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STIF-Y07)

作品数:40 被引量:351H指数:11
相关作者:翁启勇赵建伟陈庆河李本金何玉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烟粉虱
  • 9篇粉虱
  • 8篇疫霉
  • 6篇种群
  • 5篇疫霉菌
  • 4篇药剂
  • 4篇致病疫霉
  • 4篇三氯杀螨醇
  • 4篇杀螨
  • 4篇杀螨醇
  • 4篇胜红蓟
  • 4篇石榴
  • 4篇氯杀螨
  • 4篇番石榴
  • 3篇胆碱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乙酰胆碱酯酶
  • 3篇杀菌剂
  • 3篇生物学

机构

  • 54篇福建省农业科...
  • 1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福建省出入境...
  • 1篇福建省烟草公...

作者

  • 27篇翁启勇
  • 18篇兰成忠
  • 18篇李本金
  • 17篇陈庆河
  • 13篇赵建伟
  • 11篇王长方
  • 11篇游泳
  • 10篇陈峰
  • 10篇胡进锋
  • 10篇赵健
  • 10篇何玉仙
  • 9篇王俊
  • 9篇占志雄
  • 7篇郑宇
  • 6篇魏辉
  • 5篇傅建炜
  • 5篇李建宇
  • 5篇邱荣洲
  • 5篇吴玮
  • 5篇黄建

传媒

  • 8篇福建农业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生物安全学报...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武夷科学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眼叶点霉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药效研究
2005~2006年对龙眼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dimocarpi)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药效开展了研究。病原菌生长温度范围15~30℃,适宜温度为20~30℃。该菌丝体在pH4~10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pH...
李本金兰成忠陈庆河谢世勇赵健翁启勇
关键词:龙眼生物学特性
文献传递
双重PCR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青枯病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6
2009年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马铃薯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引物INF1/INF2,并对15种不同真菌、细菌和7种疫霉属和腐霉属卵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不同来源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可获得324 bp的特异带。将引物INF1/INF2与卵菌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后,其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30 fg。运用设计的引物与马铃薯青枯病菌特异引物结合建立了双重PCR体系,能从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总基因组DNA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马铃薯植株中分别或同时扩增到324 bp和281 bp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同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
陈庆河李本金兰成忠赵健邱荣洲翁启勇
关键词:晚疫病菌青枯病菌双重PCR分子检测
芒果园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被引量:3
2012年
对福建省惠安县芒果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芒果园地面的节肢动物有2纲,17目,80科,203种,其中植食性昆虫106种(占群落总物种数的52.22%),捕食性与寄生性昆虫31种(占15.27%),腐生性昆虫14种(占6.90%),蜘蛛52种(占25.62%)。植食性昆虫优势种为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 Distant和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Motschlsky);寄生性昆虫优势种为红蚂蚁Tetramorium guineense Fabricius和瓢虫啮小蜂Tetrastichus coccinellae Kurju-mov;腐生性昆虫优势种为蝇科Musicdae;蜘蛛优势种为金蝉蛛Phintellasp.1。
李建宇董铁生傅建炜游泳张莉占志雄
关键词:芒果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晚疫病菌基因组SSR扩增产物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与改进被引量:4
2010年
以32份马铃薯或番茄晚疫病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分析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0对SSR引物多态性检测的影响,同时比较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银染法(常规银染法和快速银染法)的差异。结果显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较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效果好,具有更高的多态性检出率,其中快速银染法与常规银染法的检出结果相同,但常规银染步骤繁琐,整个过程要用1-2h,而快速银染只需约15min,且染色背景较浅,条带清晰。聚类分析显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银染法可将供试晚疫病菌株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显示出更高的遗传变异度。可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银染法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可有效地用于马铃薯或番茄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本金黄灿强陈昌盛兰成忠陈庆河翁启勇
关键词:晚疫病菌SSR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7个菌株中,181株为A1交配型,1株为A2交配型,1株为A1,A2交配型,1株为自育交配型,其余3株交配型未知。对187个菌株的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97.3%、2.1%、0.5%。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抗性基因均可被克服,其毒性频率在3.3%~100%之间,51个菌株存在30个生理小种,其中小种3.7出现频率最高,为13.7%,是福建省优势生理小种类型;其次为小种3.4.7,发生频率为9.8%。
李本金吕新兰成忠赵健陈庆河翁启勇
关键词: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
闽台两岸芒果树冠害虫发生比较被引量:10
2009年
2006~2007年对福建省芒果树冠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危害部位及程度进行调查,发现芒果树冠主要害虫有8个目38个科63个种,其中害螨1种,以同翅目害虫种类最多,达23种。茶黄蓟马、芒果蚜、芒果壮铗普瘿蚊、芒果横线尾夜蛾、棉古毒蛾、芒果小爪螨等害虫发生量最大,桔小实蝇对芒果果实的为害最重。闽台两地芒果共有的害虫有103种,隶属于7个目31个科,主要为同翅目害虫,占共有种类的65%。台湾特有的害虫有16种,隶属于4个目10个科,主要为同翅目害虫,比例达625%。
李建宇傅建炜张莉游泳占志雄
关键词:芒果树冠害虫
中国六省市致病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晚疫病是严重为害马铃薯和番茄生产的真菌性病害之一。据报道晚疫病近几年再度流行与病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异有密切关系。为明确我国致病疫霉的...
李本金吕新兰成忠赵建邱荣洲陈庆河翁启勇
关键词:致病疫霉表现型基因型
文献传递
柑桔园中胜红蓟对三氯杀螨醇的富集
测定了福建省南平、福州、宁德等地13个柑桔园土壤、柑桔果实及覆盖植物胜红蓟三氯杀螨醇的含量。土壤中三氯杀螨醇检出率为100%,残留量为0.0020.895mg.kg-1;柑桔果实检出率为61.54%,桔皮中平均残留量为0...
王长方胡进锋王俊游泳陈峰陈翔
关键词:柑桔胜红蓟三氯杀螨醇
文献传递
辣椒疫霉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杀菌剂筛选
椒疫霉菌的生物学特性及7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生长温度为10~30℃,最适为25℃,pH值为4~10,最适为6,该菌在Rye和C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较快,12h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
兰成忠陈庆河李本金翁启勇
关键词:PHYTOPHTHORA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SCREENING
大豆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组成,于2008~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168份,并分离到252株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李本金陈庆河兰成忠王娜娜张雁飞王源超翁启勇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病原鉴定ITS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