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ZW-2010B-028)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程军刘维群陈露萍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院感染
  • 2篇术后
  • 2篇肺癌
  • 2篇肺癌患者
  • 2篇癌患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应用
  • 1篇益生菌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真菌感染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术
  • 1篇乳腺癌术后
  • 1篇乳腺癌术后化...
  • 1篇乳腺癌术后化...
  • 1篇伤患者
  • 1篇手术
  • 1篇术后感染
  • 1篇术后化疗

机构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陈露萍
  • 1篇刘维群
  • 1篇程军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抗菌药物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茵特点、危险因素,并予以抗菌药物治疗,以期提高对中晚期肺癌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治水平,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11月-2013年2月的13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伴有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分析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有29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1.5%,感染真菌种类中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25株占86.2%,在假丝酵母菌属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3株占44.8%;影响中晚期肺癌伴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有高龄(≥60岁)、临床分期(Ⅲ~Ⅳ期)、住院时间长(≥2周)、白细胞降低程度高(≥Ⅲ度)、存在侵入性操作及合并症(P〈0.05);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所有抗真菌药物耐药率均为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0。77%、23.08%、15.38%;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所有药物的耐药率在0~33.33%。结论中晚期肺癌伴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引起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样,临床上要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
周建伟李海金尚官敏赵建刚李媛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肺部真菌感染抗菌药物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应用,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进行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率及总感染率观察组分别为19.30%及31.58%、对照组分别为30.19%及47.17%,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7d时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9.88±1.05)×109/L,7、15d时C-反应蛋白分别为(80.47±7.92)、(19.79±2.20)mg/L,对照组分别为(12.20±1.19)×109/L及(175.58±20.05)、(77.39±9.30)mg/L;治疗15d时患者GCS评分观察组为(12.43±1.97)分、对照组为(9.18±0.63)分;住院时间观察组为(6.40±0.95)d、对照组为(12.17±1.82)d;患者病死率观察组为14.04%、对照组为35.8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应用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陈露萍刘维群程军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益生菌重型颅脑损伤手术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与安全性,为提高临床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合并医院感染的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并结合小剂量氨溴索治疗,研究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并结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同时选择28例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记录本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血气指标PaO2、Sa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血气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与常规剂量组,研究组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达89.29%;而常规剂量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60.71%;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有助于感染的治疗,其功效在于有效化痰,提高抗菌药物治疗的血药浓度,从而使治疗效果最大化。
周建伟李海金尚官敏赵建刚李媛
关键词:大剂量氨溴索肺癌医院感染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感染类型和影响因素,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防止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接受手术及化疗治疗的54例乳腺癌患者,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留取尿液、脓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药敏试验结果及医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4例乳腺癌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63例次,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30例次占47.62%,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22例次占34.92%;共培养出病原菌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株占46.03%,革兰阳性菌14株占22.22%,真菌20株占31.75%;白细胞计数降低、使用多种抗菌药物、有创操作、住院时间较长及医院环境因素是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程度越重,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越大。结论为降低乳腺癌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应采取合理的措施,同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根据分离培养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同时密切观察化疗后不良反应。
周建伟李海金尚官敏赵建刚
关键词:乳腺癌术化疗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