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542046)

作品数:26 被引量:131H指数:8
相关作者:丁宣浩蔡如华李杰梁勇梁维铭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电子电信
  • 8篇理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小波
  • 7篇图像
  • 6篇小波变换
  • 6篇波变换
  • 5篇消噪
  • 4篇消噪方法
  • 3篇电池
  • 3篇太阳能
  • 3篇函数
  • 3篇傅立叶变换
  • 3篇尺度函数
  • 2篇多分辨
  • 2篇多分辨分析
  • 2篇太阳能电池
  • 2篇图像降噪
  • 2篇图像去噪
  • 2篇去噪
  • 2篇去噪算法
  • 2篇总变分
  • 2篇降噪

机构

  • 21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桂林电子工业...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20篇丁宣浩
  • 5篇李杰
  • 5篇蔡如华
  • 4篇梁维铭
  • 4篇梁勇
  • 3篇王旭东
  • 2篇陈利霞
  • 2篇陈志峰
  • 2篇龙腾飞
  • 2篇宋国乡
  • 1篇刘丽华
  • 1篇朱志斌
  • 1篇李锋
  • 1篇梁茜
  • 1篇张小桂
  • 1篇栾丹
  • 1篇孙晓丽
  • 1篇葛善虎
  • 1篇谢满林
  • 1篇卢文全

传媒

  • 4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广西科学
  • 1篇大众科技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能源研究与利...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节能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工学院学...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光电子技术
  • 1篇桂林电子工业...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运筹与管理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傅立叶变换的两种定义
2007年
通常傅立叶变换有两种定义,这样与之相关的一些结论也有不同的形式.但是一些专著却往往忽视这个问题,在同一本书中将不同的结论混用,这给初学者及工程应用带来许多不便.对照给出傅立叶变换的两种定义及其相应的一些定理的形式.
王旭东丁宣浩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PARSEVAL等式
滤波器长度与消失矩对双正交小波构造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进一步研究如何构造有一定滤波器长度和消失矩阶数的小波,在构造具有消失矩的小波时发现,偶数长对称小波的消失矩仅需其偶数阶导数满足要求,奇数长时仅需奇数阶导数满足要求,这样可以节约一半的计算量。另外根据奇数长对称的例子研究了一定偶数长度的双正交对称小波能够具有多少阶消失矩,以及该小波具有怎么样的形式。
梁茜丁宣浩
关键词:双正交小波消失矩
基于可控变参数不动点定理分形图像解码
2008年
分形解码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但是传统的解码根据Banach不动点定理,每次得到的图像都是当前次迭代变换的图像,这对于一些渐进传输及渐进显示的情况是不适用的,如窄带传输和计算机辅助动画制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渐进不动点定理由于参数固定,它的控制也是很有限的。为了得到较好地控制,在根据分形解码的特点,提出了"可控变参数不动点定理"来进行解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原方法具有很大的改进。
陈志峰丁宣浩
关键词:不动点
改进的总变分去噪算法被引量:13
2009年
提出两个改进的模型用以解决标准TV模型在处理纹理丰富的图像时易丢失重要信息以B用梯度检测边缘时易受噪音干扰的缺点.模型A是在标准TV模型的基础上作了两点改进,一是引入边缘检测函数来引导扩散,二是利用小波变换的模来检测边缘.这使得新模型不但根据图像的特征进行平滑,并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从而能更好地保护边缘.模型B是基于噪音在小波域中的特性对模型A在计算复杂度上的简化.数值试验表明,这两个模型均比TV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
陈利霞宋国乡丁宣浩王旭东
关键词: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小波总变分TV模型
太阳能任意方位跟踪系统设计被引量:14
2008年
通过分析全国日照时数表得出:开环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工程中效率不高而并不适合采用。为合理地利用太阳能,提高其跟踪效率而采用混合控制系统。文中着重分析了双轴跟踪的原理,提出了手动式方位角跟踪和自动式八方位高度角跟踪,引出了分级接收跟踪原理,设计了软件流程并和一套任意方位跟踪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太阳光任意方位检测并迅速跟踪,有效降低系统运行功耗,减少机械结构损耗,跟踪精度可调,可望在太阳能光伏工程中获得应用。
梁勇梁维铭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板日照时数混合控制
基于滤波器系数构造小波基方法的改进
2007年
从两尺度方程的频域表达式出发,根据两尺度函数的递推关系,通过滤波器系数构造小波函数,并把这个过程由一维构造情况推广到多维构造情况.针对一维标量小波存在的问题,引入向量小波,对算法做了进一步改进,给出多小波的构造方法,构造出的尺度函数具有紧支撑性、正交性、对称性和较高的正则性.通过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葛善虎丁宣浩
关键词:多分辨分析尺度函数小波函数
太阳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三点比较法理论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对太阳能光伏系统伏安特性的分析,在扰动观察法基础上提出"三点比较法"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本文采用新的最大功率点(MPP)判别条件,利用常量Vd调整电压的步长ΔV来控制算法的结束,使得在日照强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系统并不随日照强度的快速改变而盲目移动操作点,克服了"扰动观察法"误判而导致的部分功率损失。并且给出了初值ΔV,Vd,阈值ε的确定方法。
龙腾飞丁宣浩蔡如华
关键词:光伏系统伏安特性MPPT
MPPT的三点比较法与登山法比较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文章首先介绍了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中的三点比较法和登山法的跟踪原理,详细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劣并作了算法上的比较,指出登山法两大不完善之处;最后得出结论:三点比较法在跟踪稳定性方面效果更好,可应用于光强变化较大的场合;登山法算法简单投入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静止安装的光伏系统。
龙腾飞丁宣浩蔡如华
关键词:功率损失
ADM方法求解Generalized Hirota-Satsuma Coupled KdV方程的收敛性
2009年
对用ADM方法解generalized Hirota-Satsuma coupled KdV方程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得出了该方法收敛的充分条件并给予了证明.
谢满林丁宣浩蔡如华
关键词:GENERALIZEDHIROTA-SATSUMACOUPLEDKDV方程收敛性
B样条函数的一个性质被引量:4
2008年
根据N带尺度函数的定义,给出B样条函数也是N带尺度函数的性质,和当N=3时2阶样条函数φ2(x)的展开式.
陈广生
关键词:样条函数尺度函数傅立叶变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