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10WG13)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英华李红何振芳魏婷婷王浩更多>>
-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聊城市“新四化”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首先分析了"新四化"的内涵,接着对聊城市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构建了"新四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聊城市"新四化"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四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以"双百"为契机,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打造千亿工业园,打造特色产业高地;构建龙头带动、体系完善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济南-聊城"一市化",打通快速信息新通道.
- 林英华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
- 聊城市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研究城市化问题有利于城市问题的解决。聊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城市化水平低、拉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聊城市城市化机制是由经济、人口、政策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研究聊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问题,有利于促进聊城经济的发展。
- 魏婷婷林英华李红
-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动力机制
- 中国雾霾形成及分布的地理因素探究和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从地理因素视角对我国雾霾形成及分布进行研究,提出应对雾霾的对策建议,以期增加人们对雾霾的认识,从而有效防治雾霾、应对雾霾带来的危害。本文得出,我国雾霾的形成及分布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因素是客观必要条件,人文地理因素是主要原因。我国雾霾的分布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特点,时间上秋冬是雾霾高发季节,空间上雾霾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地区。对策建议主要从治理雾霾和应对雾霾带来的危害两个方面提出。
- 陆冠锦林英华李红
- 200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 2016年
- 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加深和改革以来经济基础的累积,以及山东省自身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步,山东省城市化正以日新月异的步伐和方式进行,本文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发掘200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展现2000以来山东省城市化的特色,结合中国城市化现状对山东省未来的城市化提供参考和提出建议.现对200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研究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显示第一产业与城市化负相关,第二产业是现在山东省城市化的中坚力量,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发展贡献迅速上升.
- 陆冠锦林英华张改燕
-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
- 农业现代化研究——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被引量:3
- 2016年
-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通过研究聊城市相关统计数据,应用熵值法对聊城市农业现代化进行测算,得知聊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不高,并且整体发展不均衡。针对得出的结果提出提高聊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为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 陆冠锦林英华何振芳
- 关键词:农业熵值法
- 聊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是聊城实现跨越赶超的迫切的需求。笔者从聊城的实际出发,构建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聊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找出农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符合聊城农业现代化实际的对策和建议。
- 王浩林英华陆冠锦
-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主成分分析
- 烟台市经济发展阶段研究
- 2013年
- 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四个方面对烟台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烟台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加速过渡时期,为烟台市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瑞雪
- 关键词:人均GDP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