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325)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卜晓斐郝本前徐为人汤立达孟凡翠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泰山医学院天津药物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氢键
  • 1篇羟基
  • 1篇羟基取代
  • 1篇静电
  • 1篇静电作用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动力学
  • 1篇分子动力学模...

机构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段桂运
  • 1篇刘鹏
  • 1篇孟凡翠
  • 1篇汤立达
  • 1篇徐为人
  • 1篇郝本前
  • 1篇卜晓斐

传媒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B环不同羟基取代影响黄酮苷元透膜能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黄酮苷元B环不同羟基取代对透膜能力的影响规律,并考察理论方法与实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利用GROMACS程序包,通过附加加速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5种黄酮苷元在双层脂质膜9个不同位置的轨迹,分析分子透膜过程中的能垒、方向性、氢键、相互作用等参数。结果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与文献报道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86 2),分子透过磷脂酰胆碱(DPPC)膜的能垒越小,越有利于药物分子透过生物膜。黄酮苷元透膜难易受静电的影响大于范德华作用的影响,分子在膜内形成氢键能力越强,滞留时间就越长。2′位取代可以增加分子各羟基形成氢键的能力,3′或5′位存在羟基时,与极性层适当的静电排斥作用有利于分子透过极性层。结论 B环不同位置取代对黄酮苷元透膜过程中的氢键形成能力、方向、静电相互作用和能垒都有明显的影响,理论模拟的能垒可以作为预测黄酮类化合物透膜吸收的一个重要指标。
卜晓斐郝本前徐为人刘鹏段桂运孟凡翠汤立达
关键词:羟基取代氢键静电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