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2004C13007)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4
相关作者:金志华岑沛霖贾波骆健美梅乐和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普那霉素
  • 2篇诱变
  • 2篇原生质
  • 2篇原生质体
  • 2篇质体
  • 2篇溶解度
  • 2篇平衡法
  • 2篇纳他霉素
  • 1篇选育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
  • 1篇原生质体融合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葡萄糖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柱层析
  • 1篇网络
  • 1篇基因组重排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金志华
  • 3篇贾波
  • 3篇岑沛霖
  • 2篇骆健美
  • 2篇梅乐和
  • 2篇金庆超
  • 1篇张达
  • 1篇黄翔和
  • 1篇李宁慧
  • 1篇徐波

传媒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在摇瓶及5L发酵罐中研究了补加葡萄糖对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XC416发酵生产普那霉素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以40g/L为宜,通过在对数生长期补加20g/L的葡萄糖可以使生物量增加23%~31%,普那霉素的产量可以提高20%~36%;在稳定期补加20g/L的葡萄糖虽然对生物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56%~76%;而在对数生长期中后期和稳定期前期分两次各补加10g/L的葡萄糖,则能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1.92倍。5L发酵罐补料分批发酵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期和抗生素合成的初期分三次共流加36g/L葡萄糖不仅有效地延长了抗生素的合成期,还提高了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及产物得率,最终使普那霉素的产量提高1.02倍。
贾波金志华梅乐和
关键词:普那霉素葡萄糖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普那霉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被引量:23
2006年
普那霉素产生菌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11-2在含0.5%甘氨酸的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到对数生长期,收集菌丝体,经2mg/ml溶菌酶在30℃下作用90min可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其再生率为5.1%。始旋链霉菌11-2原生质体经UV诱变并在含普那霉素的再生平板上筛选普那霉素抗性菌株,从中获得一高产突变株始旋链霉菌ZP-07,普那霉素产量达到1.59g/L,比出发菌株提高101.3%。
朱林东金志华
关键词:普那霉素原生质体诱变
纳他霉素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被引量:37
2008年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纳他霉素在纯水(278.15~341.15K)和异丙醇(278.15~318.15K)、甲醇(278.15~313.15K)溶液中的溶解度。在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以在甲醇中溶解效果最好,异丙醇次之,纯水最差。分别用经验模型、理想溶解度方程和Apelblat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关联效果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获得了相关模型参数。相对而言,经验模型和Apelblat方程关联的效果较好。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和关联结果对纳他霉素结晶工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骆健美金志华岑沛霖王敏
关键词:纳他霉素溶解度平衡法
纳他霉素在水和甲醇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被引量:14
2008年
平衡法测定了纳他霉素在纯水(278.2~341.2K)、甲醇(278.2~313.2K)和不同水-甲醇比例混合溶剂(278.2~308.2K)中的溶解度。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纳他霉素在纯水和甲醇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效果令人满意。纳他霉素在不同水-甲醇比例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水比例的增加而减少。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将实验数据关联为λh方程的形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λ、h可表达为水-甲醇比例的函数,用于内插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要。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和关联结果对纳他霉素结晶工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骆健美金志华岑沛霖王敏
关键词:纳他霉素溶解度平衡法人工神经网络
复合诱变法选育普那霉素高产菌株
2008年
以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ZP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并结合普那霉素抗性突变株的理化筛选,选育到一株高产突变菌株UN2056,其普那霉素产量达到1490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5.7%。传代试验表明该高产突变菌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高产突变株UN2056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试验,其平均发酵产量达到1645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0.8%。
李宁慧黄翔和金庆超贾波金志华
关键词:普那霉素复合诱变
应用基因组重排技术提高普那霉素产量被引量:3
2010年
将普那霉素产生菌——始旋链霉菌ND-23的孢子和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后获得高产突变菌株,其中高产突变株SP-S73的产量达到356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1%.在上述增产突变株中选取4株作为基因组重排的出发亲本,对它们进行了4轮基因组重排育种,筛选得到了高产重排菌株,其中1株重排菌株G-211的普那霉素产量为832mg/L,比产量最高的亲本菌株提高了134%,比原始出发菌株ND-23(272mg/L)提高了206%.通过研究高产菌株和出发菌株ND-23在5L罐上的发酵过程,发现普那霉素产生菌的生物合成属于非生长耦合型;其高产菌株G-211在合成产物的时期对还原糖和氨基氮的消耗量均大于原始菌株ND-23,这些结果将为高产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和发酵放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徐波金志华金庆超岑沛霖
关键词:普那霉素基因组重排原生质体融合
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普那霉素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在等度洗脱方式下对始旋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普那霉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以体积比为90:10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或者体积比为60:35:5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醇作为展开剂,采用硅胶GF254单向一次薄层层析(展开距离为5.O~6.0cm,展开时间为6~7min)即可对普那霉素作初步定性分析.柱层析操作的适宜条件为:25℃,以100-200目的硅胶为固定相,洗脱剂为体积比为80:35:5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醇,流速为2.0mL/min,普那霉素的进样质量浓度为2.26g/L,硅胶的总负载量约为0.81mg/g.在此条件下能够分离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普那霉素,产品回收率保持在95%以上.
贾波金志华张达梅乐和
关键词:普那霉素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