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4031)

作品数:29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杨吉春周莉张剑富晓阳刘香军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8篇不锈
  • 18篇不锈钢
  • 10篇奥氏体
  • 10篇奥氏体不锈钢
  • 9篇力学性能
  • 9篇力学性
  • 8篇
  • 8篇
  • 7篇增氮
  • 5篇固溶
  • 5篇固溶处理
  • 4篇钢组织
  • 4篇
  • 4篇不锈钢组织
  • 3篇动态再结晶
  • 3篇再结晶
  • 3篇时效
  • 3篇高氮钢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机构

  • 28篇内蒙古科技大...
  • 4篇重庆工业职业...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7篇杨吉春
  • 10篇周莉
  • 9篇张剑
  • 8篇富晓阳
  • 7篇刘香军
  • 6篇何耀宇
  • 4篇张文怀
  • 4篇李堃
  • 3篇高福彬
  • 3篇杨全海
  • 3篇闫瑞军
  • 2篇徐掌印
  • 2篇王军
  • 2篇丁海峰
  • 1篇杨昌桥
  • 1篇白朴存
  • 1篇贾桂霄
  • 1篇吕蒙

传媒

  • 7篇金属热处理
  • 5篇热加工工艺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钢铁钒钛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特殊钢
  • 1篇中国冶金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材料工程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含量对1Cr17Mn6Ni5N奥氏体不锈钢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试验用1Cr17Mn6Ni5N钢(/%:0.09~0.11C,0.19~0.29Si,7.33~7.42Mn,0.011~0.015P,0.004~0.007S,16.87~17.24Cr,,5.06~5.19Ni,0.21~0.40N)由10kg真空感应炉熔炼,通过氮气气氛加氮化铬进行N合金化。通过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将实验钢在真空下1150~1 000℃,以应变速率10^(-2)s^(-1)和1 s^(-1)进行压缩60%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以低应变速率压缩时钢的动态再结晶是主要的软化机制;以高应变速率压缩时钢的动态回复是主要的软化机制;与0.21%N和0.29%N试验钢相比,含0.40%N的试验钢具有较高的峰值应力,根据Zener-Hollomon参数的计算得出0.40%N的试验钢再结晶激活能最高,在高温下不易发生动态再结晶。
杨吉春高福彬李艳峰
关键词:高温变形行为动态再结晶
金属元素掺杂α-Fe(N)体系的电子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 M(M =Ti,V,Cr,Mn,Co和Ni)掺杂α-Fe(N)的结合能、电子结构及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Ti和V优先占据晶胞的顶角位置,Cr和Mn优先占据晶胞的体心位置,Co和Ni与N不相邻时结构最稳定。Ti与V的掺杂加强了晶胞的稳定性,Cr, Mn与Ni的掺杂削弱了晶胞的稳定性,Co的掺杂不影响晶胞的稳定性。这些过渡金属在α-Fe晶胞中均存在金属键和离子键的共同作用,成键轨道主要来自 M 3d, Fe4s3p3d与N2p。与纯α-Fe体系相比,掺杂体系刚性均变强,经计算可得α-Fe(N)-V体系的弹性模量 E 、剪切模量 G 和体积模量 B 均为最大值,即掺杂V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V是最有效的固氮元素,与高氮钢冶炼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刘香军杨吉春贾桂霄杨昌桥蔡长焜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高氮钢电子结构
降镍增氮对18Cr-5Ni不锈钢组织及热塑性的影响
2023年
采用Thermal-Calc2020a热力学软件对18Cr-5Ni不锈钢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加入0.24wt%N的18Cr-5Ni不锈钢进行热压缩测试,测定变形温度1273~1473 K区间和应变速率为0.01~10 s-1时热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高温塑性变形的本构方程,对高温压缩变形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促进18Cr-5Ni不锈钢形成单一奥氏体组织;氮对试验钢有强化作用,应力-应变曲线中存在动态再结晶特征。加氮后热变形激活能为475.24 kJ/mol;加氮促进碳氮化物析出,氮推迟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过程,在高温和低应变速率下,动态再结晶容易发生。
富晓阳杨吉春
关键词:热力学流动应力动态再结晶本构方程
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及析出相被引量:8
2019年
通过对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0Cr25Ni2Mn17Mo1NbN)进行1100℃固溶处理,水冷,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其力学性能并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对比。将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温度(700、750、800℃)时效2 h,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观察不同温度下时效2 h试验钢的析出状况和试验钢的硬度,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来观察和分析试验钢800℃析出物的形貌及种类。试验结果表明,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在1100℃固溶处理后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在800℃大量析出相为σ相,其次是Cr2N,伴有少量Cr23C6析出,还有微量Nb(C,N)析出。析出相形态有胞状、短棒状和片状布满整个基体。试验钢时效后的硬度值要比时效前(固溶态)的硬度值高,且试样随时效温度升高其硬度值呈现上升趋势。
张泽宁杨吉春富晓阳
关键词:固溶处理时效处理析出相力学性能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metal dopedα-Fe(N)high nitrogen steel被引量:1
2017年
The binding energies,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Ti,V,Cr,Mn,Co,Ni and Mg dopedα-Fe(N)syste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a first-principles method.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pings of Ti,V,Cr and C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α-Fe(N),and the stability ofα-Fe(N)is slightly weakened by Mn and Ni,and the doping of Mg is disadvantageous.For Ti,V,Cr and Mn dopedα-Fe(N)systems in which the doping metals are on the left side of Fe in the element periodic table andα-Fe(N)systems doped by Co and Ni on the right side of Fe,their corresponding cohesive forces decrease with decreasing atomic radius of the doping species.The obvious interaction exists among M3 d,Fe4s3p3d and N2 p.In these doping systems,metal atoms lose electrons,while N gains electrons.Dopings of Ti,V,Cr and Mn inα-Fe(N)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 and the surrounding metals,and it is not apparent for the dopings of Co,Ni and Mg.Elastic calculations of Fe15 MN systems show that,except for the Fe15 MgN system,shear modulus G and Young modulus E of Fe15 MN systems are improved,and the bulk modulus Bslightly decreases,namely,total elastic properties are enhanced.The magnitude change rule of E reflecting the cohesive force between atoms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for the binding energies.
Ji-chun YangXiang-jun LiuGui-xiao JiaXiao-yang Fu
不同钒含量对高氮20MnSi螺纹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2015年
探讨了钒含量对高氮20MnSi螺纹钢组织和室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试验钢的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钒含量的增加,高氮20MnSi螺纹钢晶粒由8.6μm变化到2.1μm,显著细化了晶粒;常温下钒提高了试验钢冲击韧性的敏感程度,钒含量的增加使冲击功由5.8J变化到97.2 J,并且当钒含量为0.047%时,冲击功达到99.6 J;在高氮条件下,钒含量的增加使20MnSi螺纹钢脆性区转变为塑性区,但在C含量高(0.052%)的试验钢中冲击韧性有所降低。
杨吉春张剑栗宏伟周莉
关键词:冲击韧性
氮对SAF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通过增加氮质量分数、降低镍质量分数研究了对SAF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氮降镍后,当氮质量分数和镍质量分数在合适的范围(w(N)≤0.26%、w(Ni)≥5.940%)内时,试验钢的奥氏体相区扩大,奥氏体晶粒变小且均匀;随着镍质量分数降低,晶粒变得粗大,但冲击吸收功和强度均有所提升,其中A_(kV)由199.7增至232.5J,R_m由538提高到787 MPa,Rp0.2由484提升到692 MPa,此时钢的塑性指标降低较小。
杨吉春杨文魁唐庆余富晓阳闫瑞军
关键词:SAF2205双相不锈钢金相组织力学性能
固溶处理对304L不锈钢晶粒长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蔡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研究了固溶处理对304L不锈钢晶粒长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越高,晶粒长大速度变快,硬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保温1 h时,晶粒长大激活能为223.41 k J/mol,硬度下降速率呈现快、慢、快的特点;保温2 h时,晶粒长大激活能为211.09 k J/mol,硬度下降速率呈现逐渐变快的特点。固溶处理后的冲击韧性更好。
丁海峰杨吉春张春香杨全海何耀宇
关键词:固溶处理激活能冲击韧性
不同镍含量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工艺的正交试验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工艺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316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处理组织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镍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获得的最佳固溶处理工艺为:镍含量为11.74%,1100℃保温1 h;氮含量增加,镍含量降低,硬度提高30%。
杨吉春周莉董梦瑶张剑栗宏伟
关键词:固溶处理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304N不锈钢的最佳固溶处理工艺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Thermo 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了理论固溶温度,通过正交试验、显微组织观察、SEM组织形貌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及保温时间对试验钢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力学软件计算的理论固溶温度与试验温度基本吻合。温度对固溶的影响大于时间。综合考虑晶粒大小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佳固溶处理制度为1100℃×2 h。
丁海峰杨吉春张春香杨全海刘香军
关键词:固溶处理热力学计算正交试验能谱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