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JK014)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1H指数:5
- 相关作者: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马新强黄羿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香港大学的全球化行动
- 2016年
- 香港大学全球化的战略目标是"跻立国际优等学府之首列"。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学校制订了一系列详密的推进计划。在机构方面,特设"国际学生事务处"以促进学生人口的多样化,同时建有"全球化及文化研究中心""HKU-UBC李国贤堂"国际学生宿舍及文化中心以服务这一目的。在经费方面,教资会补助拨款指定补助金专设"学生人口国际化"一项,且"国际化与学生交换活动"的支出占比呈大幅增长态势,彰显出香港政府对大学国际化的重视,也显示出香港大学全球化行动的步伐和力度。在项目方面,成立"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与全球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学生交换计划和教研合作,并给出入境学生提供多种留学选择。经过多年的经营,香港大学的合作伙伴遍及全球,已走在世界顶级大学行列。但香港大学在学生人口多样化方面的努力仍然差强人意,国际排名稳中有降。在日趋激烈的世界一流大学竞争中,香港大学正面临严峻挑战。
- 蔡宗模
- 关键词:大学排名
- 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被引量:59
- 2016年
- "双一流"战略将影响未来半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广大的地方院校必须积极应对。那种认为"双一流"建设是部属院校或重点大学的任务而与地方院校无关的认识是放弃历史选择和责任的短视行为。在全球化视野下,一方面,各高等教育机构超越了单一的民族国家阈限,可以同时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维度上行动,这给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因此,"双一流"战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应排斥地方院校在分类发展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从政策契机来看,"双一流"战略提出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避免重复交叉,这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选择性和多样性可能。"蓝海战略"为其着手战略规划并做出行动抉择提供了思路:地方院校既要与全国重点大学错位,避免研究型追赶误区,也要与同类地方院校错位,避免同质化发展倾向,积极开拓本土资源和全球市场,在服务、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基于这类院校的特点和现状,地方院校走向卓越要经历三个阶段的修炼:夯实基础,扎根地方;彰显特色,逐鹿区域;追求卓越,走向世界。为此,建议政府:(1)力戒马太效应,力避短板效应,重视长尾效应;(2)尽快完善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规划和相应的财政支持体系;(3)作为"双一流"战略的补充,出台"一流专业"支持计划。建议地方院校:(1)要有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具体的战略规划;(2)要真正扎根本土,办出特色;(3)要力争在"点"上突破。
- 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
- 关键词:地方院校高等教育蓝海战略
- 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
- 2014年
- 全球化作为又一场影响人类历史的深刻变革,它在重塑世界高等教育图景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各国高等教育的政策议程。作为高等教育后进国家,中国必须直面这场挑战。事实上,在经贸层面,我们对高等教育服务项目已经做出了未做限制的承诺,但在文化心理和实践操作层面似乎准备不足,无论理念、话语还是技术,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内外张力明显,公民社会和本土文化发育不良,还存在诸如行政化管理、市场化方式、西方化路径和应激式举措等问题。因此,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构建全球化系统战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 蔡宗模
- 关键词:高等教育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 作为知识组织的高等教育被引量:4
- 2015年
- 在宏大叙事成为备受质疑的言说方式的今天,高等教育之所以还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全球化研究的对象,与其突出的知识组织性质密不可分。在古典大学时期,高等教育机构是传授知识、训练心智的专门场所;在民族国家框架下,高等教育是以高深学问(知识)为中心构建起来的专门组织;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依然是全球知识生产网络上的重要节点。高等教育所传承和创造的知识的政体性、民族性和普适性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和张力。
- 蔡宗模
- 关键词:高等教育知识性开放性
- 地方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执行力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地方人民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是高等教育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其渊源属性为政府间的权力配置,并且伴随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具体表现为执行刚度、向度、能力、高度、速度和效度六个要素。地方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执行力存在价值取向以"行政"效率为导向、资源汲取能力低下、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应通过增强学术导向、增大资源吸纳能力、注重创新机制建设、建立多元政策执行评价机制等对策来提升地方政府高教政策执行力。
- 王德清金强
- 关键词:地方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
- 范式理论与高等教育理论范式被引量:12
- 2014年
- 范式理论来自库恩的科技史研究,与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密切相关。该理论因概念的模糊性问题遭到"严格科学"的质疑,却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理念、话语和技术三个方面对一个范式进行操作化、学科化、问题化处理,使之成为一个适切的概念工具。这对于理解高等教育中的各种范式论争,处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重大转型和发展问题,具有显著的理论潜力。
- 蔡宗模毛亚庆
- 关键词:库恩范式理论高等教育人文社会科学
- 中国高校的全球化行动:问题与展望被引量:1
- 2016年
- 在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实施已经由政府主导向院校主导转移。当前,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呈现出明显的组织化、制度化特征。但是,中国高校全球化也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和专门的经费预算,也少有对国际化建设成效的自我评估;国际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际化开放度不够;国际化的外部意愿明显,内部动力不足,国际化成效不显著;以人员交流为主,教学和科研国际化程度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还没有形成对等或平等的交流格局,合作层次较低。
- 蔡宗模
- 关键词:中国高校
- 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 2015年
- 全球化作为又一场影响人类历史的深刻变革,它在重塑世界高等教育图景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各国高等教育的政策议程。作为高等教育后进国家,中国必须直面这场挑战。事实上,在经贸层面,我们对高等教育服务项目已经做出了未做限制的承诺,但在文化心理和实践操作层面似乎准备不足,无论理念、话语还是技术,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内外张力明显,公民社会和本土文化发育不良,还存在诸如行政化管理、市场化方式、西方化路径和应激式举措等问题。因此,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构建全球化系统战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 蔡宗模
- 关键词:高等教育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
- 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
- "双一流"战略将影响未来半个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构成,广大的地方院校必须积极应对。那种认为"双一流"建设是部属院校或重点大学的任务而与地方院校无关的认识是放弃历史选择和责任的短视行为。在全球化视...
- 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
- 关键词:地方院校高等教育蓝海战略
- 文献传递
- 地方高校的区域化行动:泛在化与再地化被引量:7
- 2018年
- 地方高校的区域化,就是各地方高校为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在影响的泛在化和服务的再地化两个方面同时推进的过程。根据层次类型和地域分布,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和个案分析方法,重点考察3类18所地方高校的区域化实践。公开数据分析和调研结果表明:(1)在行政规制、资源相对集中的制度环境中,升格是地方高校的首选。但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对于大多数地方高校来说升格已不再是最佳选择。(2)地方高校的泛在化体现在生源增加、校园扩大、跨地合作和虚拟校园建设等方面,尽管存在地域和类型的差距,但也显示出个体差异,这取决于高校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能力,不过类的鸿沟很难跨越。(3)地方高校的再地化主要体现在服务面向的改变、学科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办学特色的凝练等方面。尽管多数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特色发展的重要性,但大部分高校并未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没有变成学校发展的自觉行动。目前,地方高校的区域化存在升格发展受控、规模扩张受限、内涵建设不足和未来意识不强四大问题。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准确把脉地方高校的发展现状;充分尊重大学成长的一般规律;营造更有活力的高等教育生态。建议高校:坚持深化内涵、特色发展和实力提升;在跨界合作方面积极作为;加快虚拟校园建设,以赢得未来发展的先机,实现区域化的最大化。
- 蔡宗模张海生吴朝平杨慷慨
- 关键词:地方高校升格虚拟校园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