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546)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侯文生郑小林吴小鹰彭承琳杨琴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内华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握力
  • 2篇指浅屈肌
  • 2篇屈肌
  • 2篇肌电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SEMG
  • 1篇地形图
  • 1篇电活动
  • 1篇电信号
  • 1篇虚拟手
  • 1篇运动皮层
  • 1篇运动区
  • 1篇增益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三轴加速度
  • 1篇三轴加速度传...
  • 1篇摄影
  • 1篇摄影机

机构

  • 11篇重庆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内华达大学
  • 1篇萨里大学

作者

  • 11篇郑小林
  • 11篇侯文生
  • 7篇吴小鹰
  • 5篇彭承琳
  • 2篇许蓉
  • 2篇杨琴
  • 2篇牟宗霞
  • 1篇何艳
  • 1篇吴国材
  • 1篇孙世军
  • 1篇杨丹丹
  • 1篇罗洪艳
  • 1篇马丽
  • 1篇李卫娜
  • 1篇张绍祥
  • 1篇方祯云
  • 1篇戴加满
  • 1篇谭立文
  • 1篇沈珊
  • 1篇安媛

传媒

  • 3篇仪器仪表学报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人类工效学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握力对前臂肌肉活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强度的握力与前臂肌肉活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8名健康被试者参加实验,分别完成了最大自主收缩力80%MVC,60%MVC,40%MVC及20%MVC,实验记录了指浅屈肌和腕长伸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采用均方根的方法分析并提取表面肌电信号的幅度特征参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握力水平与指浅屈肌、腕长伸肌的表面肌电的相关性,并且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握力水平与相对特征值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指浅屈肌和腕长伸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幅度随握力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握力水平与前臂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幅值存在正相关性,屈肌和伸肌对握力都有贡献,这种特征对于肌电假肢及其他应用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郑小林许蓉侯文生吴小鹰Yingtao Jiang马丽
关键词:表面肌电信号握力肌肉活动
高通截止频率对sEMG估计握力的影响
2008年
比较不同高通频率(fL)的滤波对sEMG估计力量的作用。采集9名大学生志愿者不同握力水平时的sEMG信号,用不同高通截止频率(fL=20Hz、140~320Hz,步长30Hz)的滤波对sEMG信号进行预处理,利用回归分析建立归一化的RMS和握力水平的线性方程,通过对比不同预处理后回归模型的样本均方误差(MSE)、R2统计量、P值,评价滤波处理的效果,找出最优滤波器组。经过高通截止频率为140~260Hz滤波处理的拟和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不同力量段最优滤波截止频率不同。对不同握力水平采用不同高通截止频率的滤波,sEMG信号的归一化均方根与握力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度。
侯文生马丽吴小鹰郑小林Jiang YingtaoZheng Jun彭承琳
关键词:SEMG高通滤波握力
基于fMRI的力量调节速度相关神经兴奋模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视觉引导的握力运动力量调节速度快慢所激活脑功能区的异同。方法15例正常受试者右手进行四种模式(由视觉反馈增益和力量变化速度两个因素组合而成)握力运动,同时进行BOLDfMRI扫描,比较四种模式脑激活的异同。结果四种模式握力运动均可激活初级躯体感觉运动区(SMC),双侧前运动区(PMC)、辅助运动区(SMA)、小脑、基底节(BG),对侧后顶叶(PPC),Brodmann40等。其中,随着力量调节速度的提高,SMC激活强度、范围都提高,而BG恰好相反,SMA激活强度提高但范围缩小,小脑表现不明显。结论SMC对力量输出的快速调节作用明显;PPC,PMC参与了将视觉信息转化成力量输出这一过程;BG在快速运动时受到SMC、SMA的制约。
牟宗霞侯文生郑小林吴小鹰沈珊Annette M Sterr彭承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小脑
经颅磁刺激对握力影响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不同刺激强度和不同手部握力输出的条件下,磁刺激前后对握力大小的改变。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其右手分别以3个不同的背景力量握住握力计,用圆形磁刺激线圈刺激左侧运动皮层,施加的刺激强度从阈值开始,每次递增10%,记录磁刺激施加前后握力输出的变化。结果:对于同一背景握力,刺激强度越大,握力大小的峰峰值及负峰值也越大;而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握力波形的峰峰值和负峰值也随握力的增大而增大;输出握力波形的正峰值和恢复时间与刺激强度、背景握力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实验结果提示握力峰峰值及负峰值的变化可能与参与肌肉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及其兴奋性有关。
何艳侯文生郑小林吴小鹰Jiang YingtaoZheng Jun彭承琳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握力
虚拟手可视化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具有解剖结构的虚拟手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选用首例中国女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CVH2)为原始数据源,用Adobe Photoshop软件先对手部的重要结构进行预处理和图像分割,再用VisualC++6.0和VTK(Visualization Toolkit)可视化工具包作为开发平台,采用经典的Marching Cubes算法,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出了手部皮肤、桡骨、尺骨、腕骨(包括周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第I~V掌骨、第I~V指骨第(包括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任意角度和比例大小对它们进行交互式观察,清楚地显示了它们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该模型还实现了多模式的交互演示和角度测量、鼠标取点等实时交互功能。结论:为虚拟手的建模研究提供了三维可视化的解剖模型,探索了三维解剖建模的新的技术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手的物理及运动生理建模建立了初步的技术平台。
侯文生杨琴张绍祥罗洪艳谭立文郑小林刘利
关键词:三维重建VTK
反馈技术在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反馈是执行运动功能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换模式,它以体感信息、触觉信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等方式将运动过程的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调控运动功能执行的时间和空间精度。本文从反馈的作用原理、技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等方面,分析和综述了肌电信号反馈、机器人辅助运动康复训练、高级认知过程反馈及三维虚拟技术等几种反馈技术对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作用。
吴小鹰侯文生郑小林彭承琳
关键词:康复
Detection of kinematics parameters of index finger movement with high-speed video camera被引量:1
2008年
Synergic movement of finger's joints provides human hand tremendous dexterities,and the detection of kinematics parameters is critical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kinesiology functions of the fingers.The present work is the attempt to investigate how the angular velocity and angular acceleration of the joints of index finger vary with respect to time during conducting a motor task.A high-speed video camera has been employed to visually record the movement of index finger,and miniaturized(5-mm diameter) reflective markers have affixed to the subject's index finger on the side close to thumb and dorsum of thumb at different joint landmarks.Captured images have been reviewed frame by frame to get the coordinate values of each joint,and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s,angular velocities and angular acceleration can be obtained with triangle function.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s here can detect the kinematics parameters of index finger joints during moving,and can be a valid route to study the motor function of index finger.
Hou WenshengJiang YingtaoWu XiaoyingZheng XiaolinZheng JunYe Yihong
关键词:高速摄影机角速度
单指力量输出与指浅屈肌肌电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正>手指的协同动作受前臂多腱手外肌(即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和指伸肌)的直接控制,研究不同手指活动下多腱手外肌的活动模式是认识运动神经系统对灵巧手指动作的控制机制有重要意义。神经肌肉系统对单个手指活动的控制是通过α运动神经...
杨丹丹侯文生安媛吴小鹰郑小林
关键词:指浅屈肌地形图肌电活动
文献传递
手指活动相关脑磁图的时-频域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对皮层神经电生理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是准确描述其信号特征的方法。为了研究手指活动相关脑磁图的时-频域分布特征,通过计算多通道脑磁图数据的时频功率表示(time frequency representations of power,TFRs),得到各通道数据在时频面上的能量分布;同时设计了一个基于Visual Basic和MATLAB的离线脑磁图数据处理的可视化软件以规范时频特征分析处理的流程。对一癫痫患者右手食指运动时记录的脑磁图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患者对侧中央区和顶区皮层被显著激活,同侧中央区也有少数通道被激活。并且发现,皮层活动的10~25 Hz频率成分首先在–0.5^+0.3 s时间段表现为功率抑制,接着有强烈的功率增强活动显示,最显著的功率增强集中在0.4~0.7 s区间。初步的实验结果得到了手指活动相关神经活动在时-频域的表现,同时也为研究皮层活动在时域、频域以及空间的分布特征提供了方法。
侯文生李卫娜Jiang Yingtao郑小林吴国材
关键词:脑磁图
基于时间序列变分贝叶斯理论的信号盲源分离被引量:8
2009年
研究信号盲源分离中源信号和混合矩阵估计问题。独立分量分析盲源分离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估计混合矩阵和源信号的能量及顺序;变分独立因子分析盲源分离的不足之处在于依赖参数初值。将一般变分贝叶斯理论用于时间序列,推导出时间序列的变分贝叶斯期望极大算法。将此算法用于信号盲源分离,同时将传感器噪声逆方差的分布取为Wishart分布,得到了理论上更合理的后验分布参数更新规则。仿真数据和实际语音信号盲源分离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混合矩阵和源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独立分量分析和变分独立因子分析盲源分离的不足。
孙世军彭承琳侯文生郑小林方祯云
关键词:盲源分离时间序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