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30150)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谢益宽段婉茹路杰刘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炎症痛
  • 1篇镇痛
  • 1篇镇痛剂
  • 1篇深部
  • 1篇体表

机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谢益宽
  • 1篇路杰
  • 1篇段婉茹
  • 1篇刘颖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双向调节被引量:7
2002年
近年来在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调控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脑干的羟胺能通路和去甲肾上腺素能通路共同构成了控制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下行调控系统。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后,疼痛下行调节系统在功能上表现出可塑性。脑干的下行抑制及易化系统是同时被激活的,抑制及易化通路之间的相互平衡是影响脊髓兴奋性增高及痛觉过敏形成的关键。当下行抑制及易化调节系统的失衡并引起内源性易化系统的效应增高时,非伤害性刺激也可被感觉为疼痛。
刘颖谢益宽
体表镇痛剂对深部炎症痛缓解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法 ,探索表面镇痛剂缓解机体深部组织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用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构建左侧胫骨前肌炎症痛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镇痛剂贴敷)和对照组(普通透气胶布贴敷)。分别观察大鼠的痛行为学;用伊文氏蓝的渗出测定血管渗透性;用电生理方法记录皮和肌肉的神经纤维放电情况,并观察去神经后的纤维放电情况。结果:表面镇痛剂有缓解肌肉炎症痛的作用,且具有药物特异的潜伏期(从10分钟到1~2小时)和作用时程。镇痛剂作用的皮肤区表现为血管渗出通透性增加。神经的纤维活动记录发现镇痛剂对A-纤维的兴奋性没有影响,也不能诱发其自发电活动;但却可以提高皮肤C-纤维的兴奋性,诱发C-纤维的自发电活动。电生理实验中潜伏期和作用时程与行为学实验中药物起效时间的对比证实药物对肌肉的镇痛作用与皮肤C-纤维的自发电活动相关。来自炎症肌肉的C-纤维传入电活动记录证明,表面镇痛剂可有效的抑制肌肉C-纤维的自发传入电活动;若去除药物作用的皮肤区的神经支配,则药物对深部组织的炎症痛的缓解作用消失。结论:表面镇痛剂可能通过激活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反射性减弱深部炎症肌肉的损害性传入活动。
段婉茹路杰谢益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