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7BB5083)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伍亚民龙在云曾琳王莉刘媛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干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增殖
  • 1篇神经干细胞分...
  • 1篇胎鼠
  • 1篇皮质
  • 1篇细胞存活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纤维细胞生长...
  • 1篇脑皮质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曾琳
  • 3篇龙在云
  • 3篇伍亚民
  • 2篇王莉
  • 2篇刘媛
  • 1篇任晓玲
  • 1篇李政
  • 1篇王继红
  • 1篇李民
  • 1篇陈瑶
  • 1篇李应玉
  • 1篇王江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VEGF、bFGF联合应用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4dSD大鼠,收集胎鼠大脑皮质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传代培养,取P3代细胞,分别加入200μg/LVEGF和(或)20μg/LbFGF进行诱导分化,并设对照组(不加VEGF和bFGF),7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胎鼠大脑皮质中分离的细胞在体外悬浮生长,形成致密的球形细胞团,传代后能形成新的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球nestin表达阳性。诱导分化后的细胞部分表达β-tubulin-Ⅲ,部分表达GFAP。与对照组比较,VEGF和(或)bFGF均可使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比例增加,其中VEGF+bFGF联合作用后NSCs的β-tubulin-Ⅲ阳性率(80.3%)最高,GFAP阳性率(18.6%)最低。bFGF作用后NSCs的β-tubulin-Ⅲ阳性率(60.4%)和GFAP阳性率(38.5%)与VEGF作用后(分别为60.3%、38.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和bFGF均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李政王江龙在云王莉曾琳伍亚民
关键词:细胞分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10、40、80、160 ng/ml)的IGF-1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48 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划痕实验观察IGF-1对受损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PI染色观察细胞的情况,ELISA法测定VEGF含量。结果 10 ng/ml、20 ng/ml、40 ng/ml、80 ng/ml的IGF-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IGF-1浓度为40 ng/ml、80 ng/ml的实验组与未加入IGF-1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0 ng/ml的IGF-1对细胞增殖作用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40 ng/ml IGF-1作用于受损血管内皮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I染色显示实验组死亡细胞明显减少,实验组培养液上清VEGF含量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同时可减少其细胞凋亡,促进受损内皮细胞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IGF-1促进细胞分泌VEGF有关。
陈瑶伍亚民伍亚民龙在云刘媛王莉曾琳王继红
关键词:IGF-1内皮细胞存活增殖
神经干细胞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大鼠脊髓半切空洞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联合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功能和形态的修复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成脊髓L1~L2左侧半切空洞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组(A组)、损伤后移植PAS组(B组)、移植NSC组(C组)、NSC和PAS按2:1比例联合移植组(D组),每组15只。伤后1,4,8周进行伤侧下肢BBB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8周损伤部位脊髓组织进行HE、Nissl、Holmes银染,观察移植物在损伤脊髓中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行为学观察:4周时,各组间开始出现差异;8周时,组间差异更为明显,尤其D组大鼠最明显,已能行走,行走时频繁足底离地,并能与前后肢体协调运动,B、C组功能有一定改善,可支重性足底踏步,前后肢共济协调,但仍和D组存在明显差距,A组后肢关节活动幅度增加,足底仍不能着地支重。(2)电生理检查:1周时,各组MEP峰潜时(以NI波计算)和SEP峰潜时(以P1波计算)开始出现差异,至4,8周,B、C、D组峰潜时明显缩短,但D组缩短最为显著(P〈0.01)。(3)病理观察:8周时,A组缺损严重,新生组织较少,B、C、D组缺损组织基本填补完全,损伤空洞闭合,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B组损伤处可见大量形态不同、大小不等的新生胶质细胞,胶质纤维排列紊乱,病理染色未见神经元;C组损伤处新生组织较多,以神经胶质细胞为主,少量神经元分布,且可见再生纤维连接;D组损伤处新生组织填补缺损完全,胶质纤维中可见形态典型的新生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C组。结论NSC和PAS联合移植到损伤脊髓组织后,能够存活、分化并从结构和功能上较好地修复组织缺损区域。
李民曾琳刘媛龙在云李应玉伍亚民
关键词:脊髓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