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47006)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福珍李兆民周一阳刘光华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3Cu(IO_3)_2·2H_2O中Cu^(2+)离子两种占位的吸收光谱和g因子被引量:1
- 2006年
- 在晶体场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了3d9离子在压缩四角对称晶场中2B1g态混合进基态2A1g的EPRg因子的三阶微扰公式.用该公式研究了晶体3Cu(IO3)2.2H2O中Cu2+离子两种占位的EPRg因子,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电子吸收能级,理论研究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 李福珍李兆民
- 关键词:晶体场理论电子能级
- AlCl_3·6H_2O晶体中Cr^(3+)离子的ESR光谱的理论研究
- 2004年
- 研究了AlCl3·6H2O晶体中Cr3+离子的ESR光谱.计算结果(D=-0.03264cm-1,g=1.9709和Δg=-0.00027)和实验值(D=-0.0327(1)cm-1,g=1.977(1))符合得很好.还讨论了AlCl3·6H2O晶体中杂质Cr3+离子的局部结构.
- 刘光华周一阳
- 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晶体场G因子零场分裂
- Fe^(2+)离子在III-V半磁半导体近红外光谱中的动态Jahn-Teller效应被引量:5
- 2005年
- 介绍了3d4/3d6离子在立方晶体场中动态Jahn-Teller矩阵的推导,分析了动态Jahn-Teller效应对Fe2+在III-V半磁半导体InP和GaP中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表明在Fe2+半磁半导体中,比经典晶体场理论分析多出的许多分裂谱线是Fe2+离子与半导体晶格间的动态Jahn-Teller效应引起,还预测了其他Jahn-Teller效应分裂谱.
- 周一阳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INPGAP
- ZnSe∶Fe^(2+)中的动态Jahn-Teller效应和远红外光谱的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推导了 3d4 / 3d6离子基态 5D在立方晶体场、自旋 轨道耦合和动态Jahn Teller效应作用下的哈密顿矩阵 ,并用对角化该哈密顿矩阵的方法研究了Fe2 + 在ZnSe中的远红外光谱 ,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得好 .研究表明 ,在ZnSe∶Fe2 + 中 ,比晶体场理论分析多出的分裂谱线是Fe2 + 与ZnSe晶格间的动态Jahn Teller效应引起的 .还预测了其它Jahn Teller效应分裂谱 .所推导的哈密顿矩阵对研究 3d4 / 3d6离子在立方晶体中的精细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和动态Jahn Teller分裂都是有用的 .
- 周一阳
- 关键词:远红外光谱ZNSE硒化锌铁离子掺杂
- ZnX:Co^(2+)(X=S,Se,Te)中配体对g因子贡献规律的研究
- 2004年
- 采用双自旋 轨道耦合参数模型和半经验的分子轨道法研究了Co2+离子在Ⅱ Ⅵ半磁半导体ZnX(X=S,Se,Te)中的EPRg因子.结果表明,配体Se和Te对Co2+的g因子有不可忽略的贡献,并且,配体S、Se和Te对相同中心金属Co2+的络离子的EPRg因子的贡献随配体的原子序数变大而依次增加.
- 李福珍李兆民
- 关键词:G因子
- NH_4I:Cu^(2+)(Ⅱ_4)的混合基态EPRg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考虑到NH4I :Cu2 + (Ⅱ4)晶体中 ,Cu2 + 离子替代NH+ 4 后在第四层邻近体出现一个NH+ 4 空位 ,以及络离子 (CuI6) 4 -中配体I的价电子有很强的自旋 -轨道 (SO)耦合相互作用 ,引进了2 B1g态混合进基态2 A1g的机制 ,用双自旋 -轨道耦合参数 (DSOP)模型和半经验分子轨道法研究了NH4I:Cu2 + (Ⅱ4)的EPRg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好 ,合理地解释了 g‖ 移动Δg‖(=g‖ - ge) >0的疑惑。
- 李福珍李兆民
- 关键词:EPRG因子
- NH_4F和Cs_2ZnCl_4中掺杂Cu^(2+)离子各向异性g因子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在一些四配位四面体的晶体中,过渡金属络离子(MLx)n-往往具有较强的共价性和各向异性的EPRg因子.在晶体场理论基础上,研究了晶体NH4F以及Cs2ZnCl4中掺杂Cu2+离子基态b2g的EPRg因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好.
- 李福珍李兆民
- 关键词:晶体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