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0RCB15)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邓佳佳于洪春王雨薇宋龙腾张鑫琳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活体增殖因子及最佳增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Mabr NPV)是甘蓝夜蛾最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本文采用正交法研究影响Mabr NPV在甘蓝夜蛾体内增殖的主要因子及因子的主次顺序,确定互作因子并筛选病毒增殖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Mabr NPV产量的因子及互作因子主次顺序为C(饲毒虫日龄)>C×D(饲毒虫日龄与收毒时间互作)>B×C(饲毒剂量与饲毒虫日龄互作)>B×D(饲毒剂量与收毒时间互作)>B(饲毒剂量)>D(收毒时间)>A(温度)。明确因子C对病毒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因子C和D存在互作且对产量有显著影响。确定Mabr NPV增殖生产的最佳条件为25℃下、以500 PIB/虫的剂量饲喂12日龄幼虫,9 d后提取病毒,平均单虫病毒产量为1.921×109 PIB,幼虫孵化到收集幼虫提取病毒的生产周期为21 d,病毒增殖3.842×106倍。
- 于洪春房丹丹邓佳佳赵奎军
- 关键词:甘蓝夜蛾增殖条件
- 温度与光周期对甘蓝夜蛾哈尔滨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研究温度和光周期对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哈尔滨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测定5个温度和7个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的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有显著影响,温度与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有联合作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甘蓝夜蛾光周期反应类型不同,在20、22、25及30℃其光周期反应属于长日照反应型,在28℃则为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甘蓝夜蛾临界光周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光周期对甘蓝夜蛾滞育诱导影响最大,在20~30℃,光周期L16 D8与L18 D6是抑制甘蓝夜蛾滞育发生的主要条件。
- 于洪春邓佳佳王雨薇张鑫琳宋龙腾
- 关键词:甘蓝夜蛾滞育诱导温度光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