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2011JSJG231)
-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鹤鸣李峻方萍尤伟刘芫健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南京邮电大学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本文从构建个性化与模块化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着手,探索了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总结了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和质量提升方面取得的成效。
- 陈鹤鸣方萍李俊张玲华李兵尤伟贺超凯
- 关键词:模块化个性化
- 文献传递
- 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南京邮电大学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7
- 2013年
- 本文从构建个性化与模块化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着手,探索了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总结了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和质量提升方面取得的成效。
- 陈鹤鸣方萍李俊张玲华李兵尤伟贺超凯
- 关键词:模块化个性化
- 模块化人才培养:理论内涵、模式构建与风险防控被引量:21
- 2013年
-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面向专业能力提升的新颖人才培养方式,它通过对专业能力的"解构"与"有机重组"来实现人才能力结构的优化、创新以及功能提升。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与模块化课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模块化的教材体系以及建立模块化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以完善模块化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性的科层化教学组织结构形式,建立一种以"模块集成组织"为核心的复合化、平行化的教学组织结构。同时,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模块组织的关系风险、系统运行的绩效风险以及模块的嵌入性风险,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防范。
- 李峻陈鹤鸣方萍
- 关键词:模块化理论风险防控
- 溯本求源: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回归被引量:20
- 2015年
- 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呈现出向课外科技活动、校外实践环节寻求突破的倾向。过度的重心外移造成学校、教师、课堂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中的"缺位",从根本上影响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课堂、课程、学校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目光应当从向外寻求突破回归到内部的品质提升。通过思想观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配套、培养模式的变革,充分实现学校、课堂、课程对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作用,回归工程人才培养的"本"和"源"。
- 胡纵宇刘芫健
-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体系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研究——以信息类高校为例被引量:7
- 2013年
- 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催生了社会对复合型信息人才的需求,也倒逼了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南京邮电大学以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为中心,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教、学、做"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归纳式"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立体式"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个性化"的学习进程、"诊疗组式"的教师团队、"问题类聚"型的学科组织,推动了创新型信息人才的培养。
- 陈鹤鸣王玮李峻
-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 文化视野下大学本科教学的问题解构与消解图式被引量:1
- 2013年
- 从本质来看,教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我国本科的教学目的已经从追求精神价值堕落为追逐功利,教学内容从追求博雅转向对专业的膜拜,教学评价从"重意义"转向"重量化",并且出现了教学思想的枯竭与贫乏。为了消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自我反思的文化图式,以"和合智慧"为内核调整教学文化的要素关系并要以教学交流为途径构建教学文化的个性与多样性。
- 尤伟陈鹤鸣李峻
- 关键词:文化哲学本科教学消解路径
- 论大学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建构
-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应该是人才的个性化,而课程的个性化是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管理模式僵化,选课自由度过低;课程体系封闭,开放度不高;课程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选修课比例失衡,可选择性受...
- 李峻陈鹤鸣方萍尤伟
- 关键词:大学课程个性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