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231) 作品数:16 被引量:50 H指数:5 相关作者: 陆静梅 李岩 高伟 吴东梅 陈丹萍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盐、碱胁迫对药用植物碱地肤生长及其茎叶离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对碱地肤(Kochia sieversiana)幼苗进行盐胁迫或碱胁迫动态处理,通过动态监测碱地肤的生长及无机离子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碱地肤生长及离子积累的动态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的延长,碱地肤含水量、鲜重和干重等生长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且碱胁迫影响更大.盐、碱胁迫均抑制碱地肤的生长,碱胁迫抑制更为严重.碱地肤并非肉质化植物,其在长时间的渗透胁迫和高pH下仍能保持高含水量,此特殊现象可能是决定碱地肤具有高度抗盐碱特性的生理特点之一.随着盐、碱胁迫的延长,碱地肤植株对K^+,Na^+吸收不存在拮抗竞争,且在144h的盐、碱胁迫下仍保持着较低的b_(Na^+)/b_(K^+)比值,这种排Na^+、吸K^+的特殊吸收机制对碱地肤的抗盐、碱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与盐胁迫相比,碱胁迫下其b_(Na^+)/b_(K^+)比值更低,这可能是碱地肤适应高pH盐碱生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麻莹 郭立泉 张淑芳 田小海 孙吉凤 陆静梅关键词:碱地肤 碱胁迫 无机离子 基于形态结构浅析大豆属植物演化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本文简要综述了大豆的起源,分别从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以形态结构的角度,将栽培大豆较野生大豆进化的形态结构学依据进行了综述.旨在从结构植物学角度为大豆属(Glycine)植物起源及系统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高伟 陆静梅 段肖关键词: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前红松和红松的系统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从结构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对红松和前红松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浅波浪状,缘厚;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深波浪状,缘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可见,前红松有8条酶带,红松有7条酶带;前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6条酶带,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5条酶带.前红松与红松叶绿体基因组中的rbcL基因片段458个核苷酸中有5个不同. 由继红 陆静梅 费虹天关键词:角质层 过氧化物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NaCl胁迫下不同抗性野生大豆体内Na^+,K^+,Cl^-浓度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选取盐敏感型辉南野生大豆和耐盐型通榆野生大豆植物为材料,在5片复叶时期进行了10d的NaCl胁迫处理,测定了根、茎、叶中Na+,K+,Cl-的浓度,以探讨NaCl胁迫下野生大豆体内离子平衡的特点.结果表明:盐敏感型和耐盐型野生大豆植物在NaCl胁迫下,体内Na+和Cl-含量随胁迫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K+含量呈下降趋势.高盐胁迫下,除根部的K+外,其余各部位的Na+,K+,Cl-含量均表现为耐盐型野生大豆低于盐敏感型野生大豆.实验结果证明,通榆野生大豆具有颉颃盐逆境的生理特征和较好的适应性. 高伟 陆静梅 牛陆 段肖 李岩 吴东梅 李春姣 马艳丽关键词:NACL胁迫 K^+ Changes in the Vascular Cylinder of Wild Soybean Roots Under Alkaline Stress 被引量:2 2014年 Changes in the vascular cylinder of wild soybean (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 roots under alkaline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experiment that applied 90 mmol L1 alkaline stress for 10 d at the five-trifoliate plant growth stage in Huinan County, Jilin Province, China. Roo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paraffin-cut sections were made, and the root structure was observed under an optical microscop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vascular cylinder of G. soja roots under alkaline stress. Root diameter was reduced and the vascular cylinder changed from tetrarch to triarch pattern. Alkaline stress resulted in reduced, diameters of root vessels, and a large amount of residual, alkaline solution was stained cyaneous in vessels. The paratracheal parenchymatous cells of the vessels were large and there was little secondary xylem. Thus, alkaline stress cause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vascular cylinder of G. soja. NIU Lu LU Jing-mei WU Dong-mei LI Yan GAO Ting-ting不同生态环境野生大豆叶片结构比较 被引量:2 2015年 以耐盐型的通榆野生大豆和盐敏感型的辉南野生大豆植物叶片为试材,应用石蜡切片和植纹鉴定技术,对不同生态环境野生大豆叶片的解剖结构和表观植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野生大豆叶片解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通榆野生大豆相对于辉南野生大豆叶片表皮细胞排列整齐,外切向壁角质层较厚,孔下室不明显,机械组织发达,栅栏组织较厚,平脉叶肉细胞多,主脉维管束导管分子较多,且出现异形维管束。植纹鉴定结果表明,尽管不同生态环境生长的野生大豆具有很高的同源相似性,但数理统计后的植纹特征显示出通榆野生大豆表观结构植纹更进化。通榆野生大豆具有拮抗盐逆境的演化结构。野生大豆植纹鉴定结果可为鉴别同属以及不同品系的同种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高伟 陆静梅 牛陆 吴东梅 李岩 段肖关键词:石蜡切片 盐碱胁迫下碱地肤体内的有机酸积累及其草酸代谢特点 被引量:14 2017年 本研究对碱地肤幼苗进行盐胁迫或碱胁迫动态处理,通过分析碱地肤的有机酸含量及草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等指标,以探讨碱地肤的有机酸积累及草酸代谢调控机制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碱胁迫时间的延长,碱地肤体内草酸等7种有机酸均有所积累,草酸为主的有机酸的大量积累可能与碱胁迫(高pH)密切相关,它们可能起到离子平衡和pH调节的双重作用。碱地肤积累的草酸并非主要来源于抗坏血酸分解途径。此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参与催化的草酰乙酸裂解途径也不是草酸合成的主要途径。实验确定草酸合成的关键酶是乙醇酸氧化酶(GO)。草酸分解的草酸氧化酶(OxO)活性高低不是内源草酸积累量的关键因子。综上推断,碱地肤体内草酸的大量积累与其OxO分解无关,而是主要取决于其合成的GO关键酶。 麻莹 王晓苹 姜海波 石德成关键词:碱地肤 盐碱胁迫 有机酸 不同生态环境胁迫胡桃楸的演化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吉林省阴生和阳生2种不同生态环境生长的胡桃楸叶片及叶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环境胁迫下胡桃楸叶片和叶柄颉颃逆境的演化结构规律.结果表明:阴生的胡桃楸叶片面积明显大于阳生的;阴生的胡桃楸叶柄表皮细胞平均直径大于阳生的;阴生的胡桃楸叶栅栏组织细胞小、排列疏松,而阳生的叶栅栏组织细胞大、排列紧密;数理统计结构特征参数表现为阴生胡桃楸叶主脉及叶柄木质部管孔链平均长度均小于阳生的;阴生胡桃楸叶及叶柄已演化出颉颃荫湿逆境的解剖结构,这些结构特征均为植物体与荫蔽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结果. 陈丹萍 由继红 刘丹丹 王晓钰 李岩 徐光照 陆静梅关键词:胡桃楸 逆境胁迫 大豆属Soja亚属不同进化型植物叶片演化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探讨大豆属(Glycine)Soja亚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规律,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产自吉林省的大豆属Soja亚属4种植物的叶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Soja亚属中的野生大豆(Glycine sojaSeib.et Zucc.)、半野生大豆(semi-wild soybean)、半栽培大豆(semi-cultured soybean)、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叶片的部分结构特征差异显著;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其叶片和主脉逐渐加厚、表皮毛数量增多,主脉维管束中导管分子列数增多且逐渐演化出异型维管束,栅栏组织层数逐渐增多,CTR(栅栏组织/叶片厚)和SR(海绵组织/叶片厚)值也有增高的趋势;栽培大豆栅栏组织最发达,已演化出4层栅栏组织细胞。大豆属Soja亚属4种植物(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叶片间的解剖结构差异表现出明显的进化趋势。 高伟 陆静梅 牛陆 吴东梅 李岩 段肖不同生态环境下水曲柳的解剖结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究在阴生和阳生2种环境下水曲柳演化出不同内部解剖结构特征。[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木材离析技术、徒手切片及光学显微摄影技术,分别对阴生和阳生环境下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叶柄和叶片、木材切面以及木质部导管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阴生环境下,水曲柳叶柄和叶片的角质层不发达,叶肉细胞通气组织发达,海绵组织不发达,栅栏组织稀疏,导管分子孔径较小,气孔稀疏,表现出植物耐阴性的结构特征。阳生环境下,其叶柄和叶片都表现出切向壁角质层加厚,叶肉细胞小而致密,栅栏组织层数较阴生多,海绵组织致密,可有效折射光强,避免叶片灼伤,维管组织发达,导管孔径较大,运输能力较强,是植物为适应干旱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有结构。[结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植物颉颃逆境及结构植物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证实了植物内外部形态与环境密切相关。 王晓钰 陈丹萍 徐光照 李岩 陆静梅关键词: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水曲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