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33)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梁家贵孟义昭张邦建更多>>
- 相关机构:阜阳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动荡时期的民间组织与社会救济——以民国时期的世界红卐字会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动荡时期的民间组织在社会救济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民间组织也因此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民国时期民间组织的社会救济可以分为精神慰藉、赈灾、助学、扶贫和战争救助等五个方面。这一时期的民间组织很少出现任意挥霍甚至贪污善款的事件,之所以如此,与其重视对成员的教化、具有强有力的管理监督和精干的机构设置,并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应该给予民国时期民间组织一个客观的评价。
- 梁家贵
- 关键词:民间组织社会救济
- 晚清淮河流域匪患与治理——以捻党为中心之探讨
- 匪患是近代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学术界对此已多有研究。然而,据笔者目力所及,相关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研究的时间跨度上看,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尤其是民初;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东北、湘西、山东、西北及豫西...
- 梁家贵张青松
- 文献传递
- 明清时期皖北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被引量:3
- 2014年
- 皖北的最基本地区,在明代为凤阳府,在清代为凤颍六泗道。明清时期皖北地域文化的中心有着一个演变的过程,明代形成了"一主多次"的格局,及至清代,这一格局却演变为多个中心并立的状况。明清时期,控制与抗争在皖北大地上不断上演,从龙兴之地到民主共和,是皖北地区控制与抗争变迁的结果。明中叶以后,皖北地区官学衰落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然而书院走向复兴,逐渐超过甚至取代了地方官学。
- 孟义昭
- 关键词:明清时期地域文化历史变迁
- 宗族与晚清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社会变迁被引量:1
- 2012年
- 晚清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的宗族既有宗族所共有的特征,但其内部结构又有特殊性,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这一时期皖北地区宗族的发展及其活动加剧了该地区的社会动荡,深刻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习俗,改变了这一地区的乡村结构,成为该地区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力之一。
- 梁家贵
- 关键词:宗族晚清民国时期
- 明清阜阳婚姻的特点
- 2012年
- 明清时期,阜阳婚姻具有多种特点。贞节观为阜阳多数民众所接受,但有些守寡妇女再婚;婚姻礼仪呈现传承性和适应性;婚姻具有多样性、经济性和差异性。
- 张邦建
- 关键词:明代清代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