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6ybs013)

作品数:3 被引量:57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丽莉于毅张君亭门兴元张安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济宁农业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盲蝽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东亚小花蝽
  • 1篇有效积温
  • 1篇中黑盲蝽
  • 1篇生命表
  • 1篇实验种群
  • 1篇实验种群生命...
  • 1篇天敌
  • 1篇瓢虫
  • 1篇种群
  • 1篇种群趋势指数
  • 1篇种群生命表
  • 1篇转BT基因抗...
  • 1篇转BT基因棉...
  • 1篇紫花
  • 1篇紫花苜蓿
  • 1篇紫花苜蓿田
  • 1篇苜蓿

机构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济宁农业学校

作者

  • 2篇张安盛
  • 2篇门兴元
  • 2篇张君亭
  • 2篇于毅
  • 2篇李丽莉
  • 1篇戴明勋
  • 1篇马广民
  • 1篇杜学林
  • 1篇孙廷林
  • 1篇戈峰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棉花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紫花苜蓿田中黑盲蝽和主要天敌分布及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中黑盲蝽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生态位和地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紫花苜蓿田中黑盲蝽、东亚小花蝽、龟纹瓢虫和三突花蛛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结果显示,中黑盲蝽与东亚小花蝽和龟纹瓢虫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与三突花蛛的生态位重叠度较低。地统计学分析显示,在紫花苜蓿田中,中黑盲蝽、东亚小花蝽、龟纹瓢虫都呈聚集分布,其空间相关范围分别为11.59、31.32和5.29 m。
张君亭孙廷林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梁奉兵
关键词:紫花苜蓿中黑盲蝽东亚小花蝽龟纹瓢虫地统计学
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被引量:51
2008年
组建了5个不同温度(17,20,23,26和29℃)下绿盲蝽Lygus lucorum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绿盲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10.04~27.63,8.33~19.33,6.74~15.00,25.11~61.96d。绿盲蝽的若虫、产卵前期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5,7.28和6.28℃,有效积温分别为210.25、191.83和160.12日度,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555.04日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23℃时绿盲蝽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2.3%),雌成虫的产卵历期最长(41.67d),单雌繁殖若虫数最多(35.42头/雌),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14.58);在较低的温度(17℃)和较高的温度(29℃)下,绿盲蝽的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为8.44和9.06,均不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君亭戈峰
关键词:绿盲蝽生命表有效积温种群趋势指数
三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在山东聊城麦套棉田的消长动态被引量:1
2010年
马广民门兴元杜学林戴明勋
关键词:刺吸式口器害虫麦套棉棉田转BT基因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
共1页<1>
聚类工具0