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3JDSZ2071)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姚福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舆情
  • 1篇大学生
  • 1篇刑法
  • 1篇刑法规范
  • 1篇谣言
  • 1篇依法
  • 1篇依法治理
  • 1篇舆情研究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研究
  • 1篇知网
  • 1篇中国知网
  • 1篇谦抑
  • 1篇谦抑性
  • 1篇群体性
  • 1篇群体性事件
  • 1篇网络谣言
  • 1篇法治
  • 1篇诽谤
  • 1篇诽谤罪

机构

  • 2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作者

  • 2篇姚福生

传媒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舆情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渐进式群体性事件的预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群体性事件分为渐进式群体性事件、突发式群体性事件。舆情实践演化在大学生渐进式群体性事件的首次发生、次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舆情工作的视角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警策略,核心是要研发舆情实践演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构建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舆情信息工作系统,包括信息捕获与提取模块、分析评估模块和结论通报模块。
姚福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舆情
舆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基于2013年底前中国知网论文的计量与内容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舆情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计量分析从总体上揭示舆情研究的概貌,包括它的作者群特征、学科特征、合著特征、机构特征等等。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核心论文的内容分析,梳理了目前学术界在舆情内涵认识、舆情内在机理、舆情工作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同的观点。舆情研究的可能方向包括它的去政治化、学科协同性、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以及对舆情演化的更多关注等等。
姚福生
关键词:舆情
网络谣言依法治理研究:刑法的实践被引量:7
2022年
网络谣言是网络空间热点现象,治理网络谣言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网络谣言的依法治理是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要依靠包括刑法、行政法、商法、民法等在内的各类法律武器。目前我国刑法规范经历了两次修正案、两次司法解释,极大地适应了网络谣言治理的需要,刑法中涉及网络谣言的罪名主要包括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以及虚假广告罪、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由于网络谣言具有演变的开放性、影响的复杂性、认知的敏感性,刑法在网络谣言治理实践中展现出相当的针对性、灵活性、谦抑性。但是,网络谣言治理的刑法实践中也存在规范性文件代替法律、部分法条表述不科学、涉公案件容易由自诉转公诉、网络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关于进一步推进刑法治理网络谣言,有学者建议增设相关罪名,或提出修改现行法律、单独式专门立法、专章式专门立法三种思路完善我国网络谣言治理法律体系。从保持刑法的相对稳定性来说,不适宜频繁修法。而且,就目前的罪名设置而言,刑法已经很丰富,规范相对完备。当前的重点在于在推进刑法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同时,要思考如何优化已有的法条规定,充分发挥现有法条规范的调节作用,既要提高刑法的威慑力,更要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既要保持刑法的稳定性,更要积极推动刑法规范的完善;既要保护网络平台在推动网络发展中的积极性,更要推动网络平台落实法律责任、依法作为。
姚福生
关键词:网络谣言依法治理刑法规范刑法谦抑性诽谤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