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3056)
-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会广刘忠原陈利根石晓平单丁洁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留在农村,还是继续进城?——返乡农民工分化及土地权益在其中的作用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返乡农民工发生了分化,在行为选择上面临着留在农村还是继续进城的二元选择。本文通过统计描述和独立样本t 检验,对安徽省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描述发现,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城市非正规劳动市场最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独立样本的t 检验的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分化在性别和务工收入上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农民工更倾向留在农村,而男性农民工更倾向继续进城务工;相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工而言,倾向继续进城的农民工发生土地流转较少,且放弃承包地意愿也较低。务工收入越高的农民工更倾向继续进城务工,而务工收入较低的则倾向留在农村。因此本文认为,返乡农民工在留在农村还是继续进城的二元选择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分化和收入分化,土地收入–保险效应对返乡农民工分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 陈会广刘忠原
-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分化土地权益
- 分工演进与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一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查及政策启示
- 文章通过一项来自江苏省苏中地区的调查,分析农民分工演进与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的绩效。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与农民合作组织治理,以及要素市场发育与制度、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家庭内部代际分工或性别分...
- 陈会广
- 关键词:分工演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
- 文献传递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被引量:7
- 2010年
- 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户替代生产队与合作组织替代农户并存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绩效为论证制度为什么重要贡献了经验证据。本文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截取土地家庭承包制、土地流转制度、土地股份合作制等三个断面展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的概貌。文献研究表明:(1)不论土地国有化、私有化还是集体所有完善论,一致认为明晰土地产权是前提,但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民长久不变并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更符合中国经济渐进转轨的路径依赖要求。(2)生存危机和自发演进为土地家庭承包制变迁和创新为什么会发生提供了生动的经济学解释,而博弈、政治参与及意愿等为土地家庭承包制如何变迁与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经济学解释,但应注意土地制度呈现地区差异性与多样化创新的同时,也存在地权不稳定性及福利保障化锁定等问题。(3)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土地调整是边际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有或多或少的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作用。以土地流转为中介形成的土地股份合作,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稳定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而出现的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制度与组织创新。
- 陈会广
-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制土地家庭承包制土地股份合作制
- 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共用土地资源治理的影响研究
- 2011年
- 研究目的:考察社会资本是否影响成员在共用土地资源治理集体行动中的参与积极性。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经济计量模型法。研究结果:社会资本变量中成员关系网络的质量和社区非正式规范水平两变量影响着成员在集体行动中的表现。成员的网络规模和关系强度以及成员社团活动参与影响了成员对社区非正式规范的评价,间接地影响了成员的行为选择。研究结论:无论是结构性社会资本还是认知性社会资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成员在农村共用土地资源治理集体行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因而应着力培育和构建农村社会资本。
- 占小林陈会广陈利根
- 关键词:土地管理社会资本集体行动
- 农民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与农村土地制度选择——来自苏鲁辽津四省市的实地调查被引量:30
- 2010年
- 通过调查描述我国农民分化的现状及农民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认知,从职业分化、收入分化两个层面研究农民分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承、抵押等权能需求的差异分析,总结出农民分化对农村土地制度选择与改革的政策意义。
- 陈会广单丁洁
- 关键词:农民职业分化农村土地制度
- 基于农民土地处置意愿的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以551份调研资料为基础,分析农村土地配置现状以及农民的土地处置意愿,探讨农民意愿对农村土地配置可能带来的影响,从农民意愿角度解释农村土地低效配置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前农民仍然对土地具有高度的物质和精神依附,农民土地处置意愿与法律和政府所希望的方式存在背离。这使得土地配置的自主治理和政府干预机制相互排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被严重忽略,农村土地配置只能维持在土地对农民生活和居住条件的基本保障功能的水平上,土地低效利用局面无法根本改善。因此,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应该从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并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以及建立有效的土地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 龙开胜陈利根
- 分工演进与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一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查及政策启示被引量:5
- 2011年
- 在土地要素市场发育仍不完备的情况下,当前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而大多数研究却忽视了土地要素市场与土地股份合作之间的异质性和替代性。一项来自江苏省苏中地区的调查表明,农民的职业分化为农户间分工合作提供了可能,家庭内部成员间的代际分工或性别分工推动了土地股份合作的发展。研究发现,农民从分工演进、合作及规模经济中的获益大于单纯的土地市场流转收益,从而使上述替代具有了理性的基础。于是,农民达成供给制度、组织创新的集体行动,以重复合作形式的稳定预期降低一次性合作的交易费用,以内部化的经济组织治理替代市场流转。
- 陈会广
- 关键词:分工演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
- 土地权益在农民工城乡迁移决策中的作用研究——以南京市1062份农民工问卷为分析对象被引量:31
- 2012年
- 农民工城乡迁移已成为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重要现象和组成部分。本文在土地权益二分为资源禀赋性权益和社会保障性权益的基础上,将土地权益及其社会保险效应纳入经典的Todaro模型进行中国化改进,利用南京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土地权益尤其是土地保障机制的发挥影响着农民工的城乡决策,只要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对农民工仍起作用,户籍、城镇社会保障仍是其市民化的制度障碍,面向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退出机制设计就需受此约束而不应贸然推进。
- 陈会广刘忠原石晓平
- 关键词:农民工城乡迁移土地权益
- 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土地整治带来了农民由分散到集中的居住方式变化,由此也对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基于南京市高淳县、溧水县以及六合区18个村18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分集中居住(10个村,101个农户样本)与分散居住(8个村,82个农户样本)两个组,并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集中居住区与分散居住区农民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集中化,与此同时其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行为方式也出现了与分散居住区农民显著不同的变化。集中居住区农户与分散居住区农户相比,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置方式、能源及户厕使用种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集中居住区农户生活废物废水的处理方式得到好转,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因下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或缺少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大多集中后外排,这种排污模式对社区外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使农民生活排污的外部性影响由社区内转变为社区外。这对今后改进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必须考虑到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在相应评估基础上的土地整治才能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
- 陈会广李浩华张耀宇邹伟
- 关键词:土地整治居住方式集中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