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11Z035)
- 作品数:25 被引量:230H指数:11
- 相关作者:刘小刚杨启良王露张岩刘艳伟更多>>
-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交替灌溉条件下水氮供给对番茄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探讨控制性分根区交替灌溉条件下不同水氮供给对作物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番茄盆栽试验,研究了交替灌溉和水氮处理对番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灌溉方式下,低氮处理的番茄株高较大;高水低氮和低水中氮处理的茎粗较大;中氮处理的干物质累积总量分别是高氮和低氮的1.25倍和1.01倍。交替灌溉高水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值分别是交替灌溉低水处理和常规充分灌水处理的1.05倍和1.12倍。交替灌溉增加根冠比7.89%~31.61%。常规充分灌水处理的产量均值最大,分别是交替高水和交替低水的1.05倍和1.39倍。在交替灌水条件下,中氮处理的耗水量分别是低氮和高氮的1.04倍和1.16倍。
- 张彦刘小刚张富仓李志军戈振扬杨启良
- 关键词:交替灌溉番茄水分利用
- 干旱胁迫-复水与氮肥耦合对小粒咖啡生长和水氮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以小粒咖啡(卡蒂姆P7963)为材料,研究连续2.5年不同施氮水平下周期性干旱胁迫后复水对小粒咖啡生长、产量、叶片光合特性和水氮生产力的影响.设灌水(周期性干旱胁迫后复水)和施氮2因素,4个灌水模式分别为充分灌水(I_(F-F):100%ET_0+100%ET_0,ET_0为参考作物腾发量)、轻度干旱胁迫-复水(I_(L-F):80%ET_0+100%ET_0)、中度干旱胁迫-复水(I_(M-F):60%ET_0+100%ET_0)和重度干旱胁迫-复水(I_(S-F):40%ET_0+100%ET_0),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高氮(N_H:每次750 kg N·hm^(-2))、中氮(N_M:每次500 kg N·hm^(-2))和低氮(N_L:每次250kg N·hm^(-2)),分4次等量施用.结果表明:小粒咖啡株高、茎粗、产量、水氮生产力受灌水和施氮影响显著,株高和茎粗与日序数呈S型曲线关系,干旱胁迫时小粒咖啡叶片光合作用显著下降,复水后大部分光合作用指标能不同程度恢复.与IF-F相比,I_(L-F)干豆产量增加6.9%,而I_(M-F)和I_(S-F)干豆产量分别减少15.2%和38.5%;I_(L-F)和I_(M-F)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8.8%和6.0%,而I_(S-F)水分利用效率减少12.1%;I_(L-F)氮肥偏生产力增加6.1%,而I_(M-F)和I_(S-F)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减少14.0%和36.0%.与N_H相比,N_M干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0.9%和19.3%,而N_L分别减少42.4%和41.9%;N_M和N_L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81.4%和72.9%.与I_(F-F)N_H相比,I_(L-F)N_M干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37.6%、52.9%和106.4%.回归分析表明,灌水量为318 mm、施氮量为583 kg·hm^(-2)时,干豆产量(2362 kg·hm^(-2))最大;灌水量为295 mm、施氮量为584 kg·hm^(-2)时,水分利用效率(0.78 kg·m-3)最大,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达到最大值时最接近I_(L-F)N_M水氮组合.因此,I_(L-F)N_M为小粒咖啡最佳的水氮组合模式.
- 郝琨刘小刚张岩韩志慧韩志慧余宁杨启良
- 关键词:小粒咖啡干旱胁迫复水氮肥
- 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水氮耦合效应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探讨西北旱区春玉米最佳的水氮耦合模式,在甘肃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边缘进行田间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水量分配及施氮量对春玉米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300kg·hm-2、拔节期灌水136mm时的籽粒产量最大.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全生育期灌水340mm时增施氮肥可使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同时提高;施氮量为300kg·hm-2、苗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水34mm时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最大.各因素对玉米植株全氮累积总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施氮量、拔节期灌水、苗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和抽穗期灌水.石羊河流域武威绿洲春玉米水氮耦合最佳模式为:施氮量300kg·hm-2,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灌水34、136、68和102mm.
- 刘小刚张富仓杨启良田育丰李志军
- 关键词:春玉米水氮耦合效应节水灌溉
- 不同水头和土壤容重下微润灌湿润体内水盐分布特性被引量:26
- 2017年
- 为探明微润灌溉施肥的湿润体内水盐分布规律,开展不同压力水头和土壤容重下室内微润灌溉入渗试验。设置3个水头(H1.0:1.0 m、H1.5:1.5 m和H2.0:2.0 m)和3个土壤容重(D1.00:1.00 g/cm^3、D1.15:1.15 g/cm^3和D1.30:1.30 g/cm^3),以质量分数0.3%的硝酸钾溶液为入渗溶液,研究微润灌湿润体内水盐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微润管入口水头和土壤容重对湿润体内含水率、NO_3^--N与K^+含量均值影响显著。同一土壤容重下,H1.5和H2.0与H1.0相比,湿润体剖面面积增大13.50%~21.61%,湿润体内含水率、NO_3^--N与K^+含量均值分别增大3.69%~10.71%、7.80%~10.95%和7.29%~17.49%,均匀系数分别增大7.65%~18.63%、5.22%~13.63%和9.34%~21.89%;同一水头下,D1.15和D1.30与D1.00相比,湿润体剖面面积减小5.76%~9.21%,含水率、NO_3^--N含量均值分别减小15.73%~21.54%、8.08%~10.97%,而K^+含量均值增大34.89%~64.79%,三者均匀系数分别减小9.02%~11.45%、4.04%~7.25%和7.09%~11.54%。K^+在微润管周围分布较集中,K^+聚集分布面积约占湿润体剖面面积的40.80%~61.41%。微润灌湿润体内含水率、NO_3^--N和K^+含量均值与至微润管的水平距离符合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
- 刘小刚朱益飞余小弟李义林唐建楷喻黎明
- 关键词:土壤容重水头湿润体
- 滴灌模式和保水剂对小粒咖啡生长调控及节水效应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探讨热带特色经济作物云南小粒咖啡的节水高效生产模式,通过3种滴灌模式(常规滴灌、交替滴灌和固定滴灌)和2个保水剂水平(有保和无保)的完全组合试验,研究灌水方式和保水剂对小粒咖啡生理生态、生物量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滴灌相比,交替滴灌和固定滴灌的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均大幅提高;交替滴灌的根系活力显著提高,而固定滴灌的根系活力减小.交替滴灌能使小粒咖啡减少耗水量32.07%,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9.87%.施用保水剂的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减小,而生物量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大24.81%和33.03%.与常规滴灌不加保水剂相比,交替滴灌配施保水剂能显著提高小粒咖啡叶绿素、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减少丙二醛和脯氨酸累积,同时增加总生物量13.80%,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3.41%.因此,交替灌溉配施保水剂是一种小粒咖啡适宜的节水综合调控措施.
- 王露刘小刚张岩万梦丹杨启良李晓娟
- 关键词:小粒咖啡滴灌模式保水剂生理生态水分利用效率
- 限量灌溉和遮阴对干热区小粒咖啡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探明云南干热河谷区小粒咖啡高产的灌溉和遮阴优化模式,设置了3个灌水处理(高水WH,中水WM和低水W_L)和4个遮阴处理(S_H,遮阴度95%;S_M,遮阴度75%;S_L,遮阴度55%;S0,自然光照),研究了不同的灌水和遮阴对小粒咖啡生长、光合特性日变化、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_L相比,增加灌水分别提高了株高和新枝长度5.60%~12.39%和10.83%~19.50%,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和干豆产量分别提高了16.98%~36.79%,61.64%~121.95%和47.27%~120.76%.与S0相比,S_L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和干豆产量分别增大了5.85%,10.80%,6.64%,28.51%和20.05%.与W_LS0相比,增加灌水和遮阴,能同时增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和干豆产量13.94%~44.47%,7.96%~231.04%和44.55%~143.41%,处理W_HS_L的干豆产量最大,为6 131.84 kg/hm^2.因此,从最佳产量角度考虑,干热区小粒咖啡的水光耦合模式为W_HS_L组合.
- 齐韵涛刘小刚余小弟朱益飞韩志慧余宁杨启良
- 关键词:小粒咖啡遮阴限量灌溉光合日变化
- 交替灌溉下不同水氮供给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为探明交替灌溉条件下蔬菜的最佳水氮供给模式,采用盆栽试验,以常规充分灌水为对照,研究交替灌溉条件下不同水氮供给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充分灌水相比,交替持续高水、交替开花坐果期低水、交替结果期低水和交替持续低水的产量分别下降5.08%,13.31%,21.28%和28.22%,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1.90%,7.36%,10.30%和6.74%。中氮处理的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和常规充分灌水相比,交替持续高水、交替开花坐果期低水、交替结果期低水和交替持续低水处理可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而减少有机酸含量。交替灌水条件下,高氮处理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最高,而中氮处理的番茄可溶性糖、番茄红素、维生素C含量最高。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和品质的因素,交替灌溉条件下番茄的最佳水氮供给模式为开花结果期低水中氮处理。
- 刘小刚张彦张富仓蔡焕杰李志军杨启良杨具瑞
- 关键词:交替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番茄产量和品质
- 肥液浓度和生物质掺混量对微润灌溉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探明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对微润灌溉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的方法,设置3个肥液质量浓度水平(清水F_0:0 mg/L,低浓度F_L:200 mg/L,高浓度F_H:400 mg/L)和4个生物质掺混质量比水平(自然风干土B_0:0 g/kg,低掺混量B_L:15 g/kg,中掺混量B_M:30 g/kg,高掺混量B_H:45 g/kg),以发酵腐熟花生壳粉末为掺混生物质,研究微润灌溉的水分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湿润体体积以及湿润体质量含水率的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对微润灌溉的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体质量含水率均值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水平F_0B_0相比,增加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可提高初始入渗速率13.02%~44.85%、稳定入渗速率13.50%~48.78%、累积入渗量5.65%~56.62%和湿润体质量含水率均值6.62%~30.09%;不同入渗时间内的累积入渗量符合Kostiakov模型;湿润体体积随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增大而增大,且湿润体体积与入渗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湿润体剖面面积和灌水均匀系数随肥液质量浓度和生物质掺混质量比增大而增大.
- 李义林刘小刚刘艳伟杨启良唐建楷邓小军
- 关键词:湿润体入渗速率
- 河南省主粮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与成因分析被引量:40
- 2015年
-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研究河南省主粮作物的灌溉需水变化规律可为水分高效管理和节水增粮提供实践参考。基于河南省18个气象站点1958--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根据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及冬小麦和夏玉米各生育期需水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ArcGIS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研究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作物需水量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河南省近56a来年均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为807.0mrn/a,日均蒸发蒸腾量为2.2mm/d,呈波动减少趋势,其中西北和东南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最大,豫西地区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跨度较大。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净灌溉需水量分别为350~525mm和243~368mm,灌溉需求指数随经度和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冬小麦生长对灌溉的依赖程度高于夏玉米。影响河南省主粮作物需水量的气象因子主要为气温、水汽压、日照、最高气温和风速。
- 刘小刚符娜李闯王露杨启良
-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通径分析
- 土壤质地和供水压力对竖插式微润管入渗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探明土壤类型和压力水头2个因素对竖插式微润管入渗的交互影响,采用3种土壤(红壤土、砂壤土和砂土)和3个水头(1.0,1.5,2.0 m),探究竖插式微润管的入渗速率、累计入渗量、湿润体体积及湿润体含水率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竖插式微润管不同时间的入渗速率符合Horton修正模型;累计入渗量为灌水时间的2次函数;土壤湿润体随水头的升高而增大,形状为下部略大而上部略小的梨形.水头较低时湿润体增长速率变化平缓;入渗开始后4-6 h内湿润体增长速率达到极大值,变化过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土壤类型对土壤含水率大小影响显著,而水头对土壤含水率大小的影响较小;红壤土和砂壤土湿润体内含水率分布均匀度高于砂土.研究结果可为微润灌溉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余小弟刘小刚朱益飞齐韵涛杨启良唐建楷
- 关键词:土壤质地压力水头入渗速率土壤湿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