型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生物诱变育种技术,基于48孔板高通量筛选获得一株L-苏氨酸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株(1905#)。相比较与出发菌株,在相同的发酵培养条件下,1905#突变株鲁棒性较好、生长速率加快,最佳温度(37℃)和pH(7.2)基本一致,能耐受更低的pH值。孔板初筛结果表明苏氨酸浓度提高了133.59%,并且对摇瓶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相比较与出发菌株糖代谢速率加快,产酸强度提高,苏氨酸浓度提高了99.6%。经50次传代,1905#突变株表现出很好的遗传稳定性,为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 蔡友华李文锋卢伟宁郑明英陆最青张翀李和平邢新会
- 关键词:苏氨酸诱变高通量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