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9GXS5D101)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璇刘军周密邓向荣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脉冲响应
  • 2篇脉冲响应函数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1篇信息空间
  • 1篇行管
  • 1篇银行
  • 1篇银行管理
  • 1篇银行卡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流
  • 1篇知识流动
  • 1篇直辖市
  • 1篇人力资本
  • 1篇区域经济
  • 1篇资本
  • 1篇威尔逊模型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经济地理学
  • 1篇聚类分析

机构

  • 9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刘璇
  • 3篇刘军
  • 3篇周密
  • 2篇邓向荣
  • 1篇董瑞华
  • 1篇王思禹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科学决策
  • 1篇经济纵横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科技与经济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银行卡高睡眠率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大量存在的"睡眠卡"不仅占据了大量的银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还容易造成持卡人的信用污点。目前,我国消费者持卡消费的意识较低,商业银行则为了拓展市场而片面追求发卡数量的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银行卡的管理品质,扩大银行自身对应的签约商户的种类与数量,建立科学、合理、均衡的信用卡营销激励机制。
邓向荣王思禹
关键词:银行卡银行管理
关系网络在技术创新知识流动过程中的作用——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视角被引量:6
2009年
运用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的特性——编码和抽象水平通常较低,使知识流动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难题:一是知识的可扩散性程度低,语义问题无法通过共享代码来解决;二是编码和抽象水平低导致知识价值的高度不确定性。这决定了创新网络中知识的流动和扩散只能通过关系网络来实现。关系网络提供了多渠道的传播途径、共享的环境以及关系信任,从而弥补了知识编码和抽象水平低的缺陷,促进了知识的流动,推动了网络组织中的技术创新。
李伟刘军董瑞华
关键词:关系网络技术创新知识流动
我国各省人力资本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省市的人力资本状况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人力资本水平基本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并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性;多数省市人力资本评价指标表现不平衡,存在短板或瓶颈。
刘军刘璇
关键词:人力资本聚类分析
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强度与效应研究——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例被引量:12
2010年
科技中心城市对周边经济腹地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和效应对区域技术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考察北京、上海两地技术市场的交易合同数及成交金额的流量与流向,分析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然后以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数为变量,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北京与上海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研究表明,相对于上海,北京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强度及扩散效应都较弱。
刘璇刘军
关键词:脉冲响应函数
区际技术扩散的内在机理研究——基于创新极的跨期模型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我国作为非均质后发大国,需要在国际技术扩散基础上,同步建立以区际技术扩散为主的内向型区域创新体系。基于创新极的区际扩散跨期模型显示,影响区际技术扩散的地缘因素与非地缘因素应被差别对待。空间距离对区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呈现出"U"型曲线关系。超出一定范围后,当综合考虑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时,区际技术扩散不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由技术发展速率水平所决定的技术承接能力是决定区际技术扩散强弱的主要因素。
周密
技术空间扩散范围测度研究——以我国四大直辖市为例被引量:20
2010年
针对以往技术空间扩散测度中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利用威尔逊模型对我国四大直辖市技术空间扩散范围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在科研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下,R&D投入强度是影响最终技术空间扩散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另外,技术空间扩散过程的耗散性使得我国西部地区缺少有效的技术辐射,技术进步缓慢从而诱发"技术落后陷阱"的出现,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璇邓向荣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威尔逊模型
我国技术空间扩散效应的测度与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作为一个非均质后发大国,基于区域视角的技术空间扩散是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以技术指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变化考察空间扩散效应。结果显示,长三角的技术空间扩散强度大且扩散效应显著。北京对津冀的技术空间扩散效应较弱,且区域扩散强度难以持续。同时创新中心城市对外技术扩散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中心城市内部的空间扩散要大于中心城市对外的空间扩散。而超出一定范围,先进地区之间的中心交互式扩散很强,先进地区对周边落后地区的邻域式扩散弱化。
周密刘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技术创新扩散强度与效应研究——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科技中心城市对周边腹地的技术创新扩散强度和效应对区域技术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测度北京与上海的扩散强度与效应之后,其结果表明:北京扩散的强度以及效应都较弱于上海。因此,北京应弱化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努力培育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提高自身对京津冀区域内其他地区的扩散的强度。
刘璇
关键词:脉冲响应函数
非均质后发大国技术空间扩散的影响因素——基于扩散系统的分析框架被引量:4
2009年
非均质后发大国的异质性决定了技术空间扩散系统对技术空间扩散具有重要影响。以技术空间扩散系统中扩散源、扩散汇和扩散环境为分析框架,技术空间扩散受到空间距离、技术差距、产业联系和政府四大因素影响。其中,空间距离所产生的空间依赖性和产业联系与技术扩散正相关,技术差距与技术扩散负相关。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存在的结构性差异使得政府实现的社会应用成果并不明显,因此,政府对技术空间扩散在政策方向和执行力度上的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
周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