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213)
- 作品数:14 被引量:155H指数:5
- 相关作者:邓建才张海涛刘鑫朱金格张洪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生物学更多>>
- 太湖流域典型河流含氮物消减速率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自主研发的原位培养装置,开展了太湖流域典型河流水体含氮物消减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氮和氨氮消减速率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P<0.05),消减速率分别为(280.6±180.0)^(1458.8±725.7)mg/(m^3·d)、(35.2±3.7)^(343.6±88.4)mg/(m^3·d),但硝态氮消减速率(44.3±7.6)^(521.2±19.2)mg/(m^3·d))无显著的空间差异性(P>0.05).微生物作用下氮素消减速率为95.0~733.1mg/(m^3·d),分别占含氮物总消减速率和总负荷的12.9%~50.3%和2.0%~13.4%,非微生物作用下氮素消减速率为180.0~996.7mg/(m^3·d),占含氮物总消减速率和总负荷的49.8%~87.0%和7.4%~25.7%,说明污染物进入水体,短期内微生物作用对含氮物消减速率的贡献较低.氮素消减速率与TN、NO_3^-、SS均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说明TN、NO_3^-、SS在一定程度上是氮素消减作用的影响因素.
- 郭加汛彭俊翔张海涛胡维平赵耕毛赖锡军邓建才
- 关键词:河流水体
- 水华藻斑漂移速度时变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以太湖水华藻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藻斑漂移原位观测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太湖蓝藻水华易发区藻斑漂移速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内藻斑漂移速率在(0.0793±0.0135)~(0.146±0.0318)m/s范围内变化,藻斑漂移速度的北向分量在-0.0896~0.0247m/s之间,东向分量在-0.0157~0.0029m/s之间.漂移速率日均值变化呈现出锯齿式交替特征即增加-减少-再增加的往复循环,变化范围为(0.0499±0.0141)~(0.1580±0.0120)m/s,漂移方向以北向为主.藻斑漂移速度的月际变化明显,6月~8月,向东漂移的占比逐渐降低,而向西漂移的占比逐渐增加,此期间漂移方向均以北向为主.漂移速率6月上旬最小,均值为0.0680m/s,7月上旬达到最大,均值为0.1350m/s,7月中旬~8月下旬水华藻斑漂移速率在0.0800m/s附近波动.
- 郭西亚张杰罗婧张海涛邓建才
- 关键词:太湖漂移速度时变特征
- 磷和CO_2浓度变化对苦草光合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为了阐明CO_2浓度和水环境要素变化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外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磷和CO_2浓度条件下苦草叶片(Vallisneria natans)光合生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体磷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时,苦草叶片荧光参数V_j、M_o降低,参数ABS/CS_o、DI_o/CS_o、TR_o/CS_o、RC/CS、PET显著升高,其他荧光参数则无显著变化;高浓度的CO_2在显著降低苦草叶片V_j、ABS/RC、DI_o/RC、ABS/CS_o、DI_o/CS_o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苦草叶片ψ_o、φE_o、ET_o/RC、PIABS、F_v/F_m、P_(TR)、P_(ET)的参数值,而对其他荧光参数无显著影响;在磷与CO_2交互作用方面,磷与CO_2在V_j、M_o、ψ_o、TR_o/CS_o、RC/CS和PET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其他荧光参数不显著。可见,磷或CO_2浓度变化均能显著影响苦草叶片光合生理状态,高浓度的CO_2可有效改善苦草叶片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性能、电子传递能力及单位有活性反应中心能量的分配,从而提高苦草叶片的光合能力;高浓度的磷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苦草叶片PSⅡ受、供体状态及电子传递性能。此外,磷和CO_2存在交互作用,协同影响苦草叶片的光合能力。
- 韩燕青刘鑫胡维平张平究邓建才
- 关键词:苦草磷CO2光合生理
- 长荡湖近61a降水量演化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基于王母观站和溧阳站1953-2013a系列年降水量资料,采用Spearrnan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连续小波变换等技术手段,分析了61a来长荡湖年降水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荡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1 15.1 1mm,年内降水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仍以正常年份居多,偏多与偏少年份相当;长荡湖湖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为9.5a;年降水量变化不存在突变。研究成果可为长荡湖湖区的洪水控制、水资源利用、水调度方案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 彭俊翔伍永年胡维平邓建才
- 关键词:年降水量小波分析非参数检验
- 阳澄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物毒害特征被引量:23
- 2019年
- 为了解阳澄湖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选取阳澄湖柱状沉积物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和Hydra-c型全自动测汞仪于2018年2月对阳澄湖15个采样点沉积物柱状样中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进行测定,分析重金属元素含量在水平及垂向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Cr、Ni、Cu、Zn、As、Cd、Pb、Hg平均含量分别为101.28,68.72,66.54,187.33,15.85,0.45,34.02,0.09mg/kg,是各自背景值的1.34,2.09,2.89,2.88,1.69,4.99,1.54,3.00倍.垂向上重金属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对8种重金属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除As、Ni和Hg外,不同重金属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阳澄湖沉积物重金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源性.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SQG)对阳澄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阳澄湖沉积物中Ni有75%以上的可能性出现生物毒害效应,Cr、Cu、Zn、As则有10%~75%的可能性产生生物毒害效应,而Cd、Pb和Hg造成的生物毒害效应的可能性较小.ERMQ评价结果表明,阳澄西湖沉积物中重金属造成生物毒害的风险较大,其余湖区发生重金属生物毒害的风险较小.
- 郭西亚高敏张杰张海涛朱金格朱金格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 太湖流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估被引量:94
- 2019年
- 为阐明经济发达地区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本研究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水系94个样点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Zn、Cr、Ni、Cu、Pb、As、Cd和Hg)含量,评估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以及辨析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Zn、Cr、Ni、Cu、Pb、As、Cd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3. 62、102. 46、45. 50、44. 71、37. 00、13. 34、0. 479和0. 109 mg·kg^(-1),均高于其对应的背景值(Hg除外).地累积指数评价中,Pb、Ni、Zn、Cu和Cd整体上处于低污染状态;在污染负荷指数评价中,Pb、Ni、Zn和Cu整体上处于中度污染状态,Cd、Cr、As处于低污染状态;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中,Cd和Hg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多元统计分析表明,Pb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排放;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Cr、Ni和Zn还受到电镀及合金制造行业的影响; Cu和As主要来自于农药、工业废水; Cd主要来自于冶炼工业; Hg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石油产品的燃烧.
- 张杰郭西亚曾野邓建才
- 关键词:太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估
- 湖滨带典型植物不同器官营养盐分配及生态效应被引量:2
- 2020年
- 以太湖胥口湾湖滨带芦苇、香蒲和菖蒲等典型挺水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3种挺水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结合其单位面积生物量以及分布面积,估算水生植物收割的氮(TN)、磷(TP)去除效应。结果表明:湖滨湿地沉积物中TN含量在生长期和衰老期分别为1373.0~2919.8和2240.6~3923.4 mg·kg-1,TP含量分别为437.1~687.3和556.0~790.7 mg·kg-1;3种植物在生长期和衰老期不同器官的TN、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均表现为叶>根>茎;由生长期到衰老期,3种挺水植物叶和茎中TN和TP含量下降,而根部则增加;3种挺水植物器官中总碳含量表现为根≈茎>叶,且受植物生长期影响较小;在3种挺水植物中,芦苇叶中TN含量最高,香蒲茎中TN含量最高,三者根中TN含量相当;香蒲叶、茎、根中TP含量最高,而芦苇叶、茎、根中总碳含量最高;衰老期间,收割3种优势挺水植物可有效去除TN 21.8 t(18.47 g·m^-2)、TP 1.6 t(1.36 g·m^-2),有效降低植物残体腐烂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
- 张杰胡月敏付东王朱金格邓建才
- 关键词:湖滨带挺水植物营养盐生态效应
-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明确藻类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和富集特征,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不同质量浓度Zn^(2+)和Cd^(2+)的富集能力以及对其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Zn^(2+)、Cd^(2+)均有一定的富集作用,而且Zn^(2+)的富集量明显高于Cd^(2+)。当Zn^(2+)质量浓度为0. 05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快,当Zn^(2+)质量浓度超过0. 05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即Zn^(2+)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Cd^(2+)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不具有低质量浓度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 05 mg/L的Cd^(2+)作用96 h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Cd^(2+)质量浓度越高,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Zn^(2+)、Cd^(2+)质量浓度分别为0. 20 mg/L和0. 15 mg/L时,连续培养24 h后,铜绿微囊藻的酯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当Zn^(2+)、Cd^(2+)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 20 mg/L和0. 25 mg/L时,与对照相比,藻细胞光系统II(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降低。在Zn^(2+)、Cd^(2+)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发生变化。
- 张海涛郭西亚张杰邓建才
-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锌镉生理响应
- 太湖藻类水平漂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原位观测平台,研究分析了太湖竺山湾风速、湖流流速、波高以及藻类水平漂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日间藻类水平漂移速率呈锯齿式交替特征,日内藻类水平漂移速率变化幅度大;藻类水平漂移速率与风速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当0.02 m<有效波高<0.1 m时,藻类水平漂移速率与有效波高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当有效波高>0.1 m时,波浪会显著改变藻类运动方式,破坏藻类表层聚集形态;湖流对藻类水平漂移速率无显著性影响;藻类水平漂移方向受湖流流向和风向的共同作用;藻类水平漂移速率与风速、波高、湖流流速间关系可用多元线性方程表达,且拟合度良好,可为藻类水华预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
- 邓建才刘鑫张洪梅陈方徐彬沈爱春
- 关键词:太湖影响因素
- 长荡湖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空间分布与污染特征被引量:9
- 2015年
- 通过对长荡湖不同湖区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及含水率的测定,结合统计分析手段,探讨其空间分布与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长荡湖表层沉积物中TN、TP的质量比、TOC含量及含水率变化范围分别为3.47-10.80 g/kg、0.57-1.83 g/kg、0.66%-4.21%和41.71%-75.78%,其均值分别为6.86 g/kg、1.19 g/kg、1.73%和60.48%,且均呈湖周高、湖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TN、TP和含水率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TOC与TN、TP和含水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长荡湖表层沉积物中TN、TP及TOC富集系数分别在0.7-2.0、0.6-2.0和0.4-2.5内变化,其平均值分别为1.3、1.3、1.0;污染指数分别在6.3-19.6、1.0-3.1和0.7-4.2内变化,其平均值分别为12.5、2.0和1.7;长荡湖表层沉积物的氮素水平处于重度污染状态,且磷、有机碳均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 朱林汪院生邓建才张洪梅刘鑫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TNTPTOC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