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665)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崔淑香张厚莉裴可灵刘军靳晶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FU类药物抗癌新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5-氟尿嘧啶(5-FU)类药物抗癌新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为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氟尿嘧啶、细胞凋亡、活性氧和DNA错配修复"等为关键词,检索2005-11-2012-01的相关文献,共检索相关文献26篇。纳入标准:1)5-FU类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2)5-FU类药物通过活性氧(ROS)途径促进细胞凋亡;3)错配修复(MMR)系统及其他分子如P450R、PKC-δ等因素对5-FU类药物抗癌作用的调控。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6篇。结果:除经典的抗癌作用机制外,5-FU类药物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还可以通过增加ROS含量促进细胞凋亡,同时抗癌作用受到MMR系统和P450R等因素的调控。结论:对5-FU类药物的抗癌作用机制及调控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张厚莉裴可灵崔淑香
- 关键词:氟尿嘧啶活性氧DNA错配修复
- 舒林酸对人结肠癌细胞miRNA-17和miRNA-21表达抑制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舒林酸对miRNA-17(miR-17)和miRNA-21(miR-21)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Balb/c(nu/nu)裸小鼠24只,建立人HT-29裸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舒林酸高剂量组(50mg/kg)、舒林酸低剂量组(25mg/kg)和阿司匹林组(300mg/kg),每组6只,分组给药后取肿瘤组织。观察舒林酸组抑瘤作用并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中NF-κB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miR-17和miR-21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NF-κB与miR-17和miR-21的启动子序列结合能力。结果:舒林酸50、25mg/kg组和阿司匹林组对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29%、46.11%和20.36%,舒林酸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舒林酸25、50mg/kg和阿司匹林组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8.08±8.1)%、(56.84±5.4)%、(31.25±3.1)%和(23.26±2.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141,P<0.001。p-IκBα的表达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620,P<0.001;IκBα的表达水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86,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NF-κB p65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明显表达,舒林酸组NF-κB p65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质,即舒林酸能抑制NF-κB p65由细胞质转入细胞核。舒林酸50、25mg/kg和阿司匹林组对miR-17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74.80%、67.10%和19.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178.70,P<0.001;对miR-21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74.90%、73.70%和3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12.48,P<0.001。染色质免疫沉淀法检测结果显示,NF-κB p65能够识别miR-17及miR-21的启动子序列,并与之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转录。结论:舒林酸降低IκBα的磷酸化,减少IκBα的降解,抑制NF-κB p65入核;减少核内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NF-κB活性。通过抑制NF-κB活性,舒林酸抑制NF-κ
- 刘军牟艳玲靳晶李军崔淑香
- 关键词:舒林酸微RNAS
- 肺癌动物模型
- 2013年
- 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肺癌治疗措施,需要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自发或由致癌物诱发的肺癌模型所需成瘤时间长,成瘤率不能保证;移植瘤模型成瘤率稳定且所需成瘤时间较短被实验室广泛运用;基于基因技术的转基因小鼠肺肿瘤模型,不仅有利于肺癌病理过程的理解,而且能提供理想的靶向治疗实验的临床前模型,将成为肺癌动物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 刘军靳晶崔淑香
- 关键词:肺肿瘤动物
- CIP-13F抗肿瘤转移作用及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APN抑制剂CIP-13F抗肿瘤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为药物开发和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透明细胞癌ES-2和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应用L-亮氨酰对硝基苯胺底物法评价CIP-13F对APN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MTT比色评价CIP-13F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Transwell cham-ber法观察CIP-13F对ES-2细胞游走能力的抑制作用。体内建立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分别给药后取肿瘤组织和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ewis肺癌组织中APN的表达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表达水平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采用4、20、100和500μmol/L CIP-13F作用于ES-2和HT-1080细胞发现,对ES-2细胞,APN的表达和生长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相关性,对HT-1080细胞中APN和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另外,不同浓度的CIP-13F与ES-2细胞穿过人工基底膜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关系。100和500μmol/L的CIP-13F对肿瘤细胞穿过Matrigel的游走能力抑制率分别为42.0%和72.1%,P值分别为0.003和0.001。体内试验表明,Bestatin 100mg/kg组、CIP-13F50和100mg/kg剂量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2%、29.4%和45.8%(P值分别为0.013、0.020和0.005),同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50和100mg/kg CIP-13F对Lewis肺癌肺转移抑制率分别为52.2%和81.3%(P值分别为0.001和0.000)。另外,50和100mg/kg CIP-13F作用下,Lewis肺癌组织的MVD值分别为18.6和14.9,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VD值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00和0.001。结论:环酰亚胺类肽化合物CIP-13F通过抑制APN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进而抑制移植瘤鼠的腋部原发肿瘤灶的生长,降低肺继发转移灶的数目。CIP-13F用于治疗APN表达阳性的肿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张厚莉裴可灵崔淑香
- 关键词:APNCD13肿瘤侵润肿瘤转移
- 肿瘤转移动物模型被引量:1
- 2013年
- 研究肿瘤转移需要建立与临床病理过程相近的肿瘤转移动物模型。目前动物模型主要有基因工程模型和异种移植模型,这对探讨肿瘤转移机制、探索实验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的研究工具。其中,细胞株的筛选、实时检测成像技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 刘军崔淑香
- 关键词:肿瘤转移动物细胞系信号检测
- 氨肽酶N及其抑制剂与肿瘤被引量:6
- 2012年
- 氨肽酶N(APN)是一种锌离子依赖性的外肽酶,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侵袭转移。氨肽酶N抑制剂可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
- 裴可灵张厚莉崔淑香
- 关键词:抗原CD13肿瘤侵润肿瘤转移
- 活性氧与肿瘤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加速肿瘤细胞死亡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作为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主要分子,活性氧(ROS)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以及自噬性细胞死亡发挥抗肿瘤作用。能够提高细胞内ROS水平的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张厚莉崔淑香
- 关键词:活性氧肿瘤
- 氨肽酶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氨肽酶N(APN)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探讨AP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APN、VEGF和bFG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癌组织中APN的阳性率达52.5%(21/40),15例转移淋巴组织中达66.67%(10/1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VEGF与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期和有无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APN与VEGF、bFGF的表达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VEGF、bFGF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展,对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 陈亚崔淑香孟庆大张俊峰潘荣辉
-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