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13030280413)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13030280413)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楠谢静远王朝晖王伟铭任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液小分子蛋白在肾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 目的: 糖皮质激素是合并大量蛋白尿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一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差,但目前没有预测激素疗效的方法。尿液小分子蛋白包括多种小分子物质,小样本研究发现这些小分子蛋白在尿液中的浓度与...
- 翁沁婕
- 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皮质激素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病理特征
- 文献传递
- 尿生物标记物预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预后的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其主要治疗方法,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如何合理使用是肾科医师日常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尿生物标记物的水平及变化在预测疾病疗效、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可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亦为临床工作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与思路。本文将对尿生物标记物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翁沁婕谢静远陈楠
- 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生物标记物激素免疫抑制剂预后
- 补体C3系膜区沉积与低C3血症在IgA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对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补体活化在IgAN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记录患者基线一般情况、临床指标、病理学检查及随访结果。根据免疫荧光下补体C3在系膜区沉积情况,分为阴性、弱阳性、强阳性3组,血c3降低组的定义为血清C3〈85mg/dl。结果本研究纳人528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肾组织C3沉积阴性组、弱阳性组、强阳性组患者分别为119例(22.5%)、164例(31.1%)和245例(46.4%);血c3降低组患者93例(21.7%),血C3正常组335例(78-3%);系膜区c3沉积与血清c3水平呈负相关(r=-0.209,P〈0.01);不同肾组织C3沉积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肾组织C3沉积加重,患者基线血肌酐、尿酸、血IgA水平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体质量指数(BMI)降低(P〈0.05),C3沉积较多的患者肾组织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和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更为严重(P〈0.05)。与血c3正常组比较,血c3降低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eGFR水平较低,而血肌酐水平较高(P〈0.05)。随访期间,共有54例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血c3降低组ESRD发生率为23.7%,正常组为8.4%,Kaplan.Meier分析显示血C3降低组。肾脏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c3正常组[(145.0±22.5)个月比(150.8±17.0)个月,P〈0.011。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和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eGFR、白蛋白、尿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后,血清C3降低(HR=0.97,95%C10.96,0.99,P〈0.01)为患者进入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gAN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补体系统活化,补体活化与患者基础肾功能及临床预后相关,血清C3下降为患者进入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提
- 章晓炎谢静远王伟铭王朝晖潘晓霞沈平雁徐静郝旭周琼秀杨俪张文任红陈楠
- 关键词:补体C3补体激活存活率分析
- 肾脏疾病生物样本库信息化管理和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信息化管理应用于样本库能够为转化医学和遗传学研究提供扎实的基础,文章探索了信息化管理对提升肾脏疾病生物样本库规模与质量的作用。另外,介绍了样本库的标准化流程: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规范采集患者的外周全血及尿液,外周全血进行相应处理后获得血清、血浆和基因组DNA,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并从医院信息系统获得该患者详细临床资料后,将标本以及相应信息按照规范化流程入库,建立存录管理流程体系。本研究比较了2012年采用信息化科学管理后与之前的数据,提示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促进肾脏疾病样本库规模增长和标本质量提高,加快了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应用。
- 俞夏莲谢静远杨俪倪莉燕郝旭王朝晖任红王伟铭陈楠
- 关键词:生物样本库肾脏疾病信息化管理
- 家族性IgA肾病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总结家族性IgA肾病患者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89--2010年间619例肾活检证实的IgAN患者,其中家族性IgA肾病患者78例(占12.6%)。收集所有患者肾活检时及随访过程中临床数据,对比家族性IgA肾病及散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多元COX回归检测基础临床参数与预后相关性以发现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家族性IgA肾病较散发性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时高血压发生率低(33.3%对48.8%,P=0.01)、尿蛋白少[1n(uP)-0.18±1.05对0.26±1.07,P=0.001]、血白蛋白高[(36±5.9)g/L对(33.9±8.1)g/L,P=0.006]、危险评分低(一0.38±1.31对0.06±1.32,P=0.006)。肾脏病家族史是IgA肾病患者终末期肾病(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4(0.14~0.81),P=0.015]。结论家族性IgA肾病患者较散发性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时临床严重程度较轻,可能与家族性IgA肾病患者早期诊断有关。提示应重视对家族性IgA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 谢静远王朝晖章晓炎沈平雁李娅任红王伟铭陈楠
- 关键词:家族性IGA肾病终末期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