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222)
- 作品数:5 被引量:163H指数:5
- 相关作者:苏伟忠杨桂山万荣荣朱天明孙洪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专项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42
- 2009年
- 生态风险评价有效整合了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生态环境管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历经20多年发展历程,风险源从单一风险源扩展到多风险源,风险受体从单一受体发展到多受体,评价尺度也从种群、生态系统扩展到区域和景观水平。但已有研究中,风险受体大部分还停留在生物个体或种群水平,风险受体尺度有待扩展,定性或者半定量研究方法亦难以适应现有研究尺度以及综合性评价的要求,因此,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大尺度、综合性定量评价方法和模型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 孙洪波杨桂山苏伟忠万荣荣
- 关键词:生态风险
-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以昆山市为例被引量:21
- 2010年
- 本文从土地利用视角,在传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改进基础上,构建风险三要素评价模型并对昆山地区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分异分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风险源强度极点为玉山镇,主因在于工业污染强度大、建设用地比例高以及路网密度大等;较高的镇包括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低的镇包括张浦、淀山湖和巴城;最低的为周庄与锦溪,主因来自在于其旅游重镇及重要粮食作物产区的地位;②受体暴露度最大为巴城与周市,玉山、张浦、锦溪、周庄其次,淀山湖相对较低;陆家、千灯和花桥最低,受体暴露度大的区域发生潜在生态风险的可能性更大;③风险效应值最高为玉山镇;陆家、千灯、花桥和周市较高,张浦、淀山湖和巴城较低,周庄与锦溪的最低;风险源强与风险效应存在极高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61;④综合生态风险的高风险区位于玉山镇;巴城、周市、陆家较高风险;张浦、千灯、花桥和淀山湖较低;周庄和锦溪则最低,昆山综合生态风险值的空间分布呈现以玉山为极点,自北向南递减趋势。
- 孙洪波杨桂山朱天明苏伟忠万荣荣
- 关键词:土地利用风险源空间分异
-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评价被引量:68
- 2009年
- 在城市土地-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6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海、苏州、无锡和杭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较高,是综合水平双高型协调;南京、宁波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型不协调;镇江、泰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双低的特征,是综合水平双低型不协调;常州、南通、扬州、舟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型不协调。
- 朱天明杨桂山苏伟忠万荣荣
- 关键词:长三角土地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发展
- 江苏沿江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产品市场可达性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基于农用地利用集约利用和可达性评价方法,计算了江苏沿江地区各县(市)2007年农用地利用集约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可达性状况,并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可达性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两者秩相关系数为0.361,在α=0.0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可达性之间存在较弱的空间对应关系;(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江苏沿江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基于农产品市场可达性的运费因素对于农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布局的影响显著降低,而农业生产与轻工业之间的联系、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快速的耕地非农化等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新因素,也显著弱化了农产品市场可达性对于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直接影响。因此,农业区位论提出的"农产品市场可达性-农用地利用集约程度"空间布局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指导价值已显著降低。
- 朱天明杨桂山苏伟忠
- 关键词:秩相关系数
- 近50a南京市气温和热岛效应变化特征被引量:29
- 2009年
- 利用南京市常规气象观测气温资料,分析1951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季节特征以及年际特征,通过市区气象站和郊区六合县气象站的统计资料对比分析,了解南京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变化,以1985和2000年两期遥感影像探讨南京市热岛效应分布范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00年期间南京市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的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夏季呈现下降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表现为上升趋势,日最低气温所有季节都呈现上升趋势;1990s是南京市1951—2000年间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南京市热岛效应强度呈现增强趋势;分布范围扩大,自1985年以来热岛效应面积共增加了107.88 km2,高强度热岛中心1985年两个,到2000年已增加到3个。
- 杨英宝江南
-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