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200810787) 作品数:6 被引量:60 H指数:5 相关作者: 郭水良 娄玉霞 周平 高平磊 印丽萍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铜锤草(O.xalis corymbosa)和紫叶酢浆草(O.triangularis)对光照因子的适应特点 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野外不同光强条件下入侵植物铜锤草种群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获得了它们的快速光响应曲线,以及光合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日变化,并与阳生环境下同属的外来植物紫叶酢浆草进行了比较,发现铜锤草是一种阳生植物,但也能够较好地适应阴生环境;紫叶酢浆草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半饱和光强、快速光响应曲线的初始斜率均与铜锤草的相似,反映出两者对光照条件有相似的需求;鉴于铜锤草已表现出入侵性种群的特点,今后要加强对紫叶酢浆草入侵性的预警. 高平磊 郭水良 娄玉霞关键词:入侵植物 紫叶酢浆草 叶绿素荧光 植物DNA C-值在种间和种内的变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1 2011年 植物的DNA C-值在不同的分类群和生活型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地理分布、生态适应、植物的入侵能力等有一定的相关性.DNA C-值对于物种来讲也不是特异的,其变异幅度在不同种之间又存在差异.资料表明:在某些物种中DNA C-值的种内变异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但是在另外一些类群中又不很明确.植物DNA C-值能够用于鉴定某些近缘种及它们的杂交种,对于了解某些类群的内多倍化现象有一定科学价值. 郭水良 周平 印丽萍 娄玉霞关键词:C-值 基因组大小 生物学意义 稗属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2013年 稗属杂草是一类严重的恶性杂草,广泛分布于全球,对多种农作物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稗属植物在形态上变异强烈,这为稗属的分类及防除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综述了稗属植物形态学、细胞学、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旨在为该类植物的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周平 郭水良 印丽萍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外来入侵植物草胡椒在我国的潜分布范围预测 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12种环境因子和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在全球649个地理分布记录,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 9.3软件,定量地预测我国新外来入侵植物草胡椒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和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法的验证,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高达0.956和0.963,表明预测效果比较好;发现最湿月份雨量、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冷季度雨量、海拔等是影响草胡椒入侵风险的主要环境因素.此外,提出了入侵风险综合评估的计算方法,按草胡椒在我国34个省区的入侵风险指数,将我国分成4个区域:高危风险区(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广西和海南),中度风险区(上海、福建和云南),低风险区(浙江、湖北、江苏、安徽、江西、西藏、湖南、四川、贵州)和非适生区(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天津、宁夏、山东、山西、新疆、河北、河南、甘肃、辽宁、重庆、陕西和青海).目前,草胡椒的实际分布远未达其最大潜在分布范围,因此应该重视其危害性,加强监测和综合管理. 董旭 陈秀芝 娄玉霞 郭水良关键词:最大熵模型 应用MaxEnt模型预测检疫性杂草毒莴苣在我国的潜分布范围 被引量:26 2011年 毒莴苣(Lactuca serriola L.)原产欧洲,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新外来入侵植物。本文基于51种环境因子和毒莴苣在全球6 637个地理分布记录,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 9.3软件,定量地预测了毒莴苣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和风险等级,结果得到了ROC曲线分析法的验证。发现10月到第2年3月的温度是影响毒莴苣在全球多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预测结果表明,毒莴苣在我国有很广的潜在分布区,其中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区等地是毒莴苣的高风险区域,目前毒莴苣的实际分布远未达其最大潜在分布范围,因此应该加强对毒莴苣的监测和综合管理。 郭水良 高平磊 娄玉霞关键词:MAXENT 长三角及邻近地区138种草本植物DNA C-值测定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评估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genome size)在植物入侵性评估中的价值,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长三角及邻近地区138种草本植物的核DNA含量,其中111种为首次报道。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植物类群这两个值的差异,特别是入侵性与非入侵性植物这两个值的差异。结果表明:(1)138种草本植物平均DNA C-值为1.55 pg,最大者是最小者的37.17倍。127个类群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08 pg,最大者是最小者的34.11倍;(2)统计了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蓼科(Polygonaceae)、唇形科(Labiatae)和伞形科(Umbelliferae)的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发现禾本科植物的这两个值显著地大于其他7个科(P<0.01)。单子叶的DNA C-值和基因组极显著地大于双子叶植物(P<0.01);(3)杂草比非杂草具有更低的DNA C-值(P<0.01)和基因组大小(P<0.001);与DNA C-值相比,基因组大小在这两个类群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P<0.001),这种现象也体现在菊科植物中。随着基因组(X1)和DNA C-值(X2)由大变小,植物的杂草性(入侵性,Y)由弱变强,两者关系分别符合:Y=2.2334-1.2847 ln(X1)(r=0.4612,P<0.01)和Y=2.4421-0.7234 ln(X2)(r=0.2522,P<0.01),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可以作为植物入侵性评估的一个指标;(4)多倍体杂草的基因组极明显地小于二倍体杂草(P<0.01),前者为后者的0.63倍。在非杂草中,多倍体基因组比二倍体的略小,前者仅为后者的0.84倍,差异不显著(P>0.5)。菊科植物中多倍体杂草的基因组也显著地小于二倍体杂草(P<0.1)。基因组变小和多倍体化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植物的入侵性。在多倍体植物入侵性评估中,基因组大小比DNA C-值更有价值。 郭水良 于晶 李丹丹 周平 方其 印丽萍关键词:DNA C-值 基因组大小 入侵性 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