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21110034)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光远刘霞陈骏颜艳颜艳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以风险为导向的战略联盟审计被引量:2
- 2013年
- 相较于传统组织形式,战略联盟具有种种优势,但联盟风险也大。内部审计通过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增值与改善运营。它有助于提高联盟中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效果、减少交易成本与缩小合伙间不对称性。基于过程控制的理念,联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联盟战略制定、交易构建与协商、联盟运作、联盟评价,不同阶段的主要风险,包括匹配风险、决策风险、合作风险与绩效评价风险。以风险为导向,在不同联盟阶段,内部审计的工作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包括审慎性调查、业务审计、绩效审计。
- 颜艳王光远
- 关键词:战略联盟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 基于受托责任与管理控制的内部控制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一、COSO框架根本问题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时展教授就提出,“剧烈的竞争使企业家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对任何企业来说,实际情况都是这样:得控则强,失控则乱,无控则亡”(杨时展,1997)。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是当前公认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典范”,
- 王光远刘霞
- 关键词:内部控制机制管理控制受托责任COSO框架内部控制规范内部控制框架
- 谁影响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5
- 2010年
- 已有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债务水平与管理层权力会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分为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对激励扭曲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激励过度程度越弱,激励不足程度越强;相对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会限制高管薪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这一关系在激励不足组中并不明显;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加大激励过度与不足的程度。在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后,这三个方面对激励过度与不足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会受到大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和产权性质的不同影响,这为进一步理解高管薪酬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 陈骏
- 关键词:高管薪酬激励股权集中度债务结构管理层权力产权性质
- 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
- 2013年
- 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系统中所有要素都是为了实现总体目标而发挥作用的。内部控制也是一个系统,同样以目标为导向,但当前主流的观点是简单考量各方需求提出控制目标,并主观地将这些目标并列排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以及内部控制的本质特点,确定内部控制应立足于企业资源配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部控制目标体系。
- 刘霞
- 关键词:内部控制目标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论
- 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研究:理论、现实与启示被引量:4
- 2014年
- “内部控制”概念一经提出,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学术研究便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并在一次次重大历史事件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商业贿赂、还是财务丑闻,甚或是信贷风控的失败,都将矛头指向了内部控制,因内控失效而引发的市场失灵不绝于耳,于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监管便应运而生。
- 王光远陈骏
-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管企业内部控制重大历史事件学术研究商业贿赂财务丑闻
- 公司治理中的战略审计被引量:8
- 2010年
- 战略审计的发展与公司战略管理、公司治理的需求密不可分。作为公司实现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有效性的支持手段,战略审计模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基于战略审计的演革过程与需求分析,认为从战略审计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要求以及内部审计的资源观来看,内部审计师才是执行战略审计的最佳人选,内部审计师主导的战略审计模式最具合理性和现实性。
- 王光远颜艳
- 关键词:战略审计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管理内部审计师受托责任理论审计模式
- 注册会计师姓名披露有助于审计质量提升吗?——来自客户报表重述的证据被引量:2
- 2014年
- 2011年,PCAOB要求上市公司在审计报告中披露注册会计师姓名,引起广泛争论,而我国2001年资本市场中就已披露注册会计师的姓名。因此,本文以2001-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如果注册会计师曾有过报表重述,则当前客户报表重述的可能性较高、线下项目较大、获得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高。本文还发现,如果客户曾发生过报表重述,其审计师未来市场份额很可能会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册会计师姓名披露制度下,审计声誉发挥了审计质量的信号作用。
- 刘霞戚务君
- 关键词:审计失败审计声誉审计质量
- 中美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比较研究:历史演进与政策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回顾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的变迁,俨然呈现出一部"监管"与"反监管"的斗争史,政府管制的"有形之手"与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之间的最佳边界,成为各利益集团的争论焦点。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监管已近十年,但正式监管体系的形成才短短数年,因此通过全面梳理中美两国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发展历程,将有助于加深对制度规范的制定和预期效果的理解,并为改善内部控制监管有效性提供政策依据。
- 王光远陈骏
- 关键词:内部控制监管信息披露萨奥法案
- 政府监管、管理层影响和审计质量被引量:3
- 2014年
- 基于2001年~201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非国有企业为控制样本,运用D-I-D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监管规定实施之后,相对于控制样本,央企的审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分别分析统一聘用制和强制定期轮换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发现这些规定均有助于提升审计质量。这表明国资委的监管目的得以实现,限制管理层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审计独立性。
- 刘霞
- 关键词:审计质量审计独立性政府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