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10KG102)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10KG102)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志军高伟魏林蒋文涛杨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肝移植
  • 7篇劈离式
  • 5篇劈离式肝移植
  • 3篇人间
  • 3篇静脉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术后
  • 2篇体外
  • 2篇供肝
  • 2篇儿童
  • 2篇肝病
  • 2篇肝静脉
  • 2篇肝移植术
  • 2篇肝移植术后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胆管
  • 1篇胆管并发症
  • 1篇滴度

机构

  • 1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朱志军
  • 8篇魏林
  • 8篇高伟
  • 6篇蒋文涛
  • 6篇李俊杰
  • 6篇孙丽莹
  • 6篇杨涛
  • 5篇沈中阳
  • 3篇董冲
  • 3篇邓永林
  • 3篇曾志贵
  • 3篇饶伟
  • 2篇张雅敏
  • 2篇郑虹
  • 2篇张建军
  • 2篇淮明生
  • 2篇潘澄
  • 2篇孙晓叶
  • 2篇葛亮
  • 1篇张玮晔

传媒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肝移植术后罕见药物性肝损害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小儿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于肝移植术后1年4月余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 phatase,ALP)水平明显升高,经除外急性排斥反应、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胆汁淤积性疾病、病毒感染、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血液系统疾患等原因后,考虑为他克莫司(FK506)不良反应所致肝损害,停用FK506,改为麦考酚吗乙酯(MMF)+环孢素(CsA)抗排斥治疗后,患儿肝功能逐渐好转。结论儿童患者的生理及药物代谢具有特殊性,小儿肝移植术后FK506所致药物性肝损害较为罕见,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饶伟孙丽莹孙晓叶蒋文涛吴迪朱志军
关键词:肝移植儿童他克莫司药物性肝损害碱性磷酸酶
劈离式肝移植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总结58例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58例劈离式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第1阶段(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13例,第2阶段(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45例。观察术后移植肝功能的恢复情况,记录再次移植率、血管和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受者的存活率,并对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8例受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4个月(0~48个月),术后1、2年受者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7.4%和68.3%,再次移植率为6.9%,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32.1%。58例受者中,15例死亡,其中与手术相关死亡8例,包括第1阶段的3例(23.1%)和第2阶段的5例(11.1%)。结论劈离式肝移植可扩大供肝来源,在选择合适受者的前提下,其临床效果较好。
朱志军高伟董冲魏林杨涛沈中阳孙丽莹蒋文涛张建军淮明生张雅敏李俊杰潘澄
关键词:劈离式肝移植
肝中静脉完全劈分的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肝中静脉完全劈分在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实施的1例供肝行肝中静脉完全劈分,进行劈离式肝移植的两例受者的临床资料。供肝为尸体供肝,无脂肪肝,全肝重960 g。两例受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1、61岁,体重分别为55、35 kg。原发病分别为肝细胞肝癌(肝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手术将供肝沿Cantlie线向肝中静脉主干劈分肝实质,沿肝中静脉主干纵行锐性劈开肝中静脉,将引流左、右半肝的肝中静脉属支保留至相应的供肝侧,以髂静脉分别重建左、右半肝的残留肝中静脉。两例受者分别行右半肝经典非转流的肝移植和左半肝背驮术式肝移植。结果两例受者的供肝冷缺血时间分别为790、740 min,移植物重量分别为606、354 g,移植物重量与受体体重比(GRWR)分别为1.12%、1.01%。两例受者重建肝中静脉通畅,术后肝功能均顺利恢复,未出现小肝综合征。术后3周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SCT)三维重建检查显示,移植肝体积较术前明显增加,重建肝中静脉通畅。随访2年,受者1因肝癌复发于术后1年死亡,受者2健康存活。结论肝中静脉完全劈分的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可同时保留两侧供肝的流出道完整,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肝功能性肝体积,避免小肝综合征,可供临床选择。
魏林朱志军高伟杨涛曾志贵李俊杰
关键词:肝移植肝静脉小肝综合征
体外劈离供肝时肝动脉的分配及变异动脉的处理18例被引量:1
2013年
因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多见,在劈离式肝移植中,需了解其常见的解剖变异类型和相应的离断及重建的方法,以避免损伤肝动脉,保证移植肝功能完整。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共施行劈离式肝移植36例,现总结其供肝的肝动脉解剖变异类型和相应的离断及重建方式,报告如下。
魏林高伟杨涛曾志贵李俊杰朱志军
关键词:劈离式肝移植肝动脉供肝体外
慢性肝病患者的甲型肝炎疫苗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全球每年新增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者约140万例,对于新诊断的慢性肝病患者(chronic liver patient,CLP),通过疫苗接种获得对HAV的免疫力无疑是最佳选择。而对于CLP,尤其是肝移植等待期间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这些患者的甲型肝炎(甲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国内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也不够,对这类特定人群的甲肝疫苗接种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对CLP或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应建议予以甲肝疫苗及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并对所有CLP进行甲肝病毒的病原学检测。而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应该有目的地免疫易患人群,逐步构筑人群的群体免疫屏障。HAV疫苗在我国的推广必将有效控制甲肝的流行,而加强对CLP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及公众教育,将对改善慢性肝病及肝移植等待期间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饶伟孙丽莹
关键词:甲肝疫苗CLP抗体滴度HAV肝病患者
成人间左半肝移植九例报告
2012年
目的观察成人左半肝移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间9例成人左半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尸体供肝劈离式肝移植,4例为活体左半供肝移植。9例供肝的重量平均为444.6g(325~570g),移植物重量与受者体重比平均为0.886%(0.65%~1.18%),其中7例包含肝中静脉。6例采用背驮术式,3例采用经典术式。有4例受者因术中门静脉压超过20mmHg(2.67kPa),其中3例结扎了脾动脉,1例接受了脾切除术。术后所有受者均常规使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对受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血管并发症和胆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受者肝功能恢复状况和存活情况。结果4例活体供者切取左半肝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肝功能恢复良好。9例受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7个月(1~51个月),移植物和受者术后1年存活率均为77.8%(7/9)。术后有2例受者死亡,其余7例中1例发生肝功能恢复延迟,6例移植肝功能恢复顺利。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1例,小肝综合征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肝功能恢复延迟1例,以及腹腔感染2例。结论在严格选择供、受者的前提下,成人左半肝移植是安全、可行的,且效果良好。
高伟朱志军魏林邓永林郑虹蒋文涛杨涛李俊杰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
门静脉直径与左右半肝体积相关性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成人间劈离式肝移植术前使用门静脉直径作为预测半肝体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筛选行活体肝移植术前评估的40例供体CT影像资料,使用IQQA-liver肝脏诊断辅助分析系统,测得左右半肝体积百分比(A组),同时分别测量门静脉左、右支直径,通过公式左半肝体积百分比=L2(/L2+R2)、右半肝体积百分比=R2(/L2+R2),计算得到相应的半肝体积百分比(B组)。比较两组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验证利用门静脉直径计算左右半肝体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40例供者其门静脉左支直径为(8.75±1.45)mm,门静脉右支直径为(10.45±1.49)mm。A组左半肝体积百分比为(36.76±4.11)%,右半肝体积百分比为(63.24±4.11)%;B组左半肝体积百分比为(41.12±3.99)%,右半肝体积百分比为(58.88±3.99)%,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曲线回归及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门静脉直径与相应半肝体积之间无统计学联系。结论:左右半肝体积影响因素较多,单独使用门静脉直径尚不能准确地预测半肝体积。
葛亮魏林朱志军高伟孙丽莹
关键词:肝体积肝移植劈离式
肝移植治疗先天性高氨血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先天性高氨血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是指由于尿素合成的先天性代谢异常,导致血氨增高,最终造成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疾病。此病较为少见,病因多样,其中以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中酶的先天性缺陷为多见。本文主要针对先天性高氨血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肝移植等方面作一简要的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1先天性高氨血症的病因及危害先天性高氨血症最常见的病因是尿素循环障碍,指由于遗传或基因突变,尿素生成过程中的某种酶缺乏,导致尿素循环不能完成,血氨不能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进而出现血氨升高,引起一系列临床改变。
葛亮朱志军
关键词:肝移植高氨血症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
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体外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施行劈离式肝移植术33例,其中1例于术后10d死亡,予以排除。其余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3.4岁(6个月~65岁)。胆管重建方式胆管端端吻合20例,胆肠吻合12例。胆管并发症的诊断依靠T管造影、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方法。胆管并发症定义为存在需要外科、介入、内镜等方法治疗的胆漏或胆管狭窄。结果受者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3-54个月)。32例患者中11例患者发生12次胆管并发症(37.5%),其中肝断面胆漏3例(9.3%),胆管吻合口漏4例(12.5%),左肝管残端漏1例(3.1%),胆管吻合口狭窄1例(3.1%),缺血性胆管狭窄3例(9.3%)。8例发生胆漏的受者中6例经手术或穿刺放置引流后痊愈,2例因腹腔内感染死亡。单因素分析表明,移植物类型、胆管重建方式等均不是肝断面胆漏的危险因素。结论与全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相比,劈离式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尤其是胆漏更为常见。进一步防治胆管并发症是改善劈离式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
高伟朱志军魏林淮明生蒋文涛张建军张雅敏潘澄郑虹邓永林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胆管并发症
儿童肝移植后癫痫发作四例被引量:1
2012年
癫痫发作是儿童肝移植后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且对其预后影响较大。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行儿童肝移植28例,其中4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现报告如下。
饶伟孙丽莹孙晓叶朱志军
关键词:癫痫发作肝移植移植后儿童神经系统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