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6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6008)
-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文兴黄峻榕李宏梁张佩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三甲基硅基羟乙基纤维素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 2008年
- 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作为硅烷化试剂,合成了三甲基硅基羟乙基纤维素。采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共溶剂等因素对羟乙基纤维素甲硅烷基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MCS(三甲基氯硅烷)/OH的摩尔比率为0.2,共溶剂甲苯/DMSO的体积比为2∶3,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4h,HMDS/OH的摩尔比率为2时,所得三甲基硅羟乙基纤维素的甲硅烷基化率可达到83.2%。并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硅烷基化率的方法。
- 蒋超徐铃段彬杨成
- 关键词:羟乙基纤维素气相色谱
- 羟乙基纤维素/AMPS接枝共聚物与大豆分离蛋白形成聚离子复合物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用硝酸铈铵/硝酸(CAN/HNO3)引发了羟乙基纤维素(HEC)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由于强酸型基团磺酸基的引入,接枝共聚物带有了阴离子电荷,在小于大豆分离蛋白等电点(pH=4.5)的缓冲溶液(pH=1.5)中,通过接枝共聚物的阴离子电荷与大豆分离蛋白(SPI)阳离子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可以形成HEC-g-PAMPS/SPI聚离子复合物。以聚离子复合物负载模型药物布洛芬(Ibuprofen),在37℃于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药物释放速率的测定表明,以HEC-g-PAMPS/SPI聚离子复合物作为布洛芬的载体,可以在选择性条件下实现药物可控释放的目的。
- 宋晓青杨成刘晓亚许芳萍
- 关键词:羟乙基纤维素AMPS接枝共聚大豆分离蛋白
- 表面活性剂对十六烷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黏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流变仪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对十六烷基羟乙基纤维素(CHEC)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HEC溶液的黏度随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升高,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温度对表面活性剂和CHEC混合溶液黏度的影响与表面活性剂和CHEC形成的复合物有关;表面活性剂与CHEC的疏水缔合作用强弱顺序是AES>6501>CAB。
- 徐强杨成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黏度
- 氨基酸改性支链淀粉/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以玉米支链淀粉、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利用氨基酸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进行了改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条件为:pH值为11,反应温度70℃下反应10h,最佳条件下氨基酸转化率为24.2%。对改性产物通过菌落计数法进行抑菌实验,实验表明该产物具有一定抑菌效果。
- 胡丕山杨成
- 关键词:丙烯酰胺氨基酸抑菌
- 香波中硅油在头发上的沉积作用被引量:7
- 2009年
- 通过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和萃取-称量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对香波中硅油沉积量的影响,分析了硅油沉积量与香波调理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萃取V-称量法可以准确测定硅油在头发上的沉积量;主体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均影响硅油在头发上的吸附;香波的调理性随着硅油在头发上沉积量的增加而改善。
- 姜海燕杨成
- 关键词:香波硅油沉积量调理性
- 乙酰化淀粉化学糊化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两种乙酰化马铃薯淀粉(取代度分别为0.0472和0.0560)样品通过筛分获得3个不同颗粒大小的组分(<30μm,30~50μm,>50μm)。将30~50μm的颗粒组分在4 mol/L CaCl2溶液中处理(20℃),使之发生化学糊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在糊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4 mol/L CaCl2溶液可以使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由外向内逐步发生糊化;通过选择作用时间,可以控制淀粉颗粒的糊化进程。采用机械方法除去外围糊化层,获得内部残存颗粒。对残存颗粒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表面有一些凹痕,说明颗粒结构的不均匀性。研究表明,化学糊化法可以作为分析乙酰化淀粉颗粒结构的有效手段。
- 张佩黄峻榕李宏梁文兴
- 关键词:乙酰化马铃薯淀粉SEM
- 石蜡油W/O/W型多重乳液的制备及其对维生素C的包裹被引量:7
- 2009年
- 以多重乳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探讨了石蜡油、乳化剂、以及第一相质量分数对石蜡油W/O/W型多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石蜡油W/O/W型多重乳液的较佳条件为:第一相中石蜡油和乳化剂Span80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8%,第一相质量分数为65%,乳化剂Tween80质量分数为1%。采用透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多重乳液对维生素C的包裹能力,结果表明:多重乳液可以有效包裹维生素C,包裹率达98.55%,且能缓慢释放被包裹的维生素C。
- 曾兰兰杨成
- 关键词:稳定性维生素C
- 聚乙二醇包覆的维生素C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利用聚乙二醇(PEG)包覆脂质体以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先用薄膜分散-超声乳化法制备维生素C脂质体,然后将PEG溶液与维生素C脂质体混合制备PEG包覆的脂质体。电镜照片证明PEG在脂质体外形成了一层膜,粒径增加。脂质体经PEG包覆后包封率增加。稳定性试验测定不同温度下脂质体吸光度变化及脂质体中丙二醛含量变化情况,得到较佳贮存条件为4℃避光,PEG包覆后的脂质体吸光度与丙二醛含量增大幅度均较小。结果表明:用PEG可有效包覆维生素C脂质体并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
- 陈婷婷曹光群杨成
- 关键词:维生素C脂质体聚乙二醇
- 含环氧基团硅油的硅氢加成合成反应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以含氢硅油(PHMS)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侧基含有环氧基团的硅油。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加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未反应活泼氢的质量分数,从而确定了含氢硅油中活泼氢的转化率。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投料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氢硅油中活泼氢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催化剂用量和投料物质的量比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最终趋于平衡。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0 h、催化剂用量为单体(GMA)质量的0.020%、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含氢硅油的物质的量比为1.2∶1.0。此时,活泼氢的转化率为62.5%。加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结构表征证明,成功制得了含有环氧基团的硅油。
- 马宗斌解光明杨成
- 关键词:含氢硅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硅氢加成环氧基团
- 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硅树脂乳液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为原料制备有机硅树脂乳液,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乳液的MTMS转化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对乳液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SDS和TX-10用量为MTMS质量的30%,SDS与TX-10质量比为2∶1,催化剂(NaOH)为6%,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9h的条件下,可以制得转化率高、稳定性好的有机硅乳液。
- 杨凯曹光群杨成
- 关键词:硅树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乳液聚合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