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10010)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黄震李新令关淳许朕林赫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柴油
  • 6篇柴油机
  • 4篇碳烟
  • 4篇粒径
  • 4篇粒径分布
  • 4篇颗粒物
  • 3篇预混
  • 3篇排放特性
  • 3篇喷油
  • 3篇燃料
  • 2篇氧化活性
  • 2篇乙烯
  • 2篇有机碳
  • 2篇预混合
  • 2篇预混火焰
  • 2篇元素碳
  • 2篇碳烟生成
  • 2篇喷油策略
  • 2篇燃烧
  • 2篇含氧燃料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黄震
  • 6篇李新令
  • 4篇许朕
  • 4篇关淳
  • 3篇林赫
  • 2篇顾晨
  • 2篇管斌
  • 2篇罗悦齐
  • 2篇李若昕
  • 1篇吕兴才
  • 1篇吕田
  • 1篇孔德彧
  • 1篇顾浩
  • 1篇顾浩
  • 1篇邵灿
  • 1篇顾晨
  • 1篇李昂

传媒

  • 3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内燃机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内燃机与配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预混合乙烯火焰碳烟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碳烟测试标准方法(预混合稳定滞止火焰法),研究火焰温度对预混合乙烯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为发展和验证碳烟模型提供标准试验依据.试验表明:碳烟生成对火焰温度非常敏感.火焰温度约在1,650~1,750,K范围内对碳烟生成更有利,碳烟体积分数更高;在此范围之外,火焰温度对碳烟生成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当火焰温度约为1,580,K时,反应动力学速率较低,碳烟成核与长大缓慢,碳烟体积分数较低;当火焰温度约为1,872,K时,尽管此时碳烟成核反应动力学速率较高,但受碳烟成核过程热力学可逆性的影响,碳烟成核与长大显著受限,碳烟体积分数显著降低.
顾晨林柏洋邵灿李若昕顾浩管斌林赫黄震
关键词:乙烯火焰温度碳烟
乙烯和丙烯预混合火焰碳烟生成特性试验研究
发动机燃烧碳烟模型是设计与开发高效清洁发动机的重要基础。对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碳氢燃料燃烧过程的碳烟生成特性开展研究是理解碳氢燃料碳烟生成机理、发展发动机燃烧碳烟模型的重要方法。碳烟模型的验证需要准确的基础实验数据。BSS...
顾晨
关键词:发动机乙烯丙烯预混火焰
文献传递
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在一台自然吸气的四缸柴油机台架上研究了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和气态-颗粒态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并使用微震荡天平、热光碳分析仪以及热扩散管联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等3种相互独立的测试手段,测定了柴油机颗粒态有机成分的总排放,分析了含氧燃料对颗粒态有机成分的影响情况.最后,讨论了以上3种测试方法在颗粒质量测试方面的一致性,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在线测试颗粒态有机成分质量的方法.
关淳李新令郑轶黄震
关键词:含氧燃料燃烧特性气体污染物颗粒物
近后喷射对柴油机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
2016年
试验研究了近后喷射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数量浓度的影响,结合不同工况下的燃烧分析对近后喷射影响颗粒物排放特性的机理进行了阐释。重点分析了在发动机低负荷和中等负荷条件下,后喷间隔和后喷油量两个参数对颗粒物总数量排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低后喷油量和大后喷间隔的后喷策略是减少颗粒物排放的最优化策略;近后喷射的应用仅在较高发动机负荷工况下有利于减少颗粒物总排放量,而在低负荷下,近后喷射只对核态颗粒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近后喷射的引入降低了燃烧前期的缸内温度,提高了燃烧后期的温度,有利于促进颗粒物氧化,从而达到减少颗粒物排放的效果;这一燃烧特性也有利于减少NO_x的生成。
罗悦齐李新令李昂黄震
关键词:共轨柴油机燃烧分析
柴油机碳质颗粒排放特性及演化规律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中碳质颗粒的排放已经成为大气颗粒的重要来源,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就对实现有效的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机动车替代燃料的需求急...
关淳
关键词:柴油机含氧燃料光催化反应
文献传递
喷油压力对柴油机微粒排放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分别利用SMPS、热光碳分析仪、HRTEM和TGA测试表征了柴油机尾气颗粒粒径分布、元素碳/有机碳(EC/OC)排放、纳米结构和氧化活性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喷油压力在显著降低积聚模态粒子排放的同时,使核模态粒子显著增加;当量比分别为0.2和0.5的条件下,喷油压力由60,MPa增大至100,MPa,总碳排放分别下降了33%和21%,喷油压力变化显著影响OC1-OC4和EC1-EC3的组分构成,高当量比时,增加喷油压力有效抑制了soot-EC的生成;60,MPa时颗粒呈壳-核结构,100,MPa时颗粒呈空心结构;进一步采用TGA分析表明,高喷油压力下的空心结构颗粒的氧化活性明显高于低喷油压力下的壳-核结构颗粒.
李新令许朕关淳黄震
关键词:柴油机喷油压力元素碳有机碳氧化活性
掺混甲烷对预混合乙烯火焰碳烟粒径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以当量比为1.9、模拟最高火焰温度为1727K的乙烯预混火焰为基准,在燃料中分别掺混5%、20%和35%摩尔分数的甲烷,保持当量比和最高火焰温度不变,采用稳定滞止(Burner Stabilized Stagnation,BSS)火焰小孔采样结合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SMPS)的实验方法,在不同火焰高度上定量测量其生成碳烟颗粒的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unction,PSDF),探究掺混甲烷对乙烯预混火焰成烟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甲烷掺混比的增加,生成碳烟颗粒的成核与长大速度越来越小。在所研究的预混火焰工况条件下,乙烯与甲烷在碳烟生成特性方面并不存在协同效应。
顾浩翟佳琦林柏洋林赫
关键词:预混火焰碳烟粒径分布
喷油策略和进气稀释对柴油机微粒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正>由于柴油机尾气颗粒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组分,吸入人体后会诱发肺癌等严重疾病[1];同时颗粒动力学研究表明,不同粒径颗粒具有不同的沉积特性,越细的颗粒越融入深入人体肺部,对人体产生更大的毒害[2],因此柴油机颗粒的粒径和...
李新令许朕关淳黄震
文献传递
层流预混乙烯火焰中碳烟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原位采样方法,使用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粒径谱仪(SMPS)对乙烯层流预混合火焰生成的碳烟颗粒物粒径分布进行在线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稀释率和采样高度对碳烟颗粒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稀释率太小,将增加小粒径颗粒损失,大粒径颗粒显著增加;稀释率过高,碳烟颗粒易扩散沉积到采样管壁面上,造成损失.在距燃烧器表面不同高度测量碳烟颗粒物分布,发现随着火焰中采样高度增高,成核作用逐渐减弱,凝聚长大作用逐渐增强,颗粒成核与凝聚长大作用之间的相互竞争会影响碳烟颗粒数密度的分布.
孔德彧林柏洋顾晨李若昕管斌林赫
关键词:碳烟粒径分布
燃料特性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机动车尤其是柴油车颗粒物是大气PM2.5的重要来源,建立燃料特性与颗粒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燃料角度控制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十分重要.笔者选取了多种理化特性不同的适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采用SMPS、HRTEM、TGA、热光碳分析仪和GC-MS等测试仪器,系统研究了燃料特性,如硫含量、芳烃含量、氧含量及其他物性参数等对排放颗粒物理化特性的影响,旨在建立燃料特性与颗粒粒径分布、纳米结构、氧化活性及化学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机动车PM2.5的排放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黄震李新令吕田许朕关淳罗悦齐
关键词:柴油机燃料特性颗粒物粒径分布氧化活性化学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