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LY53)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邱占林吴超凡杨胜伦金其中邹丹更多>>
- 相关机构:龙岩学院福建省197地质大队安徽惠洲地下灾害研究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利用干井测井曲线确定煤层厚度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是煤田勘探中确定煤层厚度的主要依据,但在一些地区因钻孔漏浆严重,无法测量三侧向电阻率和声速曲线,煤岩层的识别和定厚只能采用放射性测井曲线。通过分析研究区密度、自然伽马和伽马-伽马等测井曲线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对井田的煤岩层进行综合对比。提出标志层与测井曲线相结合的煤岩层识别与定厚方法,在研究区确定了曲线特征相对稳定的两个标志层,有效解决了煤岩层识别和定厚问题。
- 吴超凡郭新强邱占林
- 关键词:测井曲线放射性勘探煤岩层对比煤层厚度标志层
- 网络并行电法与传统电法超前探测效果对比被引量:15
- 2015年
- 网络并行电法是以分布式并行智能电极电位差信号采集方法为技术核心支撑的直流电法,其数据采集模拟地震勘探方式进行,与常规电法每次供电只能采得一个测点数据不同,并行电法每次供电可同时获得多个测点数据,是一种全电场观测技术。运用两种方法对龙岩市新罗区大弯煤矿和武平荧石矿进行超前探测试验对比研究,并经实际巷道掘进揭露验证,表明网络并行电法技术较传统电法技术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 吴超凡邱占林杨胜伦陈义兴
- 关键词:煤矿萤石矿低阻异常
- 火烧区下伏煤层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被引量:5
- 2016年
- 根据火烧区煤岩层中富水岩性的不同地质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火烧区煤岩回采工作面顶板进行探测,结合井下的地质资料判断是否出现富水区域。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能有效圈定出火烧区下伏煤层工作面顶板富水性的位置和范围,探测结果与钻探验证结果基本吻合,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 吴超凡邱占林杨胜伦王沙沙
- 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法水害
- 政和小绍岩体金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被引量:2
- 2016年
- 小绍岩体位于政和—大埔NE向深大断裂带北段东侧,区内断裂及次火山岩发育,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是闽北陆相火山岩型金银矿最具找矿潜力的地段和突破口之一。为探究小绍岩体的金矿化特征,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沿樟口—小绍—石洪坑—东坑一线对东坑火山盆地的几个岩体特别是小绍岩体进行了一系列的野外观测和岩体化学组分特征与多阶段成矿期次研究,认为小绍岩体属浅成酸—中酸性岩浆交代型(斑岩型)金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构造、围岩蚀变、化探异常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 冯金炜邱占林周维贵陈栋罗城陈万煌
- 关键词:金矿化斑岩型金矿成矿期次找矿标志
- 福建龙岩新罗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其机理探讨被引量:6
- 2012年
- 新罗区是福建省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采空区地面塌陷六种。其中滑坡、岩溶地面塌陷是区内地质灾害的最主要类型,灾害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稳定性差的特点。野外调查表明,新罗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新罗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分析研究表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等因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因素;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动态因素。
- 吴超凡邱占林邹丹
- 关键词:地质灾害影响因素防灾减灾
- 灰岩巷道中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水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查明掘进巷道前方含水体的具体位置及其赋水性,可以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建设。矿井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测技术在水害探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阐述了全空间视电阻率计算以及时深转换等处理方法,并在河南某矿灰岩巷道跟踪超前探测试验中得到应用,2次探测均采用半圆形观测系统,分别探测巷道顶板上方45毅、顺巷道掘进、巷道底板下方45毅共3个方向的视电阻率,经后期钻探验证,探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效果较好。
- 吴超凡邱占林金其中
- 关键词:矿井瞬变电磁法水害
- 福建中二叠统含煤区脱顶构造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初步查明福建省中二叠统含煤区的主要脱顶构造,在分析福建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脱顶构造及其特征,并由此总结了其主要的识别标志,进而着重分析了脱顶构造的形成模式及演化历史。其查明及研究可为福建中二叠统含煤区今后寻找隐伏煤层或找煤靶区提供正确的基础地质资料。
- 邱占林陈美智孙轶群赵文君陈万煌曾桂玲黄聪明
- 关键词:含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