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3082)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6H指数:8
- 相关作者:张广胜黄庆玲黄利周密戚迪明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7
- 2011年
-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的内部也产生了较大的分化,农民工已不再是同质主体。农民工代际分化生成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其最终归属是市民。本文对已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 陈素琼张广胜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身份认同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被引量:72
- 2012年
- 市民化进程要与工业化进程协调发展,以避免市民化不足和市民化跃进。市民化程度如何关系着政策制定的导向,笔者对市民化程度的测度进行了试探性研究。本文运用调研数据,采用需求可识别的Biprobit模型,测度出了案例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采用Oaxaca分解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案例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职业阶层的回报差异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而受教育程度与职业阶层密切相关。提出了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提高其职业阶层,实现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 周密张广胜黄利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 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改进的Brown分解方法被引量:12
- 2012年
- 利用2009年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改进的Brown分解方法对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存在严重的性别工资差异。从工资差异的构成来看,性别歧视等不可解释因素是导致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较小;从行业隔离的角度来看,性别工资差异也主要由行业内的同工不同酬造成的,行业隔离所起作用较小。因此,消除性别歧视、创造公平的劳动力竞争市场是改善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途径。
- 杨鹏张广胜
- 关键词: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
- 信息获取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基于对大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被引量:28
- 2013年
- 本文利用辽宁省大、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信息获取对职业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职业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多、获取方法先进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次数多;运用网络求职、拥有较先进的信息获取方法以及多次的职业流动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向上流动。因此,努力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获取方法、合理引导他们进行网络求职是促进其职业向上流动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进其市民化。
- 姚缘张广胜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 暂时迁移和永久迁移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差异研究
- 农民工问题是近几年被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城市的定居模式成为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之一,农民工永久迁移城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选择了5个主要变量构建综合分类指标,将农民工分为暂...
- 杨肖丽
- 关键词:农民工经济地位社会地位
- 文献传递
- 沈阳市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定居意愿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本文运用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31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访谈数据,利用交互分析和mlogit回归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沈阳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与"回乡"意愿各占样本的近一半,另家乡中小城市成为其未来城市定居去向的重要选择。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家庭年收入、职业类型及来源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定居地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 黄庆玲张广胜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
-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去向探析——以辽宁省5市(县)的调查为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本文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去向进行细化分类,应用2012年辽宁省5市县的实地调研数据,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定居去向,从个体特征、家庭经济特征、在务工地工作、生活特征、打工城市类型及来源地地域特征等四方面分析了不同定居意愿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并探究了不同定居意愿首要考虑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城市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地的倾向性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属地就近"原则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有重要影响。
- 黄庆玲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
- 非农就业对农户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辽宁省辽中县的证据被引量:38
- 2013年
- 随着非农就业的增加,兼业和土地流转现象普遍存在,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农户的能源消耗、化肥施用等农业碳排放行为。本文基于辽宁省辽中县稻农的调研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将促进稻农的高碳生产行为,提高地块集中程度有利于稻农采取低碳生产行为,扩大种植规模将提高稻农的农业碳密度,但考虑规模经济对单产的影响,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降低农业碳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政策建议,包括促进兼业农户分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减小土地细碎化程度等。
- 王珊珊张广胜
-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非农就业ORDEREDPROBIT模型农户行为
- 新生代农民工中小城市定居意愿探析——基于辽宁5市县的调查被引量:10
- 2013年
- 依据2012年辽宁省不同层级城市65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访谈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定居去向、原因及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打工城市"、"家乡中小城市(地、县两级城市)"、"农村老家"成为其主要的定居去向,"离家乡远近"、"安居、乐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地选择首要考虑的因素。研究发现,男性、25岁以下者、已婚者、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者、在中小城市务工者、来自打工城市附近县城农村的打工者及来自东北3省外的务工者倾向回到家乡中小城市定居。
- 黄庆玲张广胜
-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愿
- 农民工流动与城市定居意愿分析——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被引量:61
- 2012年
- 农民工职业流动是否对其城市定居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辽宁省沈阳市农民工的微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工职业流动与其城市定居意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职业稳定性、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老家离打工城市距离和务工城市中是否有亲戚都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农民工职业流动因素中职业稳定性与定居意愿呈显著正向关系,即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期间其每份工作的时间越长,其城市定居意愿越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流动的类型对定居意愿影响不显著。
- 戚迪明张广胜
- 关键词:农民工意愿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